海外贸易|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开始闭关锁国,不是皇帝犯傻,而是他发现问题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在明朝之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综合国力都处于世界的前列,中国周边的国家会经常派使者来向我国学习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但是,到了明朝的中后期,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就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这并不是当时的皇帝犯傻,而是他发现了问题。
文章插图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为了宣扬大明王朝的国威,他命令大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开展对外交流。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探险活动,郑和的船队到过西太平洋、印度洋沿岸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至于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一直都有争议,其中有一种说法就是: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失踪的明朝建文帝朱允炆。
文章插图
郑和每次下西洋都会携带大量的茶叶、瓷器等物品赏赐给所到的国家,这些国家也会回赠一些香料等当地的特产。经过了几次航海交流,这其中就有了一些海外贸易,国内的农民就意识到做海外贸易比种地要更赚钱。就有许多明朝的百姓就不再把心思放在种地上,而是想方设法去经商,去做海外贸易。
文章插图
明朝的皇帝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首先,中国历史上,从秦朝以来,都是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认为农业才是立国之本,只有发展农业才会使国家强盛。而现在,农民们打算不种地去经商,就会动摇国家的基础,甚至可能亡国。皇帝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后,就停止了下西洋的活动。其次,中国历代的统治者普遍认为,农民手里不应该有太多的钱,如果农民手里有了钱,再有几个有野心的人,就有可能招兵买马夺取他的江山。而且,通过海外的贸易交流活动,农民们也能接触到一些外面先进的东西和先进的思想,这一点就更可怕了,农民的想法一旦多了起来,就有可能采取各种行动,威胁到了自己的封建皇权统治。另外,郑和每次下西洋对于朝廷来讲,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无益于国计民生。
文章插图
因此,明朝的统治者鉴于这些问题,为了继续维护自己的皇权统治,就实行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还实行了“禁海“政策,禁止民间与海外的贸易活动。所以,”闭关锁国“的政策,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实行的,只是到了清朝时期进一步加强了。
文章插图
- 太监|诛杀安德海,丁宝桢为什么敢在慈禧太后头上动土呢
- 中国古代的“典妻”和“质妻”
- 真正的斧头帮帮主,是个戴着眼镜的文弱书生,他的名字震慑上海滩
- 刘公岛海军公所考略(下)
- 海外回德化三足炉鉴赏
- 侵威前夜,日本海军在威海湾的活动概况(1938)
- 【北洋海军历史上的今天】李鸿章按照国际惯例,提出了停战要求
- 【北洋海军历史上的今天】李鸿章及随行人员抵达日本马关
- 山海经|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神树,和山海经中记载完全吻合,真是巧合吗?
- 山海经|《山海经》是神话传说,还是上古真实世界,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