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汉武帝与匈奴的曲折历史( 二 )
文章插图
在东归途中,张骞再次被捕,这一次匈奴会杀了他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匈奴首领再一次放过了这个汉人,这将是匈奴做出的最愚蠢的决定,匈奴也将会为此付出代价。一年多后,张骞再次出逃,这一次除了随行的堂邑父外,还有他的匈奴妻子,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长安。
文章插图
此后的战争中,掌握了匈奴详细情报和拥有卫青、霍去病等大将的汉帝国势如破竹,将匈奴打的节节败退,这场数十年来自西域的噩梦,终于在汉武帝的手里终结。相信大家会感到疑惑,为什么得知出使目的的匈奴首领没有杀死张骞,并许配以匈奴姑娘为妻,有以下几点猜测:(1)当时的匈奴人崇尚英雄主义,尊敬英雄勇士,而张骞敢但此大任足已彰显其勇气,故而受到了匈奴人的敬佩。(2)匈奴人认为长期的游牧生活可能会腐朽张骞的意志,并许配以匈奴姑娘监视他。(3)张骞个人渊博的学识受到了匈奴族首领的重视,想通过张骞学习中土文化。(4)常言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张骞作为使者出使西域,匈奴人没有必要杀死张骞,也没有杀死使者的习惯。
文章插图
至于真相究竟如何,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而出使西域归来的张骞,受到了汉武帝的封赏,官拜博望侯,一时间风光无限。但在后来的战争中,张骞这个"博望侯"似乎感到有些无助,他不像霍去病、卫青那般能领兵作战,只能蜗居其后,郁郁不得志。战争基本结束后,匈奴其实已经被击退了,张骞第二次初始西域诸国建交,此行携带随从三百余人,以及大量的金银财宝和丰富中原物产。西域诸国十分认可汉朝的实力,愿意与之结盟交换物产,渐渐的就形成了后来的丝绸之路。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没有胜利者会愿意在史书中留下自己的污点。汉帝国在中国的历史中被认为是正义、抵抗的一方,与之相反,匈奴则是暴力、侵略的。对这段西汉与匈奴的曲折历史,在民间存在许多独到的见解。有的人认为马邑之谋实属奸诈之举,汉武帝用之,且连年征战,用兵不息。顾炎武也在其著作中认为:"汉武穷兵极远, 逞一时之私心, 以启后世无穷之祸。"而匈奴人赏识张骞的才华与胆量,敬佩其勇气,是仁义之为。
文章插图
在笔者看来,历史长河深不见底,人们很难从仅有的历史迹象推断真相。汉武帝虽然连年征战,死伤者不在少数,但归其根维护了汉帝国的统治,从长远利益上更好地保护了汉朝百姓。匈奴亦复如是也,自然条件的恶劣迫使他们侵犯中原获取生活物品。两国交战,无善恶之分,只是从各自的利益角度出发,谋求更大的利益,如是而已。在历史和辩证法一分为二的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无法真正客观地评论一段历史,只能从已有的历史记载中尽可能的还原历史真相,分析这段历史乃至千百年其深远影响罢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精髓灵魂的东西作为新世纪的我们根本做不到切身领悟。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 新栽兰花的杀菌工作,很多人都是胡乱操作,杀与不杀得看情况
- 汉武帝一生最悔恨,最悲痛的一件事
- 太子|汉武帝去世前说出一句遗言,群臣不理解,至清末果然印证!
- 张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与秦始皇之间有什么恩怨?
- 汉武帝|汉武帝的李夫人是谁?为何被称史上最聪明的女子
- 三星堆|三星堆文化与彝族文化的渊源
- 100与10000的白茶,差别在哪?
- 入侵物种之星:清道夫的钓与避,魔鬼的外表却是顶级食材
- 汉武帝赏赐的酒肉,霍去病为何宁愿丢弃,也不愿意给挨饿的士卒吃
- 华人帮会在新加坡崛起与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