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生命之舟”武汉方舱医院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在疫情防控中 , 武汉方舱医院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武汉“生命之舟”武汉方舱医院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20多支国家紧急救援队在2月3日接到通知 , 2月4日来到武汉 , 2月5日参加了武汉方舱医院的建设 。 那时很多定点医院床位不足 , 有大量的确诊病人散在家里隔离、散在社区 , 隔离条件有限 , 很容易造成家庭的聚集性感染传播 , 也会在社区里造成传播 , 当时非常紧迫的是要找非常多的床位 , 造相当多的临时医院 , 把这些病人尽快收治进来 。
建造方舱医院是一个创举 , 它是响应党中央号召“应收尽收 , 不漏一个”的关键举措 。 当时提出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 建设方舱医院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 武昌方舱医院建设速度非常快 , 也是第一批方舱医院 , 29个小时就建设好 , 2月5日晚上开始收治病人 。 在接下来三个周里 , 在武汉一共建了16个方舱医院 , 投入运营了15个 , 有将近1.5万以上的床位可以收治病人 。 这个举措迅速让方舱医院的床位超过了新增患者的数量 , 等于在病毒扩散前面建一个防控大坝 , 迅速逆转疫情 , 让这些病人全部收治入院 , 把所有确诊病人都及时进行隔离、收治、治疗 。
在此期间 , 方舱医院还接受了很多从定点医院转过来的轻症患者 , 因为在定点医院是一个正规医院 , 很多轻症病人完全可以放在方舱医院进行治疗 , 留出非常宝贵的床位收治重症患者 , 这样可以平衡医疗资源 。 那时候整个武汉的医疗资源越来越平衡、越来越协调 , 疫情也迅速到了拐点 。 方舱医院能够大量收治病人确实体现了“应收尽收”的原则 , 在防治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 。
经过这个过程 , 做了很多创新 , 总结了很多经验 , 培养了大批医生、护士 , 在未来他们都是重要的技术储备 。 当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 , 这些经验和人才储备会派上大用场 。
来自不同医院的医护人员如何在方舱医院里协同救治患者?
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工作的武昌方舱医院为例 , 在武昌方舱医院一共有15支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 , 800多位医护人员开展救治工作 , 大家的工作理念、工作习惯 , 救治方法有很多不同 。 但来到这里就是一家人 , 就是一个医院 , 大家迅速进入状态 , 进行磨合 , 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战斗力 。 在武昌方舱的救治工作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开展的 , 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领导和武昌区的领导是主要负责人 , 天天都到武昌方舱医院帮助医院解决实际问题 。 武昌方舱医院是以武大人民医院为主要骨干 , 医学救援队围绕他们开展救治工作 , 因为武大人民医院是当地医院 , 也是武昌方舱医院主要组成部分 , 最了解当地情况和武汉方言 , 所以 , 武大人民医院副院长万军是武昌方舱医院正院长 , 几个主要医疗队的领队是副院长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这支管理团队里的核心骨干有一大部分都是武大人民医院的 , 都用武大人民医院的信息系统 , 用他们的组织架构 , 共同商议制度和流程 , 形成同质化管理 , 这是非常重要的 。
在管理过程中 , 医护人员也发现了一些新的管理模式 。 以前医院设置的都是一个一个的小病房 , 在方舱医院一个舱室里可能几百个病人 , 管理模式和以前是不一样的 , 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 病人当中很多党员、很多干部 , 还有很多社会知名人士 , 他们非常愿意参加到医院的医疗管理当中去 , 医护人员动员他们加入 , 一起共同管理 。 他们的号召力非常强 , 在方舱内能够形成一个很好的主流力量 , 让其他病人一起向上、一起团结 , 一起产生战胜疾病的信心 。
另外 , 在武昌方舱医院和其他方舱医院一样 , 这里都是轻症患者 , 这里的治疗和重症监护室不一样 , 医护人员会给病人常规治疗 , 给病人做些像康复、心理治疗、中医药治疗 , 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 上海市委市政府还有卫生健康委 , 复旦大学还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提供了很多物资和医疗工作上的支持 。 在武昌方舱医院 , 医学救援队不可能把所有学科都带来 , 需要有限的学科治疗很多不一样的疾病 , 这时候远程会诊、互联网医疗就起了作用 , 通过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 , 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