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 张梦琳
“海底捞从创立到现在有近30年 , 已经不是一个年轻的品牌 , 虽然海底捞在不断地加快发展 , 但还是能感受到来自同行以及其他行业领域的挑战 。”8月27日 , 在2020中国连锁餐饮峰会上 , 海底捞(6862.HK)联合创始人施永宏坦言 。
在此前两天 , 海底捞发布上半年业绩报 , 这个火锅圈最知名的餐饮企业首次出现亏损 。
财报显示 , 海底捞期内利润由上年同期的9.12亿元 , 骤降为-9.65亿元 , 降幅达205.7%;收入同比下降16.5%至97.61亿元 。
其中 , 海底捞主营业务餐厅经营营收为91.5亿元 , 同比下滑19.2% , 占整体营收的比重也由去年同期的96.9% , 下滑至93.7% 。对此 , 海底捞称由于疫情关闭线下门店 , 主营业务受到重大影响 。
疫情影响固然是最主要因素 。不过 , 在此之前 , 海底捞就已显现疲态 。
根据往年财报 , 海底捞的翻台率在2018年达到顶峰 , 其中一二线城市翻台率均超过5次/天 , 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翻台率也达到了4.8次/天的高度;但2019年 , 海底捞在二线城市的翻台率跌至4.9天/次 , 而一线、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翻台率只有4.7天/次 。
“海底捞已经过了品牌蜜月期 , 消费者恢复理性 , 并没有像几年前一样疯狂的追捧 , 疫情只是加快这个步伐 。”8月28日 , 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分析师林岳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不过 , 海底捞已经开始着手“应战” 。
“为了能够更好并且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 海底捞需要更年轻的管理团队 。”施永宏在2020中国连锁餐饮峰会上表示 , 海底捞因此推出了退休计划 , 该计划实际上就是海底捞应对挑战的方式 。
8月27日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针对海底捞未来调整计划致函相关负责人 , 该负责人回复更多信息请关注中期业绩报告 。
内忧外患
数据显示 , 疫情对餐饮行业打击重大 , 部分企业甚至没能活下来 。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在4月底统计 , 疫情过后 , 选择关闭20%以下门店的餐企占比19% , 关闭20%—50%门店的餐企占比18% , 关店50%以上门店的餐企占比30% 。也就是说 , 只有一半的餐企维持现有门店数目 。
但与众多餐企不同的是 , 在经历了一个半月的暂停营业后 , 海底捞逆势迈出扩店步伐 。
财报显示 , 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持续推进门店网络的扩张 , 新开业173家海底捞餐厅;截至2020年6月30日 , 海底捞全球门店共有935家 , 其中868家位于中国内地的164个城市 。
“上半年 , 一些不具备品牌优势 , 实力不强的餐饮企业被淘汰出局 , 餐饮行业重新洗牌 , 而有品牌、有资金的海底捞选择这个时候扩张 , 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8月28日 , 餐宝典创始人汪洪栋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东吴证券在研报中分析指出 , 本轮疫情冲击下 , 龙头餐饮企业拓店有望在店址选址、免租期、租金等方面持续受益 。
上半年 , 海底捞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与往年相比明显有所下降 。财报显示 , 上半年 , 海底捞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上年同期的0.96亿元降至0.88亿元 , 下降8.3% 。
“逆势扩张门店 , 一方面是受益于疫情期间部分商场减少租金成本红利;另一方面 , 海底捞是想借此扩张 , 以体量取胜 。”林岳认为 。
一直以来 , 海底捞都是位居火锅行业第一的“老大哥” , 但火锅市场极为分散 , 其所占市场份额却不高 。
根据海底捞招股书显示 , 2017年中国火锅前五大公司分别为海底捞、刘一手、呷哺呷哺、德庄、朝天门 , 其中海底捞占2.2%市场份额 。
事实上 , 火锅产业以模式易复制、深受消费者追捧的特点吸引众多局外人入圈 , 行业竞争持续白热化 。
根据去年7月3日发布的《2019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 , 2018年全国火锅业实现收入8757亿元 , 较2014年增长超52% , 预计未来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 2020年将突破万亿 。
稿源:(时代周报)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0Z1YC552020.html
标题:时代周报|海底捞首亏近十亿,创始人套现酝酿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