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 这么多的「肾上腺素」 , 你都搞清楚了吗?
之前在论坛中曾看过这样一则病例:
病例详情
某科室下午交接班之际 , 19 床的患者突然呼吸、心跳骤停!一群人紧急投入了抢救 , L 医生下达了口头医嘱:「副肾」2 支静脉注射!
参与抢救执行用药的青年护士 A , 一下子突然搞不准这「副肾」到底是盐酸肾上腺素还是去甲肾上腺素 , 慌乱中倒没忘了要向医生复述一遍:是去甲肾上腺素 2 支吗?
L 医生一边进行着心脏按压一边随口「嗯」了一声(其他参与抢救人员谁也没注意) 。 A 护士立即为患者注射了去甲肾上腺素 , 结局可想而知......
实际上 , 无论是去甲肾、异丙肾还是肾上腺素 , 均属于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 这类药物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 , 产生类似肾上腺素的作用 , 故又称拟肾上腺素药 。
但虽属同类 , 临床应用却大不相同 , 今天 , 我们就一起来扒一扒拟肾上腺素药物的相关知识 , 学习不同「肾上腺素」的区别与用法 。
01
化学结构各不同
拟肾上腺素的基本化学结构是 β-苯乙胺(图 1) 。 当苯环碳原子的氢及末端氨基被不同基团取代时 , 可人工合成多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 这些基团会影响药物 对 α、β 受体的亲和力及激动受体的能力 。
文章图片
图 1. 苯乙胺化学结构
肾上腺素主要由肾上腺分泌 。肾上腺素在生物体内的合成过程如下:嗜铬细胞(主要存在于肾上腺髓质)利用一系列的催化酶 , 以酪氨酸为原料 , 合成肾上腺素(酪氨酸 → 多巴 → 多巴胺 → 去甲肾上腺素 → 肾上腺素 , 具体过程如图 2 所示) 。
文章图片
图 2. 肾上腺素体内合成过程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在苯环上第 3、4 位碳上都有羟基 , 形成儿茶酚 , 故称为儿茶酚胺类 。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从化学结构上我们可知 , 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区别在于去甲肾上腺素在 N 原子上没有甲基(去掉甲基) , 二者又曾被分别称为副肾、正肾 。
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相比 ,异丙基肾上腺素是人工合成品 , 其化学结构是去甲肾上腺素氨基上的氢原子被异丙基所取代 , 是经典的 β1、β2 受体激动剂 。
02
药理作用要分清
去甲肾上腺素:激动 α 受体作用强大 , 对 α1 和 α2 无选择性 , 对心脏 β1 受体作用较弱 , 主要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 , 皮肤、黏膜血管最明显 , 其次肾脏血管 , 使血压升高 。
小剂量收缩压升高 , 而舒张压升高不明显 , 脉压差增大 , 较大剂量时 , 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升高 , 脉压差减小 。
肾上腺素:为 α、β 受体激动剂 , 即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上的 α1 受体 , 使 血管收缩(皮肤、黏膜、肾血管为主);又可激动 β2 受体使血管舒张(骨骼肌、肝脏、冠脉血管为主);还可作用于心肌、窦房结、传导系统的 β 受体 ,加强心肌收缩、提高心率、加速传导、增强心排 。
一般来说 , 在皮下注射或低浓度静脉注射时 , 收缩压上升 , 舒张压下降;较大剂量静脉注射时 , 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升高 。
异丙肾上腺素:为 β 受体激动剂 , 对 β1、β2 受体选择性很低 。
激动 β1 受体 , 对心肌产生正性肌力、传导、频率作用 , 相比于肾上腺素 ,异丙肾作用更强;激动血管平滑肌的 β2 受体(骨骼肌、肝脏、冠脉血管为主) , 使血管舒张 。
由于心脏兴奋和外周血管舒张 , 常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下降 , 脉压差增大 。
稿源:(心血管时间)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10OaX02020.html
标题:受体|一文理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