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工程”:34698人“搬”向新生活——张家界“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文章图片
桑植县龙潭坪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 。李 健 摄
5年,啃下“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建成集中安置点195个 。
5年,完成一场9644户34698人的“大迁徙”,无数人世代不敢奢想的成为现实 。
5年,改变了一种生活方式,那些一方水土养不起的一方人,开始了往后余生的幸福生活 。
而这所有,源于一个消除绝对贫困的千年梦想,始于一场声势浩大的“头号工程” 。
2016年以来,张家界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工作宗旨,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分年度、有计划地进行易地扶贫搬迁,扎实有效开展大量工作,圆满完成了“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 。
安居,跳出“穷窝窝”
家门口就是通往县城的主要道路,往塔子边一站就能直接上车,慈利县江垭镇佛榻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夏平恒感觉日子“真是太幸福了” 。之前,他居住在安置点对面的深山里,“从这里出发,过200米的铁索桥,还要再爬10多里路的坡 。”
穷家不搬,穷根难断 。2015年底,张家界市有2.7万人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深山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交通、就医、上学受限,发展产业空间不大,脱贫致富难度很大 。实施易地搬迁,确是迫在眉睫,也是治本之策 。
一次次“头脑风暴”之后,40个字的基本原则明确:“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量力而行、保障基本,六个结合、科学规划,精确瞄准、创新机制,突出旅游、重点突破” 。
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各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工作机制,出台相关文件,安排40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奖励经费……
2016年,这场“头号工程”揭开序幕 。市委书记虢正贵,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革安多次开会研究、调研指导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曾超群作为分管领导亲力亲为,多次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各安置区进行调研督查;市发改委作为牵头负责单位切实履行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职责;各相关部门通力配合全面投入这场“工程”之中 。
“这是一个‘细活儿’,任何一个步骤不精准,都出不了‘好成品’ 。”张家界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哪些人要搬、可以搬?以哪种方式搬?搬到哪里去?任何一个问题都是一个课题 。”
面对这些问题,张家界把“精准”作为贯穿始终的“要领”:精准识别搬迁对象——精准确定安置方式——精准开展后续扶持 。
张家界按照“先定区域后定人”的高精度识别思路,将搬迁区域锁定在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等深度贫困区域,以“范围精准”确保“身份精准”;明确贫困农户申请、村委会初审及公示、乡镇政府审核及公示、县级政府审批及公告、签订搬迁协议5个环节,毎个环节都要有经办人、负责人签字并存档备查;统筹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城镇化进程及搬迁对象意愿,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安置方式 。
因地制宜,因户施策 。各区县“大展拳脚”,探索出各有特色的“路子” 。其中,桑植县集中安置的“阳光院”模式在全国推广经验 。
乐业,踏上“康庄道”
不仅跳出“穷窝窝”,还要踏上“康庄道” 。随着易地扶贫搬迁的推进,张家界工作重心由“搬得出”向“稳得住”转变,目光从“挪穷窝”向“换穷业”聚焦 。
在慈利县江垭镇佛塌坪村,村民自豪地介绍:“我们这是大峡谷的‘东大门’ 。”该村依托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和其他景区,以易地搬迁点为核心,以旅游公路和通组公路为纽带,以观光农业、参与农业、旅游农业为支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富民新村 。
针对“搬迁后怎么办”“如何让贫困户安心住下来”等一系列问题,张家界根据各区县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依托旅游资源、农村市场、工业园区、扶贫车间等共唱“大戏”,走出了一条具有张家界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让贫困户既“挪穷窝”,又“换穷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