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质量控制成互联网医疗行业“红绿灯”,三大环节促进线上医疗质量提升( 二 )


AI应用到医疗领域后 , 又为医疗质控提供了更多可能 。 由于医学知识本身兼具广泛与复杂两个特性 , 同一个症状往往可以推测出多个可能的病因 , 常规信息系统基于规则的推荐往往不能覆盖所有的可能 。 相比之下 , 基于NLP的CDSS可以处理复杂的医学逻辑 , 并可根据患者病情为医生提供可能疾病的概率分布 , 且可轻易调入电子病历之中 。 目前 , 基于AI的智慧病案系统正在医疗机构加快落地 。
互联网医疗由于本身已经实现了信息化 , 所以可通过流程优化、新技术应用等加强质控 。 例如 , 平安好医生应用了AI辅助诊疗系统 , 由智能重症监控系统、AI智能辅助问诊系统、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和智能医疗安全监控平台组成 , 在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的同时 , 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诊疗行为的必要性、合理性极其重要 , 但还有个基本前提——真实性 , 包括身份的真实和就诊过程的真实 。 线下就医要求实名制 , 从挂号预约开始就要求提供身份证件 , 就诊时医生可再次核对患者身份;同时 , 患者也可根据院内公开资料 , 确认是否由医生本人接诊 。
“线上就诊无法面对面 , 医生是不是本人登账号接诊?患者是不是本人提问?会不会张冠李戴?医患双方都存在身份验证的问题 。 ”卢清君称 , 这种情况下 , 同样要借助技术手段来实现身份验证 。
事后保障 , 增加医患“上线”信心
前两个层面的举措主要是防止风险发生 , 但风险总会有一定的发生几率 , 一旦发生 , 如何将医患损失降到最低?在线下 , 医师责任险、医疗意外险等 , 能为医患提供风险保障 。
针对互联网医疗 , 业内也陆续出现类似的保障措施 。 例如丁香园的丁香仁医相互保险计划、微脉的医护上门服务保障计划等等 , 涉及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不同环节 。
近期 , 平安好医生又推出了“在线医疗全程安心保障” , 对医生和患者均有保障 。 针对医生 , 产品提供互联网医疗责任险保障 , 无论是平安好医生的自有医生团队还是外部合作医生 , 均可获得100万元保额 。 针对患者 , 产品覆盖了用户关注最多的医生资质、接诊速度、诊疗质量、药品安全等内容;具体而言 , 平台保证医生展示资料真实 , 用户发起问诊后在短时间内就能得到医生响应 , 问诊结束后 , 平台为专家诊断的准确率提供责任保障 , 保证药品质量和配送时效 , 并保证全程的个人隐私安全 。
可以看出 , 保险保障正在从保医生扩大到保患者 , 实现更全面的角色覆盖 。 对医生而言 , 此类产品有助于创造更好的线上执业环境 , 加大医生“触网”的动力 。 对患者而言 , 能进一步消除其对线上就医的疑虑;此前动脉网在《用户规模增长、互联网医疗进入新爆发期 , 新一轮挑战如何应对?》一文中 , 就曾探讨疫情之后如何进一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 , 目前看来 , 平安好医生这类针对患者就诊全程的保障服务 , 也是加深患者信任、促使使用习惯养成的方式之一 。
“用保险产品进行风险保障需要注意的是 , 相应的征信体系也应该建立起来 。 ”卢清君认为 , 这是保险保障能真正进入良性运营的重要基础 。
质量控制是行业发展的“红绿灯”
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对行业的意义到底有多重大?近期 , 国家医保局出台的互联网医疗医保支付新政同样对此做了强调 。
医保新政规定 , 要强化“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措施 , 使用医保智能审核监控系统对“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结算明细、药品、耗材、医疗服务项目和门诊病历等信息进行实时监管 。 运用音频、视频等形式查验“互联网+”医疗服务接诊医生真实性 。
这些都对互联网诊疗行为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 。
卢清君是参加了互联网医疗医保支付政策制定的专家之一 , 在他看来 , 尽管一系列政策加强了安全监管 , 但其对行业的促进仍然要远多于约束 。 “这就好比是制定了交通规则 , 设置了斑马线和红绿灯 , 车辆和行人各行其道 , 交通才能通畅 。 对行业而言同样如此 , 所有医疗机构都合法合规执业 , 才能使行业整体井然有序 。 所以 , 这些规定是对行业的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