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币计价债券受国际投资者青睐
小编提示您本文标题是:人币计价债券受国际投资者青睐。来源是。
投资者|国际|债券市场|青睐|计价---小编总结的本文关键词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3月末人行口径外汇占款达21.49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增78.38亿元人民币,连续三个月上升。相比1月份及2月份数据分别按月增加44.82亿元及40.51亿元人民币,增幅扩大。市场解读,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人民币计价债券受国际投资者青睐。/中银香港策略员 孔玲
彭 博将中国债券纳入彭 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
2018年3月23日,彭 博宣布将逐步把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纳入彭 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Bloomberg Barclays Global Aggregate)。根据截至2018年1月31日统计数据,该指数将纳入386只中国债券,在该指数53.7万亿美元的市值中占比5.49%。完全纳入上述指数后,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债券将成为该指数内继美元、欧元、日圆计价之后的第四大货币债券。
彭 博在2017年3月已经推出了两个包含中国债券的全新固定收益指数,分别是全球综合+中国指数(Global Aggregate+China Index)及新兴市场本地货币政府债券+中国指数(EM Local Currency Government+China Index),将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债券与其全球指数相结合,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分析中国债券市场的新途径。此次纳入中国债券彭 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是全球债券市场主流的三大债券指数之一,亦是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固定收益基准指数,是中国债券市场融入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债市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2005年以来,内地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渐进深化,中国债券市场的开放步伐加快,中国人民银行亦加大力度推进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安排,持续改革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资环境。2017年7月,"债券通"正式运行,以更低的制度成本、更高的市场效率,将国际惯例与中国债市有效对接。截至2018年2月末,共有657家境外机构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托管持有境内债券,境外机构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托管馀额达1.27万亿元。
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对外开放程度也越来越大。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末,中国债券市场托管馀额达74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三、亚洲第二,已经具备相当的市场深度与广度。债券通(北向通)正式开通以来,外资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途径得到进一步拓宽,境外机构持债规模稳步上升。截至2018年2月底,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的规模较2017年7月开通时增长52.0%,日均交易量已超过30亿元人民币。272家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债券通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也就是说,有40%的境外投资者使用债券通这一管道进入中国债券市场。
因应日益增多的国际投资者,此次彭 博将中国债券被纳入彭 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也反映出国际投资者参与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的积极态度和潜在需求。预计中国债券纳入彭 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之后,将进一步推动境外投资者对于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及债券通的需求。
中国债市增长潜力巨大
中国债券市场的不断开放受到了境外投资者的欢迎,主流指数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关注升温,虽然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是全球第三,但是境外投资的比重仅有1.7%,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据统计,目前全球追踪三大指数的资产管理规模约有四至五万亿美元,如果中国被纳入全球三大指数,则追踪指数的基金将必须配置中国资产,预计将带来总计逾2500亿美元的被动资金流入,长期来看,亦会逐渐拉动主动型债券投资。
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及交易活跃程度接近或已达到欧美主要市场水准,人民币计价债券也已经达到了纳入全球综合指数的硬性要求,但其成熟度仍有不足,境外投资者对于进入中国债券市场仍然有一些疑虑,中国债券市场在结算交易、税收政策以及信用评级体系等方面仍然还有很多亟待完善的方面。此次彭 博将中国债券被纳入彭 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债券市场加快开放,增加国际投资者信心,促进中国债券市场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完善。
中国债市开放为香港离岸市场发展提供新机遇
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来看,香港银行业的贷款体系和股票市场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债券市场规模小,成交少,仍然需要加大力度发展。作为两地资本市场的"桥梁",中国债券市场的不断开放为香港发展和完善本地债券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香港可以进一步发挥金融产品和工具多元化的优势,成为境外资金购买内地债券的境外平台。
香港金融业可以加强开发资本帐下产品,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和多样化的资产分配工具,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金融市场的各项功能,包括兑换平盘、同业拆借、银行间债券投资以及日常资金清算中的跨时区服务;完善境外机构债券投资代理模式,吸引客户开立帐户,全权代理其人民币债券投资,以及管理人民币资金;建立更灵活的资金管控机制,扩大交易和持盘能力。
香港有能力提供全面的外汇风险对冲工具,为配置人民币资产保驾护航。随着人民币在投资及金融交易领域的使用日渐广泛,汇率风险的重要性将会日益突出,引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对冲风险、锁定收益的产品需求快速上升。投资内地债市的境外资金,可以在香港市场进行利率和汇率的对冲,以降低持有人民币资产的风险敞口。这有助于香港离岸市场功能从跨境贸易结算、清算进一步向同业拆借、汇兑交易、风险管理、跨境资金配置、人民币资产管理、产品创新等方向转变。同时,鼓励香港发展和丰富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为境外资金投资内地市场提供更多的便利。香港银行业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加快开发此类产品,满足各类客户的避险需求。
" 债券通"为香港引入增量资金,推动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而香港资金自由港优势是"债券通"成功推进的重要基础。香港拥有成熟的金融制度与市场框架,拥有与发达市场相近的产权、司法及立法、会计审计、信用、资讯披露及私人资讯保密制度,吸引了大量国际机构。中国债券市场对接香港意味着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了世界各地的最终投资者,实现金融工具及资金的跨境流通。可见,香港能在内地债市的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
- 债券|湖南发行299.99亿元地方政府债券
- 三峡大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发电量按二毛计价,日收入突破亿元
- 债券|200亿元!今年湖南省第一期政府债券成功发行
- 中国30亿债券被疯抢,美债却遭多国抛售!中国经济成世界新力量!
- 去美元!猛抛美债后,俄罗斯又考虑发行人民币欧洲债券
- 美国债券又现暴跌,这次会不会危及美国信用?
- “我不会失眠!”美财长称不怕中国出售该国债券或在为自己壮胆
- 美国拿出价值5万亿债券,要求我国偿还,网友:赖账?谁欠的找谁
- 美元遭受大量抛售!美元危机提前来临?人民币债券成“新宠”?
- 15大债权人抛售美债后,中国增发离岸人民币债券,或正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