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昨验收交工

欢迎您来到傻大方资讯,本页内容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昨验收交工》,既然来了就转发一个再走呗。

正文开始:





港珠澳大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卢政 摄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交工验收会昨日在珠海举行,会议认为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符合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工序控制严格,工程质量可靠。





根据验收办法的有关规定,具备通车试运营条件,同意交付使用,这标志着大桥主体历经七年多建设顺利收官,大桥正式通车越来越近。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治家





建桥7年验收耗时9个月





港珠澳大桥东连香港,西接珠海、澳门,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工程。岛隧工程是大桥的控制性工程,需要建设两座各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实现桥梁和隧道的转换。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其中包括29.6公里的海中主体工程、港珠澳三地口岸、12.74公里珠海连接线、约12公里的香港接线。主体工程采用“桥、岛、隧”结构,整个工程设计使用寿命120年,抗16级台风、抗8级地震,曾被英国《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港珠澳大桥建设规模大、标准高、周期长、内容多,交工验收需要融合高速公路和水运工程两种验收程序,工作难度高。为保证项目按期顺利交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于2017年5月部署启动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交工验收工作,梳理解决遗留问题,组织整理档案资料,组织荷载试验检测、配合质监部门做好交工检测,经过近9个月的努力,终于达致交工验收目标。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集桥、岛、隧于一体,共约29.6公里,总投资约480亿元,包含九洲、江海和青州三座通航斜拉桥,约20公里的非通航孔桥,6.7公里的海底隧道,以及连接桥梁和隧道的东西两座人工岛。采用双向六车道技术标准,设计速度100km/h,于2011年1月开工,经过大桥建设者七年栉风沐雨的砥砺奋战,于2017年12月31日基本建成,全线亮灯。





“就高不就低”确保120年寿命





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岛隧工程是大桥的控制性工程,需要建设两座各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实现桥梁和隧道的转换。





交工验收会上,相关专家表示,大桥主体工程建设条件异常复杂,协调难度极大,环保要求极高。项目建设涉及台风、航道、水文、工程地质、航空限高、防洪等多方面要求,标准体系要综合考虑内地、香港、澳门三地体系的融合;需协调“一国两制”框架下三地的管理规则、通行费收费标准、车辆通行政策、口岸接驳巴士及应急救援安排等与三地公共管理相关的事项,涉及粤港澳三方政府的合作以及与相关政府部门的配合;同时项目跨越了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珠江口幼鱼/幼虾保护区,需综合多种环保措施以降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港珠澳大桥依据粤港澳三地技术标准体系,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了大桥120年的设计使用寿命,开发形成了成套的专用技术标准,不仅较好地支撑了工程建设,填补了我国海洋环境下交通建设技术标准的空白,而且为中国桥梁“出海”、“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朱永灵局长表示,接下来,管理局将进一步完善落实交工验收会议的意见和建议,配合三地完成系统联调联试,为大桥正式通车做好准备。





港珠澳大桥建设很好地满足和平衡了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四个基本要求。造型的美、品质的美、装饰的美三个方面是桥梁工程建设必须考虑的美观因素。造桥的艺术就是在满足安全和实用的前提下,设计一座最美丽的桥梁。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





港珠澳大桥是21世纪最伟大的工程项目,将延续多年粗糙的土木工程行业转变为精细化管理的方向,建设团队非常了不起,是中国人的骄傲。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





国内在工程精细化管理水平上有了极大的提升,已跃居到世界一流的建筑水平。





——香港合和实业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胡应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