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4名流浪人员滞留救助站数年后落户

《大英4名流浪人员滞留救助站数年后落户》,对,你要找的就是这篇文章啦,傻大方资讯小编为了帮你找到这篇文章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正文开始:





四川新闻网遂宁2月28日讯(王磊 记者赵权军)2月23日,大英县救助站的4名流浪人员终于“拿”到各自的户口簿,因4人均罹患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几年前被救助时无法说出各自的姓名、年龄、以及家庭地址等基本信息,便在救助站“住”了数年仍未找到家人。为方便治疗4名流浪人员的病情,当地民政救助部门和民警共同努力,为4人办理了集体户籍手续,由专人继续负责照料其生活起居。





大英县救助站站长李果介绍,最早来救助站“暂住”的是张宏(化名),她于2011年2月23日经大英县救助站人员在大街上发现后,直接被带回救助站安置。因张宏患有精神疾病,说不清楚自己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救助人员只能让她暂时住下来,等待将来能找到其家人后再将其送走。然而,没想到张宏一住便是7年,近年来救助站人员和民警多方查找均未能找到任何关于其家人的信息,而大英县救助站里也多了几名类似的流浪人员。





“他们都患有精神疾病和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根本无法正常同人交流谈话。”大英县救助管理站站长李果说,从2011年2月至2014年9月,救助站先后收到5名流浪人员,他们中一部分人是经当地派出所民警发现后,转送至救助站,或由救助站人员在大街上巡逻时救助的。但5人患有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无法获悉其个人基本信息,因此救助人员根据每个人相貌活着身体特征,为5人分别去了名字,并初略估计每个人的年龄。





李果说,滞留在大英县的这5名流浪人员最长的已有7年,他们因病情等原因无法和各自的家属取得联系,救助人员也无法取得其合法身份,因此他们不能享受医保、低保等惠民的民政救助政策。所以,这几年来他们每个人的医疗费用、生活费用等开销全部是由大英县救助站负责。





大英县救助站人员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5人的医疗和生活问题?2017年12月,大英县救助站和大英县公安局开始着手研究,解决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落户问题。警方依据《民政部公安部关于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见》,以及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无户口人员登记工作的通知》的相关文件和规定,决定可以为这5名流浪乞讨人员办理落户手续。





据大英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户政科陈小红说,民警在办理落户手续时,通过公安部走失人口库和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等数据库进行排查,确保这几人登记身份信息的准确性和户口的唯一性,并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DNA信息采集和指纹采集进行信息比对。经过一系列甄别、采集工作后,免费为他们办理了户籍手续,并于2月23日将他们的户口簿交由救助站代为保管。陈小红说,几名流浪人员的户籍都统一落在大英县福利中心,民警还在每个户口本上标注“若将来找到家后,登记在福利中心的户籍即注销”等信息,方便将来流浪人员的家属找到人后办理户籍手续。





令所有民警和救助人员意外的是,当民警登记流浪人员王某某的信息时,通过人像比对发现她竟然与绵阳市三台县王某琼相貌相似。随后,民警同三台县民政部门取得联系,还成功联系上王某琼的家人,并于近日将其送回三台县老家与亲人团聚。





目前,现在已取得正式户口簿的4名流浪人员仍居住在福利中心,由救助站派人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大英县救助站也正在为4人办理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医疗费用报销等各项惠民手续,以方便4人将来的生活和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