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取消体育特长生≠体育在教育中比重下降!

运动小将

:这两天,一则有关教育的新闻引发社会热议——教育部下文,要逐步压缩中学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不过事实上,取消体育特长生并不意味着体育在教育中的比重下降。

在教育部此前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这意味着体育与语文、数学、外语同等重要,体育成绩将纳入录取计分总成绩。

【头条】取消体育特长生≠体育在教育中比重下降!

  

取消体育特长生,却将体育列为“必考”项目。这样的做法是否矛盾?

记者联系了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杨明,他表示,特长加分在我国各省市的中高考中,曾起到校正单一分数评价标准,引导学生重视体育和艺术兴趣培养的作用,但近几年它的弊端也逐渐显现。

2016年9月,教育部曾专门印发文件,指出一些加分项目不合理,招生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教育公平。

因此,取消体育特长生是从“公平性”的角度出发。

  

而将体育列为必考项目,则更多倾向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杨明认为,体质测试的结果表明,初三和高一学生的体质是最好的,这要归功于这些年一直坚持的中考体育测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它确实推动了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体质的增强。但不能回避的是,有不少学生和家长抱着应试的心态,在考试前两三个月进行运动员式的集训,以提高体育加试成绩。

考试过后,因为高考没有体育加试,原本用来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全部被做题挤占。

  

因此,从体育教学改革的角度来看,将体育列为“必考”项目,体育测试将从原有注重学生体质测试,转型为基本运动技能加上专项化运动技能的方向发展,并与分数挂钩,更能体现出平日里体育锻炼的真实效果。

  

和杨明持同样观点的还有杭州市教育局人事处调研员、前高教处处长边宏。他认为,目前,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特长生已经越来越与其初衷背离的情况下,取消特长生招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于此同时,将体育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体现了国家对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视在提高。

边宏建议,可以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素质教育讲究全面发展,我们以往的教育中,德、智方面已经在成绩中可以找到体现,

而体育成绩进中高考,也可看做是一次学生体育成绩的量化,你在初中阶段的体育表现如何,就可以参考中考体育成绩。

  

“体育对于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竞技场上服从裁判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团体运动项目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运动中还要学会尊重对手、接受或好或坏的比赛结果,这些都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杨明预测,今后不仅是中高考,评优、评奖、升学考试、就业安置等,甚至工作后能否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可持续发展的员工,都要参考体育成绩。

内容来源:体坛报







运动小将

微信号:sportschildren

运动学习两不误 | 中国梦从孩子身体起航

也许是中国最好的儿童体育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