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局三:两批传教士到中国的不同意图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晚清时局三:两批传教士到中国的不同意图》。来源是。

晚清时局三:两批传教士到中国的不同意图。晚清|传教士|中国|时局|同意|这一批---


晚清|传教士|中国|时局|同意|这一批---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晚清时局三:两批传教士到中国的不同意图

(网络配图)

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以19世纪中叶为分水岭,前后分两拨,虽源于同一教义,但在目的上,他们却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变化。探讨这一变化,我们才能解释清,彻底招致列强群起瓜分中国的义和团举事,究竟有多少逼良为娼的成分和嫉恶如仇的慷慨?

17世纪明末清初的中国,局部战事虽依然不断,但整个社会管理机制上的革新以及蒸蒸日上的民间景象,令这批纯粹的、具有献身殉教精神的传教士,自叹不如。特别是到了康雍盛世,他们认为,无论是中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农牧业生产与经济发展、还是孔孟之道儒家学说与社会公德,都比他们要先进许多。所以,在这一批传教士中,对中国的社会和人民都有普遍好感,在他们的工作手记和经验材料中,对中国的现状也是称赞不已。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博士说:(他们)甚至是未说过中国一句坏话。

小编并非以阿谀奉承取是非,这一批传教士到中国,给西方国家带去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对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他们这一批人是实实在在来传教、促进交流的,他们根据我们传统文化及儒家道统,虚怀若谷取长补短、相互弥补以促进发展,为此,他们不惜修改自己的教义,这是一种难得的谦恭。

晚清|传教士|中国|时局|同意|这一批---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晚清时局三:两批传教士到中国的不同意图

(网络配图)

到了1814年,被解散41年的耶稣会士会,被意大利教皇庇护七世重新恢复运转,重新向亚、非、美洲派遣大批传教士。与之前的相比,这一批传教士来到中国,已是相隔百余年,东、西双方的环境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西方工业革命的成功带了经济的急剧增长和殖民主义的野蛮扩张,大清朝则在经历了三朝的鼎盛期后,滑进了下坡路,对西方席卷而来的近代化浪潮视而不见,嗤之以鼻,依然是以天朝上国之躯唯我独尊。最明显的对比,即是位于广州、上海等各租界与同城平民区环境治理方面一个“脏乱”的差距,反映出了西方国家当时极为先进的城市治理经验。

有了这一种差距,加上这批传教士“质量”远不如前一批,充其量也就是一批除了《圣经》之外一无所知的神职人员,绝大多数并非教皇选派。所以,他们的优越感与生俱来,在中国人面前趾高气昂,将入教的中国信徒视为浑身传染病、一身罪恶的文盲异类。他们根本不跟你来取长补短融合发展,他们的霸道理论即是中国要得救,必须全盘按照他们的路数来,岂有不断发生冲突的道理?为什么中国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发生的大小教案,有统计的就高达1300多起?这与他们传教之本初有莫大关系。

当然,这一时期,也有极个别传教士,在中国开医馆、设孤儿院、建学校,惠泽乡里,但相对于前批传教士的虚怀若谷与可献身殉教之纯粹,仍有霄壤之别,甚至于夹带着极强的政治意图。

晚清|传教士|中国|时局|同意|这一批---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晚清时局三:两批传教士到中国的不同意图

(网络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