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美国前狼,就怕越南后虎——中国应尽早收服东南亚后院

这是一篇关注度很高的文章,说的是《不怕美国前狼,就怕越南后虎——中国应尽早收服东南亚后院》,该文章已被转发很多次了,你也来转一下吧。


正文开始:

不怕美国前狼,就怕越南后虎——中国应尽早收服东南亚后院

作者丨罗天昊

来源丨罗天昊国与城(luotianhao99)

不怕美国前狼,就怕越南后虎——中国应尽早收服东南亚后院

中美大战,火星四溅。

近日,美国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特朗普政府开出了总额达600亿美元的大单,涉及众多领域,中国也在农产品等领域进行了反制,中美间进行了数十年以来最大的贸易战。

但是,美国前狼虽然凶猛,对于中国的经济制约能力有限,真正对中国未来影响最大的是金砖国家和东南亚。前狼不可怕,后虎更致命。

中国应尽早收服东南亚,拓展广阔的战略腹地。

(1)中国在全球产业领域的三大战略使命

国之重器,唯在实业。

在全球制造4.0时代,各国重新开动了“军备竞争”。第一方阵是顶尖产业的美国,第二方阵高端技术国家,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和日韩。第三方阵是中国等新兴国家,包括金砖国家。第四方阵是一些资源输出国家,亚非拉等广大后发国家。《中国制造2025》的计划是,十年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进入第二方阵,30年后与美国比肩。

中国位于全球节点位置,承上启下。

既要追赶欧美发达国家,又要应对后来者的挑战。处于两线作战的危险境地。在高端产业领域,核心技术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手中,中国的产业升级受到了残酷阻击;在低端领域,随着中国人力成本的提升,印度、越南等国日益成为中国的竞争对手,构成了严峻挑战。

鉴于中国自身特点,对应几大阵营,中国有三大战略使命。

一是在局部高科技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挑战欧美。

中国与欧美竞争逐步加强,但十年内并非最主要对手,中美贸易大战,难以全面燃烧。

二是建立在金砖国家中的相对竞争优势,打垮其它金砖国家与中国争雄的野心。

中国与金砖国家、新兴崛起的国家之间,竞争最剧烈残酷。

三是建立对亚非拉等第四世界的绝对竞争优势。形成产业落差,建立产业互补。而鉴于中国的产业地位,低于发达国家,稍高于亚非拉的情况,

中国应尽早产业升级。形成与东南亚和非洲的产业落差,将他们变为中国的战略腹地。

(2)互补多于竞争,中美十年内不会翻船

产业互补是中国和欧美之间最大的特点。

在中国崛起过程中,与欧美市场的互补,获益巨大。中国仍然位于全球产业链的下端。而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则处于产业链的上端,中国与欧美互取长短,现实的国际分工。

中国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这种现状也仍大致未变。

特朗普对中国贸易开出了系列清单,包括第一代信息技术,高铁装备,工业机器人,新材料,航空产品等,

在中国属于最高端产业,并未达规模用于民用消费产业。在中国本国,这些产业的产值也不大。

最尖端的竞争是小范围,消费产业领域的互补与竞争,才是关键。

总统的特朗普说了不算,美国民间的消费市场说了才算。

美国民间普遍认为,

没有中国制造,生活将一团糟。

至于说让美国人自己生产?

不可能。美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人才体系也为此设定。

开放墨西哥边墙,放入大批低端劳动力搞大众消费品生产?还是开放中国消费品产业进入?

特朗普既然没有选择开放墨西哥边墙,对于中国日用品的消费,就无法禁止。

同样,,中国2016年

进口统计,芯片和电子技术进口占比第一,

所以,

中国市场也离不开这些高端技术。美国也舍不得扔掉这一块中国市场。

美国是中国第一出口国,也是中国的前两位的进口大国。中美贸易5800亿美金,全球第一,谁都难割舍。

与美国做生意的穷国,几乎都顺差,

越南如此,印度也如此。只是正好中国最大。

中国顺差,符合惯例。

最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逆差现象普遍。

逻辑很简单,发展中国家普遍输出商品,发达国家输出货币。以虚换实,美国凭借全球铸币权,不生产就可以享用无数商品,值还是不值?

(3)印度等金砖国家是中国最大对手

金砖四国作为一种概念,从来就不是一个战略同盟,相反,未来中国与未来金砖国家之间的竞争,其惨烈程度甚至远胜与发达经济体的竞争。

金砖四国,各有雄心。俄罗斯希望能够重振大国雄风;巴西则要从一个“未来永远在未来”的国家,成为一个“今日之国”;而印度则一直宣称要成为“未来的亚洲世纪的主角”。

在政治领域,巴西和印度,都提出了入常要求,直接挑战中国的国际地位。俄罗斯在中亚事务上,对中国形成了广泛影响,印度在东南亚的地缘政治中,成为中国的强劲对手。

在经济领域,金砖国家对于中国的挑战更为严峻。

中国贸易顺差连续下降,形势严峻。除发达国家市场萎缩外,金砖国家的竞争,亦是重要影响因素。

最严重的竞争,来自印度的挑战。

印度与中国的龙象之争,一直为全球广为关注。在纺织、玩具领域,竞争激烈。因为语言和文化优势,印度在低端服务业方面,更具有中国不可比拟的优势。IMB,微软等的亚洲服务中心,均设在印度。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丧失,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印度的劳动力价格比之中国更有优势,很多欧美日韩的企业纷纷从中国转移。印度已经成为日本长期投资的首选地,韩国的现代汽车,LG电子等部分产业转移印度。美国更是示意印度“是带头的时候了”。

  

(4)尽早产业升级,形成与东南亚的互补,收服东盟

近年来,中国在南海与众多国家产生争端,一个核心的原因就在于本身不发达,无法与东南亚国家形成产业落差,也就无法产生互补性,最后,竞争性大于合作性。

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2017年中国向东盟出口2791亿美元,进口2357亿美元,中国顺差高达444亿。

最能体现中国与东盟诸国贸易关系的是中越贸易。

2017年中越双边贸易938亿美元,越南逆差达232亿美元之巨。

越南最大顺差国为美国。高达300亿美金以上。其次是欧盟和日本,与中国一模一样。

越南和中国的顺差国惊人的重叠,说明两国产业同构很厉害。都以欧美市场为自己低端产品的倾销地。

中国可以造的大众消费品,越南多数可以造,形成同质化竞争。

如果中国制造不能优于东南亚制造,形成产业互补。一旦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兴起,中国的欧美市场,也将被部分替代。

中美贸易战,很可能便宜了越南印度,

未来美国市场的低端产品,将大规模被越南印度等国蚕食。

所以,

中国产业战略重心,不是追赶发达国家,而是阻隔后发国家的挑战。不能前面追发达国家的脚步,后面被印度越南踢了屁股。

一直以来,中美贸易中,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长期顺差,一直到特朗普为止,中美双方都认为很正常,而且很应该。

作为领袖,不仅意味着荣耀,更意味着责任。

中国要成为亚洲领袖,成为东盟诸国可以依赖的朋友与领袖,也要有让东南亚小弟发财的能力和气度。

如中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

比东南亚诸国早一步完成产业升级,

则中国既是亚洲大国,亦是亚洲强国,合二为一,成为亚洲无可争议的领袖。在经济上,东南亚可借助中国的技术,而不是目前这样,双方抢西方的制造业订单。届时,中国庞大的市场,可以容纳众多亚洲国家的制造业,是他们的师友而非对手。如此,建立在双方产业互补的基础上,中国可将东南亚变为自己最大的战略腹地,彻底实现大国崛起。造福于东南亚,才能最终收获东南亚的尊重与敬意。

东盟是中国的大后院,决不能后院起火。

实现产业升级,上抗欧美,下收东盟,对于中国赢得全球贸易战,至关重要。

不怕美国前狼,就怕越南后虎——中国应尽早收服东南亚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