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跟道家的区别与互补,这对我们的现实人生又有什么指导意义?

儒家跟道家的区别与互补,这对我们的现实人生又有什么指导意义?

    中国的读书人都知道,儒道两家都是在寻找人生的出路,尤其是道家,是为解救现实人生于苦痛之中而寻找的一条解脱之路,但道家最后却走向了虚无。

    我个人的理解是,儒道互补,儒道为一。

儒家跟道家的区别与互补,这对我们的现实人生又有什么指导意义?

    儒是人生的出发点与归宿,道是人在入世之中无法实现人生的社会意义时的一种缓释、缓冲、缓和。

    至于“超前”之说,我很久以来都认为这种想法,是我们现代人的自以为是。

    中华文化是圆形构造,不像西方那样呈线形发展。圆形构造就如同滚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实,越滚坚硬,尤其是球心,会成为坚实的核。我们中华文化几千年的生生不息,且在今天,在历经近代屈辱史之后,越发显示出其无与伦比的韧性力量与精神意志,显示出强大的行动力与发展,正与此紧密关联。

    上述的表达,是想说,先秦元典的构成元素异常丰富,一直是此后中国思想的哺育与源泉,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想要谁就是谁”。特别是在与西方文明的比照中,人们惊奇地发现西方现代、后现代许多文化特质,在我们的古代文明中都可以找到相类的因子,并启示着西方现代许多文学大家和思想大家。如果从这个解度看,“超前”是存在的。

儒家跟道家的区别与互补,这对我们的现实人生又有什么指导意义?

    关于道家,下面我说一下总的理解,供大家批评。

    从无为→无情→无我→丧我→人貌天虚→古之真人→姑射神人,道家就完成了人向天的回归。

    人本是自天而来,现在因为人事扰扰,使人的天性丧失殆尽。

    道家以弃绝人事的态度,为人生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这种境界尽管很难抵达,也根本无法抵达,但它毕竟给了现实的人生一条退路。

    人都说,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床头都有两部书:《论语》和《庄子》。当在现实中碰得头破血流时,就投到道家的怀抱,从道家那里获得一点心灵的慰藉。这其实就是说,汉字的“人”字中,具有两重大文化:儒家的理想人与道家的理想人。二者最初并不可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理想人不断融合,以至慢慢成为人的两面,积极入世时是儒家人,退避出世时是道家人。两重大文化合而为一自李白始,也以李白为最。龚自珍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

儒家跟道家的区别与互补,这对我们的现实人生又有什么指导意义?

   需要讨论的是,道家的理想人是不是就能摆脱人的苦难,真正达到如庄子所说的“至乐”境界呢?庄子看到了人世的苦难,认识到了人生的悲剧,他是从解救人于苦难的角度给人以一条新路的。可以说,他所做的就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但从本质上说,他的终极关怀是无法真正让人脱离苦海的。因为有限的人是永远无法超越无限的世界的。既不能超越,又想超越;既不能自由,又要追求自由。明知不可为,却一定要去做。人就是这样永远在同一个他永远不能战胜的对手战斗着。这也就注定了人永远走不出注定了的悲剧命运。从这一角度说,人即悲剧,悲剧即人。你已经做人了,你就当承担悲剧;你已经做人了,你就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你要消灭自身的悲剧,就等于消灭你自身。因此可以说,自觉地承担悲剧,就是自觉地以人的方式生存。以人的方式生存,正是人的意义所在。庄子放弃承担,走向无我、丧我,终究是一种逃避,结果也就使人逃离了自己,也就逃离了人的意义。

内容用心原创,请关注本号!

儒家跟道家的区别与互补,这对我们的现实人生又有什么指导意义?

儒家跟道家的区别与互补,这对我们的现实人生又有什么指导意义?
儒家跟道家的区别与互补,这对我们的现实人生又有什么指导意义?



点击阅读原文 浏览作者主页

儒家跟道家的区别与互补,这对我们的现实人生又有什么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