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医生:守护生命的“隐形人”

《麻醉医生:守护生命的“隐形人”》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正文开始:





新华社西宁4月1日电 题:麻醉医生:守护生命的“隐形人”





张大川、王紫蕊





3月26日到4月1日是第二届“中国麻醉周”。中午12时,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的一间手术室内,麻醉医生郭延洪正弯着腰,在患者耳边轻声解释暂停手术计划的原因。





56岁的古先生马上要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但在手术前的阿托品试验中,郭延洪发现患者窦性心律过缓,立即暂停了手术计划,“正常情况下,在阿托品试验中,注射完药物后窦性心律应该增到每分钟90次,但患者低于这个标准”。





郭延洪是青海大学麻醉学专业的首批毕业生,他在麻醉医生这个岗位上已经12年。“很多患者和家属都认为麻醉医生的工作就是打一针,但这份职业远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郭延洪说。





该医院麻醉科副主任赵世军介绍,手术前,麻醉医生要了解患者的病历以及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术中要全程守在手术台旁边,及时处理各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术后送患者到麻醉复苏病房,监护患者直至苏醒、生命体征稳定后再将患者送回病房。





“手术成功与否不只是主刀医生的事情,在每一场手术中,麻醉医生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患者的生命在很大程度上托付给了麻醉医生。”赵世军说,手术有大小,麻醉无大小,无论哪种手术,麻醉都要严格进行。





麻醉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耐受性等因素都在麻醉医生考虑范围之内,每一次麻醉都是一次考验。“拿椎管内麻醉来说,这是在腰上做的局部麻醉,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脊髓、神经根的损伤,会有截瘫风险。”赵世军说。





在全麻手术中,患者一经麻醉后就完全失去意识。“不让患者的意识消失,他可能会产生恐惧心理。”赵世军解释,但患者意识的完全消失,意味着麻醉医生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调整麻醉机上的参数,控制病人的呼吸。





麻醉的风险性和挑战性对麻醉医生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手上有剑,心中有爱”是麻醉医生陈庆彬的微信名,他告诉记者,“对于麻醉医生来说,手上有剑是要求我们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心中有爱则要求我们有医者仁心。”





对这句话,郭延洪深有体会。令他最难忘的是给一位103岁的老太太做股骨头置换手术的麻醉工作。高龄、慢性支气管炎、腰椎的陈旧骨折再加上肺源性心脏病,让郭延洪在手术过程中小心翼翼。他不时地查看老人的心率,生怕出现半点意外,直到手术结束,才松了口气。





除此之外,为避免禁食时间过长,医院会把小儿手术排在前面进行。“一个1岁小男孩需要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孩子一入手术室我们就给他吸入麻醉,以避免孩子因恐惧而影响到后期性格发育。”郭延洪说,在吸入麻醉时,选择了小儿容易接受的具有芳香味的七氟烷。





在麻醉科,日均六七十台手术是常有之事,麻醉医生从早上八点半到下午下班,一刻都不敢放松。“我们基本见不到太阳,但是每一场手术的成功,都是照亮大家心里的阳光。”郭延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