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O2O服务接连阵亡 呼吁监管机制
欢迎您来到傻大方资讯,本页内容是《汽车O2O服务接连阵亡 呼吁监管机制》,既然来了就转发一个再走呗。
正文开始:
面对越来越多的汽车保有量,O2O汽车服务企业却接连倒下。
2015年下半年,呱呱洗车完成1亿元人民币Pre-B轮融资,让外界刮目相看。而今,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呱呱洗车的总部已经人去楼空,App无法登录。只有那些充值尚未用完、账户余额里有钱却没法用的车主们还惦记着它。目前这家企业已进入破产程序,这意味着消费者挽回损失的希望相当渺茫。即使能够把几百块钱的“余额”要回来,但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肯定要远远超过损失。
依稀记得,呱呱洗车创始人郄建军曾经得意地“激昂文字”,他强调O2O上门洗车的需求真实存在,之所以发生这么多企业倒闭,是因为这是一个重资产模式,员工成本很高。他把呱呱洗车的优势归结为每天有几万单业务,几千人的团队运转正常;25-30元的客单价,会生出漂亮的财务数据。
尽管如此,作为O2O洗车企业的领头羊,它还是未能扛过资本寒冬的凛冽。这之前,已经有数家上门洗车企业倒闭。
三年前,投资人、创业者以及各种媒体,疯狂吹捧汽车后市场将会是一个万亿的巨大市场,一定会有O2O汽车上门服务的蛋糕份额,到了2018年,似乎再也没人提O2O汽车上门服务。那些上门保养、上门洗车的创业企业不断终结,用事实证明了汽车行业的确不太适合上门服务。
上门保养受到施工环境、器具规模、保修政策等因素的限制,只能满足少数用户的部分需求。对于车主来说,在经销商的店面里,做检修的是高级技师,到了O2O汽车上门服务这里,几乎全部是学徒工——真实的消费体验,是下降而不是提升。
汽车行业中维修、喷漆等这些工艺流程及技术受限于专业环境,并不是可以颠覆的传统产业。上门洗车的利润相当单薄,对企业的现金流和资金链要求非常高。
这些接力般关门的O2O企业,倒是提醒了相关主管机构,是否应该建立对消费者的保障机制,在不确定企业的生命长度时,将用户的充值或押金监管起来,防范企业破产之后的各种风险。
从消费者的角度考量,我倒是觉得健全且有成效的监管机制比汽车上门服务更迫切一些。
- 无菜单、无服务却火了十年的潮汕“深夜食堂”,竟藏在这个城中村
- 农村金融服务须补科技短板
- 今日头条等4款应用被限期下架;贾跃亭或已跟睿驰汽车撇清股权关
- 3小伙开着共享汽车 偷偷调换店铺收款码
- 唯亭街道开展养老服务需求调研
- 企业将享“一对一”对接服务
- 明起重庆机场推出“无纸化”乘机服务 仅需四步“码”上出行
- 反击!中国将对美国大豆、汽车、飞机等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
- 今日头条等4款应用今日15时起下架 最高暂停服务3周
- “巅峰之作”:美国重磅推出“泛癌症图谱”,服务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