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庆仁:“乡土表现主义”绘画的魔幻现实叙事 | 刘爽艺术专栏
西安高大尚全新企划刘爽艺术专栏
每周二刘爽老师带你一起品鉴艺术
说起艺术,你对它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资深媒体人刘爽老师用她独特的视角,
带你走进艺术的世界,
每周二,跟着刘爽老师一起,
感受艺术生活,品读艺术人生。
——西安高大尚刘爽艺术专栏
艺术家邢庆仁
推荐语
见到邢庆仁先生之时,适逢他荣获2015年“
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奖杯刚刚从北京寄来,摆在他的龙首原画案上。
龙首原是邢庆仁画室的名字,位于陕西国画院的四楼。载誉归来的邢先生在此娓娓谈起他的艺术与生活、他的民间立场、他对于德的理解。
《玫瑰色回忆》 180x166cm 1989年
《金色蔷薇》 135x135cm 1987年
《玫瑰色回忆》中的理想主义
1989年,第7届全国美展国画类爆了冷门,金奖获得者是个仅29岁叫邢庆仁的年轻人,是史上最年轻金奖摘取者,一举成名。其作品
《玫瑰色回忆》以写实手法借助6位女八路战士形象表现了那一代人的梦想。有评论说这是“浪漫主义革命情怀”,是邢庆仁反叛性地从“人本”和“人性”的高度,使“人”的非战争情结率先成为了战争题材的“核质”;是邢庆仁个人也是中国画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同时也引发争议,引发了当时相关学者的“失落感”。
《桃花源》 124cmx246cm 2013年
29岁的邢庆仁当时选择了沉默。今天回忆起来已然云淡风轻,他说:他们说是浪漫的革命主义情怀也好,艺术病毒也好。我当时只是想通过女八路的形象来怀念那个理想主义充满激情的时代。
“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很多优秀青年去延安,追求真理。那个年代单纯、有理想,让我一直很向往和羡慕。这就是这幅作品诞生的原因。我对那个时代有情结。”
《风灵》 183x145cm 2012年
无论是幼年从火柴盒上看到宝塔山和延河水产生的向往,还是青年时候参观延安博物馆看到当时的革命青年影像产生的追忆,都是邢庆仁对过去时代理想主义的怀念。借助女八路表现,也许最开始并未联想到“革命”,只是她们“受过良好教育”的形象深入了邢庆仁内心。
《玫瑰色回忆》初创于老美院,目的当时很明确,就是为了参加全国美展。邢庆仁依稀记得那是除夕前,人们都在筹备节日,他闷在画室画素描稿。当时父亲的老同事,西安美院教师车致胜看到亮着的灯光推门而入,看到邢庆仁的素描草稿后沉思道:这画有意思,没准有戏。这是第一个给他鼓励的人。经过五六个月的创作,《玫瑰色回忆》送去参展了。当得知摘下金奖时,邢庆仁甚至不相信,“觉得不可能是自己”。
艺术基因的来源
“当然,《玫瑰色回忆》也不是凭空而来的。”今天再提往事,邢庆仁依然难掩怀旧之情。
邢庆仁擅长讲故事,但他擅长的是叙事散文模式的故事。像他的画作,他说是写实的,别人却看到了“超现实”。他的叙述在看的见和看不见的世界中自然切换。
《霸王》 265×170cm 2009年
小时候的邢庆仁居住在陕西大荔县北社村。15年的乡野生活给了邢庆仁取之不竭的创作题材和民间立场外,更是他艺术上精神基因形成之地。他印象尤其深刻,幼年家中的墙壁上从未被贴过年画,全部是世界名画的印刷品。每年寒假和暑假必换一批。当然,这是在西安美院油画系任教的邢庆仁的父亲所为。邢庆仁记得那些画作大多为前苏联写实油画《无名女郎》《月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也有法国前印象派大师作品。比如雷若阿的《浴女》、莫奈的《草地上的午餐》等。父亲也许是为美化环境,也许是为观摩学习。但是,这些作品震撼了邢庆仁,他每天都会审视它们,早上起床前,晚上睡觉前,常年累月。他不知道两位弟弟有无这样观察,他深陷其中,并看明白了所谓“艺术的灵魂”,感受到了什么是创作。当时他十几岁,他保证自己懂了它们。
《水墨气象》 68x63cm 2011年
“我不知道父辈怎样理解这些作品,但这些作品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今天的邢庆仁回忆往事时,这样结论。这便是他最初的艺术基因成因,也是人们说他的作品中流淌西画气质的原因。
立场在民间
“
我的立场是民间的。”邢庆仁常说。
《玫瑰色回忆》摘取金奖后,邢庆仁被调往陕西国画院任职(1990年),开启了评论家口中“乡土表现主义”创作之路,幼年关中农村生活记忆成为其创作母体。只是,邢庆仁将自己的作品称作了“魔幻现实主义”。
《米脂》 205cm×122cm 2009年
1990年开始,邢庆仁开始画乡土,题材倾向于他个人内心记忆中的故乡。1990—1995年,早期的乡土表现题材他说是写实的,是印象中的关中农村的生活场景。但他像个诗人,画面中的质朴气息是以心中涌动的生命思辨生成的。代表作有《春天的事情》《收春图》《方圆绿照》等。
1995—2000年。是邢庆仁乡土题材创作的第二阶段。这个时期的创作经历了写实,由记忆中的乡土转向了真实的乡土,两者进行了互动。这五年是其创作风格形成时期,找到了可贵的自我表达图式。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为《夏日黄昏》《家乡》《高粱地》等。
《北国风光》 252x193cm 2012年
2000---至今。是邢庆仁乡土创作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的创作偏向了另一种写实,是其心目中的写实,不是眼见的写实,即其口中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多站在民间的立场,表现“线的力量”。这个时期,邢庆仁越发意识到艺术和经济一样,都面临危机。城乡逐渐一体化,乡村的消失导致传统文化的消散。在邢庆仁眼中,只有在乡村,才能找到传统文化的蛛丝马迹,而这些,也逐渐变得不可能。这是邢庆仁的忧伤。此间代表作很多,如《北国风光》《在民间》《大河上下》《米脂》《美人》《秋天》《放牛》等。
邢
庆仁画了20多年的故乡。他说:“我的老家已成为我的故乡,故乡于我,是近不能,远不是。近得使人心慌,远得使人心痛,这便是故乡。我一生都要带着这个痛朝前走,不管走多远,我注定还在故乡的手里和眼里。”邢庆仁之后还会坚持画故乡,但是这个故乡已经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它是现代人的精神故乡,令人们永恒守望。
《美人》 46x32cm 2012年
邢庆仁的画作,色彩上除了大片墨黑,便多是桃红和翠绿。花朵儿是粉桃色,女孩儿的衣服也是;麦苗是绿色的,那头羊或妇人的衫子也是翠绿。他说,这些颜色也是民间的。
邢庆仁的艺术是来源于民间,艺术处理后,又回到生活和民间里。于是,他在苦心经营中国水墨和色彩之间的精神契合外,将乡土美学得以提升。
民间力量和传统的逐渐消失,成为邢庆仁心头不能消失的忧伤。他的这些作品,也许,在未来,便是中国乡村现实的文献记录。
《大河上下》 335×283cm 2008年
魔幻现实主义
邢庆仁的画作独立性很强。
丰子恺式的人物涂鸦看似很接地气,因其一贯的坚守与独特表达,很多时候其实是很难让人接近的。
他说自己的作品是“魔幻现实主义”。若说其早期乡土题材是写实的,笔法还偏向繁琐,后面则越发简练、平实,并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无限激情和罗曼蒂克。但,又是现实主义的。
《去拉萨》 257x144cm 2011年
他喜欢的艺术家有齐白石、吴冠中和毕加索。他说,爷爷像齐白石、而自己则似毕加索、高更。最开始是因为形象像喜欢他们,之后熟悉其艺术造诣更加迷恋。尤其毕加索,被挂在了玫瑰园的墙上,别人进门后会说:呦,这是邢老师您跳舞的照片啊。邢庆仁便乐,他觉得在血液上,他们是通的。这是生活里的一种“魔幻现实主义。”
他与著名作家贾平凹交往甚密,贾先生的小说早期也是超现实的,后期偏于魔幻现实主义。我想,也许,精神相通者,创作中总有异曲同工之处。
邢庆仁尊崇毕加索,认为他是天才并对创作有着无限热情和勤奋,他所有的作品都是与自己精神有关的。比如他热爱女人,但他笔下的女人不是那么简单,是把自己的灵魂和女人和大地对接了。也可以叫他“魔幻现实主义”吧。也有很多人说他是立体主义,解构主义。是的,他有很多天才的突破。邢庆仁的创作受益他诸多。
《古道》 190x250cm 2010年
最近邢庆仁正准备出一册《草绘》。是十几年来自己的素描稿,也有些简短文字。画面不好表达的便使用文字表述,邢先生的文字也是其创作的重要亮点。画面内容有“眼中看到的有眼中看不到的”,是新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之前,也尝试做过木版画,瓷片画等艺术形式,他对材质从不讲究,随便一个废纸片上便可创作。
邢庆仁说:
尽管生活让人忧伤,但传统的脉络还在我们血液中流淌。我们便不可停止寻找自己。后记
“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可谓文艺界最高奖项了,这是第四届,邢庆仁是陕西省第二个得此殊荣者。可是,他并没有想象中高兴,反倒感到些微“心酸”,曾经付出过多少,受过多少误解和委屈,只有自己知道。之后,会努力付出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中“德”的教育其实就是爱的教育,也是我们逐渐丢失的基因。诚然,任何优秀文化都是在阵痛中诞生的,笑声中是产生不出伟大作品的。“画到了一定程度是孤独的,没人能帮你。只能靠自己”。“艺术是带有忧伤的,我的民间立场也不会变。”这是邢庆仁的艺术自觉与良知。
邢庆仁和他的2015“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奖杯
艺术家简介
邢庆仁 ,画家,1960年农历9月27日出生于陕西省大荔县北社村。198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陕西国画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长期生活工作于西安。1989年创作《玫瑰色回忆》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出版有《邢庆仁画集》丶《玫瑰园故事》丶《好木之色》丶《村画》、《草绘》等。2O1O年主持文化部全国画院国家项目《画谈一一从生活到艺术》。2015年被中宣部、人社部、中国文联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或许你还想看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 亭苑社区:唱出乡土韵律,传播唯亭山歌
- 省劳模何雅萍荣登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榜
- 泉州乡土地理小论文
- 潜力乡土树种梓树
- Maya Jama玫红运动装亮眼出街 披南方“睡衣袄”飘乡土气息
- 【新春走基层】顺平乡土剧团进城唱大戏闹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