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芳华】2006年:中央重拳整治地产腐败 房企加速扩张
傻大方小编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地产芳华】2006年:中央重拳整治地产腐败 房企加速扩张。来源是。
【地产芳华】2006年:中央重拳整治地产腐败 房企加速扩张。房企|重拳|芳华|中央|加速|地产---
恒隆董事长陈启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想赚小钱的人不会来搞房地产,来搞房地产的人都是要赚大钱的。"
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认同。但说来也奇怪,那些赚着大钱的房地产企业,与其它行业放在一起,很多时候反而是各种全球性榜单的落榜者。有人说,这是因为房地产本身有着很强的地域性和非同质性,所以无法获得像能源、汽车、家电、零售行业那样显著的规模效应或者全球扩张。
这个分析不无道理。只不过,传统也是会有打破的一天。2005年,美国四大房地产之一Centex入选财富世界500强,将历史改写。
2006年,美国前四大开发商Centex、Pulte Homes、Lennar、D.R.Horton联袂进入榜单,这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不仅是美国房企的辉煌,即使放到世界住宅产业史的高度来看,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尽管四家房企后来因2008年金融危机全部出局。
在这一年,大洋彼岸的中国房地产,当然还不可以与美国房地产的辉煌同日而语。但,如果从行业热度来说,两者或许不相伯仲。
中国房地产在这一年全面引爆,固定资产投资再冲历史新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全社会住宅投资达19333.1亿,较2005年的15427.2亿,增幅达到25.3%,远高于同期GDP增长水平。
楼市火 爆往往催生调控。没有最严,只有更严,这句话用来形容2006年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相信不为过。半年不到,就有10余项调控政策陆续出台。
房地产的火热愁了政府,却乐了开发商。这一年,从上市房企披露的年报数据来看,无论销售额还是利润都实现了大幅增长,攻城略地,储备粮草成为了房企们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共同动作。与此同时,国内迎来了一波房企上市高潮,共计七家房企敲开资本市场大门。
在政府的焦虑和开发商的欢喜中,中国房地产又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
1
中央重拳整治地产腐败
从效果来看,2005年中央狂风暴雨式出台的调控政策只起到了扬汤止沸的作用,但未能做到釜底抽薪。房价在2005年下半年增长放缓之后,于2006年初再次出现反弹,进入新一轮攀升,其中一线城市尤甚。
以"2006年一季度深圳房价上涨逾两成"、"一季度广州房价上涨14%,聚散冷热高地难辩证"、"一个说17.3%,一个说7.3%,北京房价涨幅听谁的"等为话题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或电视台。
4月26日,深圳市民邹涛在网上发表《关于发起"不买房行动"致全社会的公开信》将社会对房价畸高的不满推上新高峰。
在公开信中,邹涛号召市民3年内持币待购,不要买房,更强调:"深圳楼价一日不降到市民可以接受的程度,我们就坚决不买房。"不仅如此,邹涛还给冯仑和王石写了一封公开信,痛斥房地产是一个暴利行业。
一时之间,这位默默无闻的深圳市民成为了广大房奴的代言人和意见领袖,成为了敢于与"邪恶"开发商斗争的英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2005年的调控收效甚微。
这样的境况,中央当然也是看在眼内,于是,一场比2005年来得更猛烈的调控在2006年拉开序幕。
首先,沉寂多年的廉租房政策在2006年初再度进入公众视野。2006年1月下旬,时任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住宅与房地产研究处副处长赵路兴对外宣布,2006年国家将以建设廉租房为重点。
为解决廉租房建设的资金问题,3月1日,时任全国工商联房地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表示商会正在以廉租房信托为切入点,启动一个全新的房地产金融平台。目前银监会已经把商会起草的提案上报至国务院。及至8月19日,建设部正式印发了《城镇廉租住房工作规范化管理实施办法》。
一方面是通过加强廉租房建设以解决百姓住房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央则试图从供应、需求端入手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4月28日,央行宣布从即日起房贷利率上调0.27%,到5.85%。后于8月19日,央行再度宣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实现年内两次加息。
再之后,一个比一个严厉的政策接踵而来,让人目不暇接。5月17日,国务院出台"国六条";5月29日, 国土、金融、税收、建设等九部委发布"国15条细则",在套型面积、小户型所占比率、新房首付款等方面都作出详细规定,其中重点是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须占开发建设总面积70%以上;5月30日,国土部发文宣布禁止别墅类房地产项目供地和办理用地手续;5月31日,国务院转发建设部等九部门制定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的37号文件。
7月6日,建设部联合发改委、工商总局下发166号文件,要求房企取得预售证后应10天内开始售房;7月11日,建设部、商务部等六部委共同签发限制外资准入的171号文件;7月24日,国务院发文建立土地监察制度;7月26日,国税局出台对二手房交易征收个人所得税的108号文件。8月1日,国土部发文对招标拍卖挂牌或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范围作细化。9月5日,新华社全文播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被视为国家叫停各地"土地财政"的先声。
事实上,从2003年开始启动宏观调控以来,政策一直都不缺,中央也是吃秤砣般铁了心要把房价稳定下来。症诊对了,药也开对了,但这"苦药"要喝起来不容易,地方政府在执行上往往阳奉阴违。
这种现象后来也得到了官方承认,时任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11月30日就曾公开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对政策的认识存在一定差距,这是一些地区落实政策不坚决、调控措施不到位的重要原因。"
早期房地产是权钱交易重灾区,特别是涉及土地出让、银行融资、规划审批等多个部门和机构,中间存在诸多灰色地带,导致贪腐势力频频得手,官员腐败与地产暴利,在房价上涨背景下,显得格外刺眼。因此,中央也开展了一系列整治行动。
2006年4月开始,中央八部委开展联合专项行动,重点打击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权钱交易。把楼市调控中间存在的权钱腐败作为重点整治领域,堪称本轮楼市调控一大亮点。
很快,一大批官员纷纷落马,原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原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宝金、原安徽省副省长何闽旭、原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王昭耀、江苏省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武龙、湖南郴州原市委书记李大伦……每一个落马官员的背后,都牵扯着一个甚至多个房地产开发商。地产界有名的"刘晓光事件"便是发生在这一年,关联人物是原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
据当年媒体报道称,2006年6月17日,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被带走协助调查,原因是与北京摩根中心地块有关。
房企|重拳|芳华|中央|加速|地产---
刘晓光(图片来源:网络)
2005年北京市国土局以未在约定期限里付清全部地价款为由,宣布收回摩根中心,也就是后来著名的盘古大观。随后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以公开"招拍挂"的形式将摩根中心地块重新出让,首创报价17亿,SOHO中国开价15亿,华远仅出价13亿。最后,首创击败SOHO中国、华远成功夺地。
彼时摩根中心建设的公 寓和酒店主体结构基本成型,因此,原业主方心有不甘,举报时任北京副市长刘志华。于是,刘晓光也被列为调查对象。由于涉案面较广,连未拿地的潘石屹、任志强也被传调查。以至于潘石屹紧急出面在博客上撰文澄清。
经过三个月漫长调查之后,刘晓光终于出来了,只不过涉案的副市长则再也没有出来。一系列风波之后,首创低调将摩根中心地块退回。
2017年1月,刘晓光病逝。潘石屹随后在《刘晓光这只大鸟终于冲破小笼子 他飞走了》一文透露,1992年,潘石屹做第一个项目开发,就是找时任北京计委审批负责人刘晓光发批文。几年之后,刘晓光转型做首创董事长,与潘石屹成了同行。
刘晓光调查出来之后就病了,平时不吃药时,晓光的手、脚和头都有些失控的抖动。为了治病,潘石屹等人帮刘晓光凑足药费。以至于有人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当了多年的房地产商老总,自己连药费都出不起。但用潘石屹的话说:"晓光一直清白、廉洁。否则,被请进去好几次,早就出不来了。"
这场浩浩荡荡的反腐行动,算是给老百姓出了一口气,但正如某些房地产专家所言,反腐只能一时大快人心,并不能解决全部楼市问题,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只能依赖于体制的完善和各系统的协调配合。
体制的完善和各系统的协调配合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让这"高烧"的楼市恢复健康,任重而道远。
从总体来看,2006年房地产成交价格和成交量仍呈上升趋势。广州房管局数据显示,年内广州商品房登记成交面积115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1%;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631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了23.4%。北京房地产交易网数据显示,年内北京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2287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平均单价8792元/平方米,同比上涨了16.7%。
上海市房地局数据显示,年内上海商品房成交面积2597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9%;成交均价8682元/平方米,同比上涨了4.8%。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年内全市房屋销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2.3%,比上年涨幅扩大4.8个百分点。
另据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数据显示,仅2006年12月份,秦皇岛、北京、深圳等3个城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超过10%。福州、厦门、成都、广州等城市分别达9.8%、9.1%、8.5%、和8.3%,深圳、大连、北京等6个城市二手房同比涨幅超过10%。
一路上扬的房价,相信不少炒房者都赚得盆满钵满,在他们看来,房地产泡沫似乎永远不会有破裂的一天,房价也永远只涨不跌。
颇为戏剧性的是,也就在房价压不住上涨的这一年,一度轰动全国的上海集体退房事件迎来终结。2006年9月底,上海市宝山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允许66名大华集团"水岸蓝桥"楼盘的购房者解除购房合同,开发商退还房款。至此,一共有86名"水岸蓝桥"的购房者退房成功。
这些宁愿承担3-4万余元不等的违约赔偿金都不惜退房的购房者们,唯 一的理由就是房价下跌了。据公开资料披露,退房人士大多是在2004年底和2005年初上海楼市巅峰时预购的水岸蓝桥单位,彼时售价9000-14200元/平方米,但从2005年5月开始,也就是新一轮调控到来的时候,该项目售价开始一路狂跌,到2006年9月,已经跌至9000元/平左右。
在这场博弈中,退房人士们算是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但胜利的背后,我们不由反思,房价是涨是跌没有任何人可以打包票,更不是每一次都那么幸运可以在房价下跌时成功退房。虽说投资本有风险,但最起码应该保持理性。
当然,如果再把眼光放长远点,当年跌至不足万元的水岸蓝桥,2018年在上海二手放盘价也能达到六七万,十二年时间涨六七倍,从投资回报率来看,也不算低了。
2
调控下的集体爆发
心直口快的任志强,在互联网时代开始登场了,而且以其犀利的观点一度成为网络上的"全民公敌"。
房价爆涨,引发了全民对炒房行为的痛斥。2005年10月,任志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挺身而出,为炒房者辩护。他认为,买卖有理、炒房无罪,禁止炒房就是违宪。
任志强的理由是,市场有买有卖,没有流通没有买卖就不叫市场。炒房本质上就是买进和卖出的房产交易行为,商品房是商品,商品就是用来买卖,禁止"炒房"就是禁止商品的买卖,因此违背宪法行为。
进入2006年,任志强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在2006年2月上海的房地产论坛上,任志强直言:"我没有责任替穷人盖房子,房地产开发商只替富人建房。我是一个商人,我不应该考虑穷人;如果考虑穷人,我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就是错误的。投资者是让我拿这个钱去赚钱,而不是去救济穷人。"
任志强的言论,瞬间把开发商和穷人对立起来。网络上顿时骂声一片,纷纷斥责任志强没有为穷人着想,甚至攻击开发商为富不仁。
紧接着,在2006年4月26日南京召开的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策略联盟董事长联席会议上,采访人员邀请任志强预测房价走势。
任志强直接表示:"不用预测,历史证明所有的房价永远都是上涨的。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房价是下跌的。因为收入是越来越高,而且材料价格也在涨,房子就不可能跌价。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一个国家房价是跌价的。"
2006年12月,凤凰卫视结合当时"是否应该公开房屋成本"的热门话题,邀请任志强等作为嘉宾参与讨论。
任志强再次站在开发商的立场,持强硬否定态度:"成本构成是指一个公共产品普遍的构成是什么,是一个平均值概念,成本是什么概念,成本是具体到某一个单体的时候实际发生的事,这两个完全不是一回事。什么叫实际发生呢?你老婆会告诉大家说她的胸有多大吗?"
2006年,任志强堪称开发商的最强代言人,在各种论坛峰会、媒体采访中频频爆出惊人言论。当然,这仅仅是开始,性格耿直的任志强,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在扮演网络全民公敌角色,甚至一度在参加论坛演讲时被听众抛鞋抗议。
但即便如此,任志强仍不改其直率的风格,并在后来的微博时代人设成功转型,由全民公敌变成全民热捧意见领袖,这种出乎意料的转变,快到令人应接不暇。但这也正是互联网的魔力,拉近了博主与粉丝的距离,给博主提供真实发声的机会。
房企|重拳|芳华|中央|加速|地产---
任志强(图片来源:网络)
时不时自诩要做中国房地产领路人的万科,在2006年提出了"变革先锋·企业公民"两大关键词,这两个主题词,从万科年内两大举动来看,也得到一定体现。
对于高居不下的房价,与任志强公开发表"房地产就应该暴利"、"开发商只给富人建房"、"我没责任给穷人盖房"等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的言论不同的是,更善于在媒体上表现的王石与他唱了一曲"反调"。
在中央将廉租房重新提上议程的政策背景下,万科也推出了自己的廉租房举措。
王石称:"2005年之前,万科没有考虑那些买不起房也租不起房的阶层,但是从'企业公民'的角度来思考,这样是失职的。"
据王石介绍,万科今年将着力于三个体现"企业公民责任"的工作:推广廉租房建设;设立专门用于居民旧村落保护的基金;推进节能环保运动。而当年正在开发的深圳"第五园"以及"万科城"成为了万科推广廉租房的试点项目。
按照设想,万科将在这两个项目的社区里面,划拨一块用地,建一个大型集体宿舍,解决200到300户人的居住问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非人性化的联排宿舍,而是一个经过设计,环境比较好的宿舍。"
廉租房之外,万科在2006年的另一大举动便是住宅工业化的尝试。2006年底,万科推出了集合其工业化生产资源的第一个市场化项目--上海万科新里程二期,该项目将以工厂化的方式建设两栋18层高的高层住宅。
不过,虽然万科口口声声说自己要做"变革先锋·企业公民",但可以看到,在2006年之后,无论是廉租房还是住宅工业化,都逐渐成为了万科的边缘业务,甚至消失。当时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万科推出廉租房,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拿地。
更重要的是,2006到2008年被万科拟定为公司快速发展的三年,年报数据显示,2006年,万科销售金额、主营收入、净利润、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同比增长都超过50%,后期要保持这样的发展速度,大面积推广廉租房必定造成一定阻碍。
相较于万科,其它房企就低调许多。尽管调控越来越严,但市场空间也是巨大的,他们正在抓紧机会,像万科那样谋求快速发展。
2006年,碧桂园开始走出广东,布局全国,第一个省外项目便是座落在湖南长沙的碧桂园威尼斯城。这个项目在当年国庆正式开盘,首期产品两天内便已售 罄,成交金额6亿元,创下长沙楼市的一个神话。
招商地产也在2006年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开发布局,所在城市达到了10个,开发涉及31个项目。越秀地产动用约29亿元,在广州投得4块土地,新增土地储备116.9万平方米。时代地产在2006年-2007年间,以并购、合作等方式进入了佛山、中山、珠海、清远、长沙等市场。
雅居乐通过公开投标或协议转让方式在佛山、惠州、河源、上海、南京等城市拿下建筑面积930万平方米的土地,截至2006年底,该公司拥有建筑面积逾1616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换言之,单2006年一年,雅居乐土地储备几乎翻了一番。
首创置业尽管因为董事长刘晓光被带走协助调查而连续停牌70天,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公司业务,不但全年销售金额增长265%至85.8亿元,同时还成功走出北京,落子无锡、成都、沈阳、天津。
赛场上的选手们,没有一个想落后,大家都在奋力奔跑。
这一年,富力地产销售额增长74%至101.87亿元,毛利润和经营利润分别上涨110%和135%,成为行业内又一家"百亿房企"。
张玉良统领下的绿地销售收入接近150亿元,全年房地产开发面积500多万平方米,成为上海滩最大的本土房企。就在登顶上海市场这一年,张玉良为绿地提出了一个更高更远的目标:用五年左右时间进入世界500强。
佳兆业也很厉害。据其官网透露,这一年,他成功击败万科、华润置地等强敌,登顶深圳市年度销售面积及销售金额"双料冠军"。
从2000年开始转型商业地产的万达,这一年,如愿以偿地打赢了"三大战役"--上海万达商业广场、宁波万达商业广场、北京万达广场三大商业项目顺利竣工开业。
这三个项目的开业,帮助万达实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据万达方面介绍,三个项目收租物业面积接近80万平方米,首年租金8亿元,几年以后可能超过10亿元。相当于万达一年增加了100亿资产。
嗅觉灵敏的港资也察觉到了内地的巨大商机。2006年3月23日,在和记黄埔的年度业绩会上,李嘉诚表示,截至2005年长实以及和黄在内地的投资总额已超过1000亿港元,2006年整个集团在内地的投资规模将达到历史高峰期。年报数据显示,2006年,长实及和黄分别在广州、青岛、上海获得四个项目。
与李嘉诚齐头并进的还有郭氏三兄弟。这一年,新鸿基斥资36亿从香港万都手中收购了位于上海浦西的"淮海中路3号地块",开发了环贸广场。同年,通过收购佛山南海广场,开始在华南布局商业地产。
3
房企上市忙圈地
如果说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房企的上市潮,那么2006年绝对是一个爆发期。不同于此前一年只有一两家房企上市的冷清,这一年,共有七家房企先后敲开资本市场的大门。
拔下头筹的是来自新加坡的仁恒置地。这家起源于新加坡,发家于中国内地的房企,于2006年6月22日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募集净资金为新币2.65亿元。
同年11月,仁恒置地与新加坡投资公司旗下的房地产投资集团(GICRE)成立合资公司,仁恒占60%股权,GICRE占40%。12月,合资公司通过公开竞标以人民币24亿元购入位于南京河西新区的土地,总占地面积为30.61万平方米,可建筑面积约为68.8万平方米。
借助仁恒置地上市,创始人钟声坚的财产变得更加公开透明。在2006胡润中国百富榜上,钟声坚以110亿身价排行第八位。而仁恒置地这家由钟声坚一手创办的房企,不仅是当年,也是目前新加坡市值最大的中国私人企业。
2005年因宏观调控推迟上市的世茂集团卷土重来。2006年,为推动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许荣茂将A股上市平台--世茂股份的核心资产分拆,注入到世茂房地产。
只不过,苦等一年之后的2006年依然不是一个好时机。宏观调控阴影下,内房股整个6、7月走势低迷。有数据显示,6月份,主要内房股股价累计跌幅达到7%至33%不等。
亦因此,世茂房地产与富力同样遇到了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认购不足的窘况,但好在国际配售获1.5倍超额认购。最终,集世茂集团在中国大陆所有优质资产于一体的世茂房地产以下限6.25港元定价,如期于7月5日上市,募资近40亿港元。
尽管没遇上上市好时机,但上市融资带来的资金优势,确实给了世茂房地产异地扩张的本钱。据2006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世茂房地产拿地力度明显加大,增加土地储备的计划建筑面积为630万平方米,分别位于浙江绍兴、安徽、山东烟台、浙江嘉兴、江苏常州及辽宁。
年内结算销售项目也从2005年的3个增加至8个。水到渠成,这一年世茂房地产销售总额突飞猛进,约79.27亿元,同比增长192.2%,销售面积6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9.6%。其中,来自上海以外地区的销售金额达到34.53亿元,这个数字在2005年仅为6.14亿元。
与世茂房地产一起"逆水行舟"的还有绿城。
有消息指出,早在2004年11月,宋卫平已经请来摩根大通为绿城谋划融资和上市,但一直不为外界所知。一直到2006年1月10日,绿城引入由摩根大通和STARK投资基金组成的国际战略投资者,集资1.5亿美金后,才高调宣布赴港上市的消息。
一开始,绿城在港公开发售部分同样困难重重,从7月2日公开招股到7月4日,认购仍非常冷清,大部分证券行零下单。但7月5日世茂房地产上市后股价走势理想,最高价开出7港元,收盘价6.6港元,较发行价仍有5.6%涨幅,这直接拉动了绿城的招股。
据香港金融人士透露,在7月5日截止招股前,各证券行均收到了散户的认购,认购金额较之前有数倍的增长。最终,绿城在香港的公开招股获得了10倍的超额认购,国际配售部分则获得7倍超额认购,按中间价8.22港元定价,募集资金近26.63亿港元。
7月13日,绿城如愿登陆港交所。上市当日,股价最高至8.9港元,收盘价8.75港元,较发行价上涨6.45%。
房企|重拳|芳华|中央|加速|地产---
绿城创始人宋卫平(图片来源:网络)
" 绿城上市当然是为了资金,但绝不是为了一个时点的资金。上市是为了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在现有资金的渠道以外,建立一个稳定的来源。"在一次媒体专访中,时任绿城常务副董事长寿柏年直言不讳地指出绿城上市的目的。
与世茂房地产一样,有了钱之后的绿城,首先要做的就是买地。据年报数据显示,2006年绿城通过参加招标、拍卖、收购股权、与其他公司合作等方式,新增土地储备约374万平方米。截至2006年年末,绿城土地储备约122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9%。
不仅如此,上市之后的绿城有了"进城"的底气。绿城方面表示,公司上市后战略性地增加位居城市中心的标志性住宅项目的土地储备。同年9月,绿城取得位于杭州市中心的杭州湖墅项目;12月,获得温州市市中心的天盛项目。
另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市这一年,绿城取得了创立11年来最高水平的销售额及调整前溢利,分别为64亿元、15.03亿元,同比增长152%、141%。
这一年,登陆港交所的还有一家房企,那就是罗康瑞旗下的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这家成立于2004年的公司,是瑞安集团在中国内地的房地产旗舰公司,总部设于上海。
眼见世茂房地产和绿城上市之后股价的良好表现,曾经因股市疲软一度推迟发股的瑞安房地产终于在10月4日敲响上市的钟声,集资总额达68亿港元,成为该年最大型的中国房地产企业上市项目。
上市时,瑞安房地产已经持有上海、重庆、武汉和杭州中心地段的六个项目, 包括上海新天地、创智天地、瑞虹新城,重庆天地,武汉天地及杭州天地。
同在10月,来自上海的另一家房企--盛高置地(控股)有限公司亦成功在香港上市。
如同世茂房地产、绿城等国内同行一样,盛高置地将上市融资所得的资金用于补充土地储备。上市前,盛高置地仅持有上海六个项目及黄山一个项目,上市后,盛高置地进军昆明,并进一步加码黄山。截至2007年4月,盛高置地土地储备已达200万平方米,高出首次公开招股前71%。
不过,盛高置地的上市地位也没有持续多久。后来到2013年,缺少整体上市条件的绿地集团宣布收购盛高置地60%股权,实现借壳上市。自此,盛高置地更名为"绿地香港"。
去香港上市,接轨国际资本市场,这是当年的行业潮流。正当同行们一窝蜂往港交所跑的时候,保利地产、北辰实业选择了A股。
这一年,已经拥有保利置业这个香港上市平台的保利集团,选择让保利地产在A股上市。2006年7月31日,保利地产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正式进入资本市场。上市当日,保利地产股价大涨,收盘价比发行价13.95元高出44.87%,成为房地产行业第二大龙头股,直逼万科。
借助资本之力,保利地产不断加大项目拓展力度,新拓展项目11个,占地面积221万平方米。与此同时,总资产由2005年的80亿元增长至2006年的165亿元,位列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第二名。
而保利集团另一个上市平台保利置业,在2006年仍叫"保利(香港)投资有限公司",这一年,这个平台完成收购保利上海集团,籍此获得总部位于上海的房地产开发平台,房地产建筑面积增至约350万平方米。
至于北辰实业,它的回A之路则显得有点无奈。
历史资料显示,早于1997年,北辰实业已经在香港实现上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少有的几家登陆港交所的房企。只不过,上市的风光并没有持续多久,由于开发规模、公司发展及利润方面的平淡表现,加上香港市场对内房股的信心不足,上市三年来,北辰实业在H股市场已经逐渐边缘化,这也直接导致北辰实业估值低、流动性不足、融资困难。
正因此,在赴港上市不久后,北辰实业就已经开始计划回A。据北辰实业内部人士透露,早于2000年,北辰实业就已经开展内地上市计划,2003年差一点就成功,但最后未能如愿,一直到2006年才成功。
2006年10月16日,北辰实业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功回A之余,北辰实业也成为了内地第一家实现了A+H模式的房地产上市公司。
资金,是北辰实业迫不及待回A股的最主要原因。据了解,2004年-2006年是北京奥运工程的重要建设期,作为唯 一一家承建了两个奥运项目开发的企业,北辰实业任务重大,同时所需的建设资金也非常巨大。
难以通过H股募资的北辰实业只好回归A股自救。有不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回A是北辰实业的无奈之选,也是不二之选。
根据北辰实业披露,此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建设奥运媒体村和北辰大厦,其中,17.15亿元投入到奥运媒体村,其余16.19亿元则用于兴建由北京康乐宫原址改建的北辰大厦。此外,北辰实业占80%股权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B区)国家会议中心也投入建设。
不过,眼看着同行们纷纷大规模扩张,北辰实业也坐不住,并于2007年开始频繁拿地,其中最为市场关注的便是长沙地王。但高价拿地的后遗症很快就出现,2008年北辰实业被爆出,违规将开发北辰大厦的专项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006年,在沈南鹏的引荐下,周忻掌舵的易居与瑞士信贷集团之崇德基金、DLJ房地产基金牵头的等四家国际著名投资公司签署投资协议,引进2500万美金国际战略投资,为2007年上市进一步打下坚实基础。
手握重金的易居也不负众望,在2006年创造出一个包括营销代理、决策咨询、房产经纪等业务核心,贯通整个产业链的全新房地产流通服务新模式。
这套模式,为当时正在大规模拿地进行快速扩张的房地产企业来说,易居这种全流程卖房可以帮助诸多房地产企业迅速抢占市场,回笼资金。
事实上,如果将2006年房企们这种大规模拿地的逻辑与最近这两年的房地产做对比,会发现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处在政府的严格调控之下,都是地价高、房价高,但房企们同样是不惜重金拿地,大力扩张,实现规模快速增长。毕竟,在市场火 爆的时候,没有人会愿意错失机会。
4
地产二代登上历史舞台
如果从1992年第一波房企诞生潮算起,中国的第一代地产人已经辛苦打拼了将近15个年头,在那个工作还可以靠分配的年头,很多人创业时,已经是而立之年。到了2006年,这批地产"先锋"大多已人到中年,他们的下一代也逐渐成长,并开始出现在聚光灯下。
2006年,进入公众视野的是富力董事长张力的儿子--张量。这位出生于1981年的"80后",性格要强,不愿拼爹,独立能力也很强,毅然选择自主创业。
这年1月7日,实地地产在广州成立。尽管诞生于广州,但在成立近十年时间里,实地地产都没有在广州市场有过布局。成立之初,实地地产走的就是去中心化发展,在全国开放式布局,首 个项目璟湖城落子中山,之后又相继进入遵义、六盘水、无锡等城市。
由于布局分散且项目不多,实地地产在业内并没有什么知名度。一直到2015年9月,实地地产在广州长岭居板块以低价连夺4宗地才开始被市场关注,首 个一线城市项目实地常春藤在2016年4月亮相。
厚积薄发,自2016年开始,实地地产开始进入成长的快车道,截至2017年,该公司已经进入十四个城市,实现销售额201.1亿元,跻身全国房企100强。
随着实地地产知名度的提高,创始人张量开始越来越受关注。让人们惊讶的是,这位热衷于自主创业的"地产二代",早于2003年便创办了实地建设集团,主营建筑业务,同期还创办电梯媒体飞沙。之后,在2006年成立自己的地产公司,2007年创立网上3D售楼咨询平台狙房网及一家饮食集团,2014年底,又创办了黑洞投资。
房企|重拳|芳华|中央|加速|地产---
张量(图片来源:网络)
离开还是留下,这是众多地产二代们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自主创业的张量,无疑是选择"离开"的一个重要代表,在这一阵营的还有一个更为高调的人,他就是被称为"国民老公"的王思聪。
与张量一样,王思聪对于子承父业并没有多大兴趣,拿着老爸王健林给的5亿创业基金,王思聪在2009年创立普思资本,并由此开启了被王健林评价为"还不错"的创业之路。此外,中骏置业二公子黄涛也在2015年9月宣布放弃中骏营销负责人的职务,创办联合办公品牌 FUNWORK。
凭着自己的兴趣,那些选择不接班的地产二代们毅然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但也有很多地产二代们决然选择从父辈手中接过担子,担起家族传承的责任。
不知道是父辈耳濡目染让他们有着天生的使命感,还是从小家庭就有意识培养,碧桂园的杨惠妍、世茂集团的许世坛、合生创展的朱桔榕、中骏置业的黄伦、龙光地产的纪凯婷、宝龙集团的许华芳、融创的孙喆、绿景中国的黄浩源……他们都选择了"留下"。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所以,对于地产二代们来说,无论是另择他业,还是继承家业,在日新月异、变幻莫测的市场面前,要成功都很不容易。
地产二代们成功还是失败,有待时间的见证。我们把目光拉回到2006年,这一年,富力公子张量脱离父荫,选择独自创业,在千里之外的四川达州,一位与张量只差四岁的年轻人李勤也在没有任何背景情况下,白手起家。
李勤,1977年出生于达州的一个小农村,1995年从万县商业专科学校毕业后,果断放弃包分配的机会,进入了当时在达州刚刚兴起的装修行业。成为一名装修工人,让李勤初步接触到了房地产行业,也认识了一帮建筑行业的朋友,2006年,李勤与建筑队伍的几个伙伴一起出资,创办了中迪禾邦集团有限公司。
据李勤回忆,公司创办初期,几个朋友在污水处理厂租了几间平房当办公室,平时家也不回,通宵轮流守工地,有时实在调剂不过来,甚至把各自的家长也喊来当外援。在艰辛的创业期间,李勤还不忘学习,通过努力,他顺利从中国地质大学建筑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并攻读了四川大学EMBA,成功考取高级工程师,国家二级建造师。
天道酬勤。在成立八年后,中迪禾邦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迁址成都,并开始打造大型商业地产集团。在商业地产领域,中迪禾邦坚持"自建、自营、自持、自有品牌"的战略方针,位于成都的中迪创世纪广场成为了试点项目。
据官方资料介绍,截至2016年10月中迪禾邦在全国八省十七城启动三十余个项目,开发总面积近1100万平方米。克而瑞数据显示,2017年该公司销售总额为110.7亿元,已连续多年入围全国房企200强。
每一位创业者,在创业之初,想必都曾有过宏图伟略,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做到百年长青,经久不衰。所以实地地产提出了要弯道超车,中迪禾邦说要做中国商业地产新极,孙宏斌说顺驰要超越万科成为行业第一。
实地地产、中迪禾邦的梦想还在追逐的路上,但孙宏斌的梦在2006年碎了。
2006年9月5日,饱受资金折磨、命悬一线的顺驰最终无奈出售。路劲基建宣布以12亿要约收购顺驰55%股权。次年1月,路劲基建再出资6亿收购顺驰股份至95%,孙宏斌基本失去了顺驰的控制权。
这笔交易进展不算顺利。由于路劲决策过于仓促,加上顺驰债务和公司结构复杂,导致收购过程异常困难,路劲和顺驰双方也从当初的亲密合作变成对簿公堂。一方面,路劲起诉顺驰原管理层拒绝交公章,另一方面,顺驰起诉路劲在收购过程中涉嫌伪造文件,存在非法行为。最后双方以和解收场,交易才得以完成。
当所有风波平息后,路劲主席单伟豹在2010年首次袒露当年收购顺驰的心声。他说:"收购顺驰,让我累得半死。2006年时我很后悔,原因是发现收购存在诸多问题;2007年我很开心,因为地价房价都涨了;2008年时我又很后悔,因为全球金融危机,资产价格下降了;2009年时我又很开心。"尽管心力交瘁,但单伟豹同时也表示,从收购顺驰所获取的资产来看,路劲确实捡了个大便宜。
确实,通过收购顺驰,路劲低价收获了大量土地,得以从原来的公路建设转型做房地产。而孙宏斌,只能带着融创东山再起。
尾记
2006年楼市调控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反腐。房价暴涨背后,腐败成本往往被人所忽略,但其危害却极其深远。
地产发展史上,始终与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早期土地来源并未建立起完善、阳光的招拍挂制度,房地产企业为了获得土地,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有些房企铤而走险,官商勾结,牟取暴利。
尤其是每个申报环节,都需要掌权人审批,而房地产开发又是一个涉及众多部门审批的领域。据不完全统计,主要流程走下来,至少需要一百多枚公章,多达七百多个工作日,才能完成普通的建设项目投资申报审批。因此,累计下来的腐败成本极为惊人。
羊毛出在羊身上,腐败成本最后还是由购房者埋单。因此在调控房价的过程中,中央启动多轮整治活动,持续开展的专项行动中,有多名副省级官员先后落马,从而发出新世纪楼市调控打击权钱交易、斩断利益输送链条的最强音。
指导顾问/王合群
出品人/姚育宾
策划/马执文
作者/黄银桥 姚育宾
重要提示:本页面内容,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示为准。商品房预售须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用户在购房时需慎重查验开发商的证件信息。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 网传的房地产税细则假得离谱!什么才是城市头等大事
- 冯仑:房地产进入后开发时代,转型、布局都得趁早
- 京沪墓地价格比房价还高数倍,垄断致“坟地产”暴利
- 日媒:中美贸易战只是挠痒 房地产才是内伤
- 百城库存降至近五年最低,房地产市场还有大涨的可能吗?
- 中国墙布行业首次受邀出席“美中房地产业高峰论坛”
- 做了几十年装修,别以为我不懂房地产,有些建议你应该去听!
- 8个亿打包买走!炒房客正在炮制房地产大宗交易?
- 日媒:比起中美贸易战 房地产更加破坏中国经济!
- 全联房地产商会写字楼分会荣获 \"2017年度优秀分支机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