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城市大脑” 实现精细化管理
《构建“城市大脑” 实现精细化管理》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正文开始:
关注人民网微信
470公里架空线入地,能不能做到既快速推进,又尽量少扰民,还能为下一步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智能参考?答案是肯定的。
17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黄永平在做客“2018上海民生访谈”时表示,将通过三步行动计划,到2020年设想能完成470公里的架空线入地,并引入智能化管理,在入地同时构建“城市大脑”,进行精细化管理。
黄永平说,现在各类通信发展非常快,各个权属单位为了自己的方便,一根线就架上去了,根据自己的需要,立杆想竖在哪里就竖在哪里,如果管理不到位,“破窗效应”就会出现。从今年开始上海监管部门下定决心,设想到2020年,能够完成470公里的架空线入地。
据介绍,第一年争取完成100公里,主要围绕内环线内的主要道路以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场馆周边的一些主要区域。然后是内环和外面连接的主要道路,从已经建成的城市区域里面,逐步滚动往前推。
这是上海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部分。黄永平透露,智能化是城市管理当中需要突破的事情,目前还处于起步探索的阶段。“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这个课题我们做了近一年,最后形成了文件。”
他介绍,目前正在探索建立起完善的、能够覆盖整个城市的自动感知感应系统,也就是所谓的“神经末梢”和“神经元”系统,各方面有情况问题可以自动感知和预警,通过后台建设的“城市大脑”,共享尽可能多的数据,研判并支持决策,这一精细化的智能管理框架已初步形成。
现在的道路立杆也考虑了“智能化”的内容,引入多杆合一,所有各类的立管基于电灯杆集中起来,对自己本身状态有感知系统。比如受到冲击了,或者荷载重了,杆子可能倾斜,都可以自动感知。
黄永平表示,建立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实现架空线和道路立杆的精细化管理,达到道路环境更加整洁、空间视觉更加靓丽的目标,都是希望为人民群众提供有序、安全、干净、美观的高品质城市环境。(记者 周琳 梁鸿儒)
- 孙中山生前做出的四大预言,看看如今的中国,只剩一个没实现
- 还记得霍金生前启动的突破摄星计划吗?有生之年或许能目睹其实现
- 王毅:希望朝美领导人会晤为实现半岛无核化迈出实质性步伐
- 转正了!携手中国实现亚洲复兴,印度这次很清醒!
- 思源新兴竞技场之--城市运营构建精益城镇化的发展新路径
- 3秒钟实现16000行数据自动分组编号【Excel教程】
- 要养殖多少亩小龙虾,才能实现年入20万?成本要多少?
- 2020年成都实现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
- 到2025年 奶业实现全面振兴
- 车牌识别系统助实现不停车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