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山一乡村泥水匠无偿献血14年 累计10万余毫升
小编嘚啵嘚:《浙江江山一乡村泥水匠无偿献血14年 累计10万余毫升》是傻大方资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为你带来的,你是继续往下看呢?还是继续往下看呢?
正文开始:
中新网衢州6月11日电(见习记者 周禹龙 通讯员 毛严庆)身高不足1.6米,满手老茧,朴实憨厚的笑容,24本无偿献血证,在身边人眼里,浙江江山人伍庆文是位“不平凡”的乡村泥水匠。
今年46岁的伍庆文,自2004年以来,已无偿捐献血小板137次,按比例计算,累计献血10万余毫升。
乡村泥水匠伍庆文 毛严庆 摄
今年46岁的伍庆文,自2004年以来,已无偿捐献血小板137次 毛严庆 摄
“纯属偶然”
谈到如何会走上捐献血小板之路,伍庆文说,“纯属偶然。”
2004年,伍庆文还在杭州打工,路过吴山广场时,恰巧碰到无偿献血车停靠在一角。他看见,车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平日里就爱帮助别人的伍庆文,突然产生一个念头:“虽然我资金上帮不了别人,但可以通过献血为病人尽一份力。”
家人纷纷劝他,妻子更是不愿意,直接质问他:“你个子不高,人也偏瘦,听说抽血会伤元气,对身体可能有影响,万一生病了怎么办?”
面对“阻拦”,伍庆文还是踏上了献血车,由此开启了长达14年的爱心之路。
14年如一日,坚定不移地支持爱心献血(血小板)事业,并非易事。当伍庆文第3次献血时,他了解到献全血需要间隔6个月才能再次献血,而献成分血主要是机采血小板,只要间隔1个月就能再次捐献,但是捐献过程繁杂、耗时较长。
最终,伍庆文选择了少数人才会尝试的血小板捐献,“这样就能帮助更多人,为他们赢得更多生的希望。”
24本无偿献血证 毛严庆 摄
“骑坏了就再换一辆”
2005年,女儿出生,伍庆文离开了杭州,回到江山,做起泥水匠。
工作地点变了,钱挣得比以前少了,但并不影响伍庆文每月一次的血小板捐献。江山不具备捐献血小板条件,每次捐献,伍庆文都要在天还没亮时,骑摩托车赶到衢州市区,往返需要3个多小时。
寒冬也不例外,14年来向来如此。天晴一双解放鞋,下雨下雪换成高筒雨靴,摩托车骑坏了就再换一辆,这些行头成了伍庆文献血的标配。
为了不影响工作,伍庆文常常会在衢州中心血站上班前赶到,献完血后立马赶回村子,为的就是赶下午的活。
在衢州中心血站工作人员的眼里,伍庆文是打开机采室大门时,第一个坐在大厅等候的人;是那个在冰冷刺骨的大雪天守在血站门口,不停用双手摩擦取暖的人;是那个顶着狂风暴雨,在办公楼里整理刚刚脱下雨衣雨裤的人……
“只希望有生之年更好地帮助社会”
伍庆文的家比较简陋,三层小楼只有第一层勉强进行了粉刷,家里最值钱的是一台28寸的康佳牌电视机。
相形之下,24本献血证,是家里“最值钱”的物件,它记录着伍庆文多年的献血历程。14年里,伍庆文陆续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浙江省无偿献血特别奉献奖”“浙江省无偿献血之江杯奖”等荣誉。
伍庆文和她的家人 毛严庆 摄
但在伍庆文看来,荣誉只代表过去,他希望做的更多。2004年,他在《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正式成为中华骨髓库大家庭中的一员;2011年,他又与中国红十字会签订了《人体器官捐献协议书》。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没有什么远大抱负,只希望有生之年更好地帮助社会。”伍庆文说,如果他的血小板能够换来患者康复,他就一直献下去(完)
- 浙江12岁女生玩"真心话大冒险"输后被同学怂恿跳河溺亡
- 182名教师荣获宁夏“最美乡村教师”称号
- 吉林乡村金秋见闻:靠天吃饭成历史 收入多元更宜居
- 浙江安吉获评“全国首个气候生态县”
- 推进乡村振兴 四川数百名乡村旅游产业带头人赴台取经
- 培训升级 定向就业 磐安“山乡村嫂”变身“药乡月嫂”
- 乡村教师:“还有孩子上学我们就不离开”
- 河北大城:林下养殖助推乡村振兴
- 浙江大学百万元重奖老师 以互联网方式“收徒”百万人
- 每村一个劳务经纪人 宜昌“乡村小猎头”破解招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