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电影别得了票房丢了观众
《光明日报:电影别得了票房丢了观众》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正文开始:
数年来,中国电影票房屡有扶摇直上之势。2018年,从春节档开始,各种数据都在验证着当下电影市场的火爆。在刚刚过去的5月,中国电影票房共计43.17亿元,同比增长11%,刷新了中国影市历年来5月票房的最高纪录。截至目前,284.4亿元的票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4%。暑期档接踵而至,2018年度票房创新高将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从票房火爆的角度来推导中国电影整体进步,听起来符合逻辑,细想却未必尽然。票房屡创新高,原因众多。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无疑是影院迅猛发展,银幕数量爆发式增长。来自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表明,2017年全国新增银幕9597块,银幕总数已经达到50776块,稳居世界电影银幕数量第一位。而在2012年全国银幕数仅有13118块,短短6年间增长了4倍。新增的银幕在建设水准上也力求高标准,3D银幕几乎成为影院建设的标配,4K放映、巨幕放映、激光放映,一个个技术新词层出不穷。此间种种,都显示出电影业旺盛的投资需求与良好的回报率。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进电影院看电影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去电影院观影习惯的养成与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升级息息相关,更与互联网发展为电影从买票到观看带来的便利有关。当我们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有意思的影评,随手打开订票软件,就可以很方便地锁定当天场次的一个座位,电影已经成为大众日常娱乐方式中最便捷且经济的一种。一到过年、“五一”、“十一”假期,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的现象在大中城市上演。而电影票价的上涨、电影营销的升级、偶像文化的发展,亦为不断攀升的电影票房作出了贡献。
在这种局面下,电影工作者更应该冷静地思考:今天中国电影的水平和质量到底如何?配得上这样的硬件与观众,配得上这样的市场规模与资源吗?有人比喻中国电影“长了个子”,的确,“拍电影能挣大钱”的印象吸引着大量资本一窝蜂地进入电影产业中,以“工业化生产”的方式开发成熟IP,不甚专业的投资方严酷压榨编剧、摄影、道具、美术等专业制作团队,把投资的大头押宝在“流量明星”身上,这样急功近利的制片方式导致粗制滥造的结果不时出现甚至有泛滥之势。观众满怀期待进入电影院,满心失望地从电影院出来,小牧童大喊狼来了的戏码反复上演,观众还会一再买单吗?
当我们把时间倒推若干年,中国电影也有过引发社会大讨论的范例,有过万人空巷的辉煌,中国的电影人也有过为了演好一个农村妇女的角色,几个月体验生活的佳话,有过导演为了一个镜头拍了半年的精雕细刻。彼时,中国电影让人充满希望,观众从银幕上受到鼓舞和教益,北美、欧洲、印度、日韩的观众都曾在质量上而不是票房上向中国电影表示敬意。电影工业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与文化互信。但是今天,我们却仍要面对一些尴尬的场面:大陆影片海外最高票房的保持者还是15年前张艺谋的古装片《英雄》,创造了国内票房纪录的《美人鱼》北美票房只有318万美元,《港囧》130万美元。而据媒体爆料,一部由某“流量小花”和“小鲜肉”主演的爱情片在韩国公映2天,一共5人观看,票房折合人民币79元,网友戏称“电费都不够”。过度追求票房的结果,是自砸招牌。这显然与我们当前旺盛的投资与需求难以匹配。
笔者参观兵马俑博物馆时,曾听导游说过,在每一尊兵马俑身上,都有制作者的名字,“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电影既是一个产业,更是艺术创造。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中国电影人应将每部作品视之为流传久远、关系重大的事,一旦将自己的名字署上,便像工匠在精雕细刻的兵马俑身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一样,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后人的检视。
(作者:张焱)
- 10月起线上票补将被取消 9.9元电影票成历史
- 谁说电影不能治病 这么多“药方”必有一款疗你心伤
- “后陈经验”精彩上演 电影《漂亮的村事》在后陈村展映
- 13部经典戏剧电影汇聚杭城
- 陪你一程 念你一生 纯爱电影《念念手记》周五上映
- 【津云微视】电影暑期档结束国庆档接班 谁有票房冠军相?
- 光明日报:广场舞占路,城市管理部门不应“绕道走”
- 运河主题微电影展初评结果发布
- 从来不喝酒的人怎么得了肝癌?医生一席话才让家人恍然大悟!
- 这个重庆女婿不得了“复活”了沉睡了八百年的涂山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