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行业热到要泼盆冷水!

这个行业热到要泼盆冷水!

上周,亿欧家居集中走访了上海本土与供应链相关的几家企业,他们谈到:1)这个行业里面大量辅料企业进入了亏损境地;2)进入供应链之前以为它是蓝海,结果发现是红海;3)供应链要想在家居建材行业实现半日达,很难。

这个行业热到要泼盆冷水!


文/周慧婷 亿欧专栏作者



上海,是一座潮流、时尚、国际化的城市,从产业角度来看,它又是一座特殊的城市。它的特殊在于激烈的产业竞争、极具区域化特色的产业发展路线和层次不均的产业发展格局。

上海的家装行业竞争激烈,但这个城市行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却与北京、广东等区域并不相同。最早,上海家居建材行业从多个路边小店开始,后来出现了传统建材市场,再后来出现了团购风潮,近几年则涌现出互联网家装、家装套餐、整装等模式。

就在上周,亿欧家居集中走访了几家上海本土企业,有的是刚成立不久的小品牌,但创始人是从业二十余年的业内人士;有的企业在上海已经创办了5年, 一直做“小而美”的生意,刚进入扩张期;有的则一直在做经销商的生意……

他们所做的事情并不一致,都是家居建材行业中最常见也最平凡的“小事”,并没有获得过多的融资与曝光,甚至可以说,他们都是家居建材产业链上普通的“小角色”。但他们却分别从家装企业、辅材供应链企业、经销商三个角度,谈到了与家居建材供应链有关的三个故事,值得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这个行业热到要泼盆冷水!



故事一:经销商谈供应链

张福明在1995年就进入了家居建材行业,本身是福建人,最开始在上海从建材店开始做起。“一开始我们什么都卖,石材、钢材都卖,那时候做一家小型的建材店就能撑起半边天,只要你销售能力强或者肯干就能赚到钱。”

再后来,张福明和他的伙伴在上海经历了家居团购浪潮,那时候没有什么“供应链”的概念,凭人脉、靠能力和服务吃饭。直到2005年,他才开始“安定”下来,做了多乐士在上海的经销商,一做就是13年。

“这个行业里面大量辅料企业进入了亏损境地”

涂料属于辅料产品,作为经销商,张福明也对上海辅材供应链市场比较关注。多乐士需要外延产品渠道,除了公装渠道,家装公司、工长以及其他小b企业也是需要他去开发的家装零售渠道。

“但这个行业里面,有大量辅料企业是亏损的。”张福明告诉亿欧,“做供应链这一行,有几个能力是很关键的,一是建仓,要做物流仓储,二是采购能力,三是要能够压低成本。但辅料供应链企业本身做的这件事情毛利很低,而且跟厂家谈基本上没有议价优势,这是市场决定的。”

有消息透露,近期融资的一家辅料供应链企业,在获得融资前已经亏损了超过3000万人民币,如果没有这笔融资,企业在2018年就估计撑不住了。尽管拿到了一笔融资,也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毕竟,辅料行业基本上都是客单价500元以上起送,但成本在400块以上是大概率事件,要想降低成本,多数人想的都是要把体量做大。但无论是线下建仓、采购、物流等环节,还是线上做电商和做宣传都是一件既耗时又耗精力的事情。

跑得太快的话,一不小心,就可能栽在这里面了。

这个行业热到要泼盆冷水!



故事二:家装企业话供应链

熊猫家装是一家上海的小型家装公司,做的是家装全链条服务,通过平台的模式聚合厂家、服务人员、用户,做的是小而美的活。公司虽然成立于2013年,一直在上海做家装服务,但目前在行业内的知名度还比较低。

 “最开始想在家装行业创业是因为我们(创始人)都有西方教育背景,而家装最基本的点在于‘品味’和‘设计理念’,” 熊猫家装联合创始人刘正卿谈到,“所以我们想结合中西方家装设计元素,把新的家装产品推向市场。” 

“不放心工长或服务商采购材料,宁愿麻烦点自己买,怕有假货”

因为企业既做定制、整装类装修业务,又提供包括物流配送、安装、配材、保洁等装后服务,熊猫家装采用的是平台模式,跟第三方企业合作共建家装全案服务体系,上海辅材供应链企业小胖熊、全材网都是他们的合作伙伴。

“我们觉得现在互联网化的模式,没有真正做到完全透明,因为真正的透明化应该是让业主清楚地知道企业的装修资质、公司情况、工长和施工队分别有哪些,主材和辅材分别选择哪些,”刘正卿告诉亿欧家居,“我们和供应链企业有合作,但做家装做了几年,比起其他问题,我们更担心的是主材、辅材的正品问题,要保证这些产品全部是正品其实很难。”

对比国内外家装公司,国内企业存在明显的弊病——设计免费,装企、工人、设计师的利润来源于增项和产品。国外无论是设计平台,还是家居建材类企业,在做家装设计或装修之前,都是先收设计的钱,比如一个设计图多少钱。

设计图上面可能有一些推荐的品牌也可能没有,用户可以到大型建材超市去自行购买,整个过程是灵活的。

正是因为国内装修公司不收设计费,所以才会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行业问题,这种程度上的“价值扭曲”是短时间内无法改善的。而在跟供应链企业合作时,对正品的确认也需要引起企业的注意。

这个行业热到要泼盆冷水!



故事三:辅材供应链企业谈供应链行业实战

 “一个行业如果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其实这不是好事”

家居建材行业有一个明显的特性,就是爱跟风。不管自己能不能做,都拼着一股劲先冲下去。家居供应链行业就是其中一个明显的例子。

李昌有在家居建材行业很多年了,毕业后就进入了这一行,最早在东方家园工作,后来先后在居泰隆、申远装饰、沪佳装饰和多彩饰家(已经倒闭)这几家企业都做过,在其中几家都做到了高层,对北京地区和华东区域的家居建材市场都比较熟悉。

去年9月,他想出来单干,做点有意思的事情,就在上海成立了一家辅材供应链企业——材包包。

 “进入之前以为它是蓝海,结果发现是‘红海’”

供应链这个概念其实并不统一,有人理解为产品整合商,但这个理解过于简单。之前亿欧在上一篇文章《一场较量正在供应链领域展开,家居企业必须具备四种关键能力》中提到,采购与议价能力、销售能力、服务能力、仓配能力是这个行业必备的四种能力。

但这四样能力要想同时具备是比较难的,更何况是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家装行业。“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我以为它是蓝海,结果发现其实跟我想的大不同。”李昌有告诉亿欧,“这个行业里面有很多入局者,如果分区域、分数量上看,在上海,我认为它算得上‘红海’。”

但吸引他接着干的原因在于——这个行业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仓储配送效率低、小b企业基本不存在议价能力、服务体系并不健全也不规范,更重要的是,企业必须要具备整合行业资源的实力才行,哪怕是在一定区域的范围内。

“供应链要想在家居建材行业实现半日达,很难”

而在这个“红海”当中,要想建立自己的立足之地,关键之处在于商业模式必须成立——盈利是关键。就辅材本身而言,它的本质其实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所以仓储和配送能力非常重要,但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北京,全市范围内实现半日达其实是很难做到的。

“如果在北京实现半日达,至少要建立两个仓才能做到,要是客户家里在二环、三环位置,那半日达也就不好说了。要是在上海的话,目前的辅材企业还没有真正实现半日达,要想做到这一点,至少要有3个仓,不然没办法做。”李昌有告诉亿欧。

一旦企业花重成本在仓储上,那随即而来的巨大开支也就成为阻碍企业盈利的那块绊脚石,更何况,要想实现盈利,不只有仓储物流需要投入成本,企业本身的运营管理、采购、技术体系同样需要开支。

在企业还没有得到较大的市场认可、客户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一下子投入得太多,企业的生存就会变得很危险。倒闭、关店、转型,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

这个行业热到要泼盆冷水!



泼冷水!

越热的时候越要警惕供应链行业存在的陷阱

从亿欧在上海了解到的三个故事来看,供应链这块大蛋糕,并不是那么“好吃”的,哪怕单从辅材切入也同样如此。在供应链行业,值得探讨的问题还有很多,亿欧家居也将继续展开深度研究。

比如,供应链兴起背后的政策原因、供应链入局者类型分布、供应链行业存在的陷阱、主辅材供应链管理和运营上的不同差异等等。

越是深入了解这个行业,提出的问题也越多。这个行业目前的热度偏高了,是时候用痛点、数据、问题来泼泼冷水、降降温了。夏天到了,吃块西瓜消消火,再抹一把袖子,接着干!

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

热文

  • 双喜临门!贾跃亭有救了?

  • 39岁的王兴,没有时间说话



  • 美团点评上市

  • 李善友:一流CEO与不入流CEO的关键区别

  • 美团王慧文:抓住餐饮业4大趋势,思维要从to C转向to产业

  • 这个行业热到要泼盆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