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合成铸铁的一些问题(一)( 六 )

④在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一些铸造杂志上,刊登文章,说近些年来大量使用废钢给铸件造成粘砂,毛刺,孕育不良和氮气孔等负面影响的资料,说明这种工艺在美国还是在试验磨合期,在当时还属于刚开始试用期。

而在我国的使用应当起源于上世纪的80年代初,比国外要迟20年左右,由于1981年2月二汽和BCIRA签订了《汽车铸铁件生产改进和质量控制》技术服务合同,82年5月英方派来两名资深专家来二汽咨询,同年6月二名工程师(彭元亨和陈勉己)去英考察,英方的12条建议里就包括了二汽应增加炉料废钢比例,降低生铁微量元素含量,减少废品,降低成本的建议,当时铸造一厂熔料中的废钢比例约15-20%,生铁占40-50%,而英国等欧美国家,生铁比只为5-10%,多用废钢不仅能降低成本,还因废钢比生铁更为纯净,微量元素更少,有利铸件性能,加工性能及减少因微量元素引起的废品等,于82年11月在无锡由中国农机学会主办的高强度薄壁铸件铸造学术讨论会上,一共发表了九篇铸铁材质方面的论文,其中有三篇都涉及到了合成铸铁,二汽的陈勉己介绍了去英国的考察情况,认为英国保证灰铸铁材质的措施有三个,第一个就是采用合成铸铁熔炼工艺,大量使用废钢(50%以上)双联熔炼,第二个是重视孕育,强调瞬时孕育,第三是加强监测技术,中国农机院胡家聪介绍了国外提高灰铸铁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合成铸铁,合金化,强化孕育和高Si/C比,北京内燃机总厂的严启光也提到了减少与国外差距,提高铸铁材质的途径有三条,也同样提出制取合成铸铁,低合金化和强化孕育,可见在82年铸造同行都对合成铸铁有了高度的认同,因此二汽与郑机所合作进行了合成铸铁的研制试验,并与84年研发成功了废钢占60%以上的合成铸铁,可惜由于合格的打包冲压废钢紧缺,在二汽并没全面使用这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