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市场现状:七大利率如何传导?——利率市场化专题(上)( 二 )

早期中国实行利率管制是为了通过金融约束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开发发展、迅速推进金融深化,但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利率管制的效果下降。为了实现更高效的资金融通,同时支持货币政策价格型转型,中国亟需逐步打通利率传导、建设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

中国利率体系可分为7类,其中较为重要的种类有货币政策利率、银行间市场利率、交易所利率、存贷款利率和标准化债权利率。其理想的传导途径为:央行执行货币政策形成货币政策利率,传导至银行间市场,再由金融机构传导至交易所利率及标准化债权利率、由银行传导至存贷款利率,最终影响实体经济。

市场利率名义放开均已基本完成,但市场分隔、管制标准不统一、存款大战隐忧风险等因素仍限制真正的市场化深化改革。本文具体分析了中国利率体系中各种利率的相关性,以此讨论其市场化情况及传导情况。货币政策利率与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形成高度市场化,整体高效传导,但“银”与“非银”之间存在一定阻滞;银行内外市场的分隔现象也较为显著,从而银行市场外的利率形成受多因素干扰,银行间向交易所及标准化债权的利率传导不甚通畅;存贷款利率名义上已基本放开,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似乎仍受隐性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