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一颗“愧民之心” | 评论员观察( 三 )

心中百姓有多重,为官才有多重分量;心中责任有多少,在位才有多少作为。

  

百姓之事无小事,心无百姓莫为官。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专门撰文叮嘱党员干部,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反过来,倘若对群众利益不关心、不耐烦,对群众心声置若罔闻;倘若手握权力,却慵懒散漫、庸碌无为;倘若争官位夺名利动作迅速,访贫问苦走马观花……谈何“愧民之心”,谈何责任担当,如何对得起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信任?“书记的耳光”犹如一面镜子,多对镜自照,才可以唤醒“愧民之心”,砥砺为政品行。

  

有愧心,方能无愧政。有“哀民生之多艰”的切身之痛,所以才有“解民生之多艰”的自告奋勇。不仅是周振兴,从“人民好公仆”焦裕禄、“四有”书记谷文昌,到“樵夫”廖俊波、“新愚公”李保国,以“愧民之心”行为民善政,无数共产党人把丰碑铸于人心。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尤其是当前,伟大复兴只争朝夕,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虽然艰巨,但只要能带着为民深情一件接着一件办,扛起群众期待一年接着一年干,担起兴国富民责任一任接着一任干,就能赢得群众的拥护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