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收藏!广东路上这家店,能让熊孩子免掉一顿揍 | 后街小店

你要看的是不是《开学收藏!广东路上这家店,能让熊孩子免掉一顿揍 | 后街小店》?如果是,那就说明你找对了,缘分啊,继续往下看吧。。。

正文开始:





“开学了,买教材、教辅书,就去广东路。”在80后、90后的记忆里,广东路是学霸们兴高采烈补仓的“天堂”,是学渣们垂头丧气被父母拖着才会去的“负能量”发生地。开学在即,活在记忆里的教材书店还好么?





在距离外滩不远的广东路上,有一家专营小学教材教辅的新华书店教材书店。小店与几个门牌号之外的中学教材部,及另几家民营教材书店,组成了广东路上的“教材矩阵”。别看它门面小,巷子深,从外经过还极易错过,每天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一样精彩。





视频:小店虽然深藏弄堂深处,但每天发生在这里的故事都很精彩。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陈炅玮 摄制





“什么教材都有”





“刚需”不怕巷子深





广东路310号,通过一人多宽的铁门,再走过一段十来米长夹在建筑物之间的狭窄天井,书店出现在路的尽头。虽然书店藏得深,但临近开学,家长和学生的来访络绎不绝。





黄女士和女儿在门口转了半天才摸进店,刚转学来上海,他们需要一套五年级的课本。由于没有具体书单,店员建议先配齐主课教材,了解清楚副课教材版本再来买。转校生来配全套课本的,开学前较为集中。而因为各种原因弄丢了教材再来补买的,则几乎整年都有。一位特意来找二年级第二学期《写字》的爸爸满脸焦虑。返校前一天孩子发现书不见了,他只能紧急赶来买一本,“有同学说之前在这里买到过,还有没有呀?”





图片:80后店长说,教材书店的管理大有学问。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萧君玮 摄(下同)





“返校前后和开学前的双休日,人是最多的,结账要排长队的。”店长汤臻富是个80后,虽然学生时代已离他远去,曾在系统内综合书店上班的他,转了一圈又开始和学生、家长打交道。





对于汤臻富来说,上学那会广东路已经很出名,自己也来逛过。一年多前调到这里,他发现教材的种类版本多,更新也快,其中大有学问:“小学生有时候说不清,父母又很急,我们问下什么年级、什么区,大体就知道是哪些书了。”





除了来买当季教材,还有希望孩子超前一步,先学起来的家长。一对祖孙在店里转悠,外公周先生在书架处越逛越深,孩子却一步三回头地往门口窜去。“我来看看下半学期的教材,先买了看看。”这位外公告诉我们,孩子九月上三年级上半学期,他是来买下半学期的教材的。刷二维码付款的功夫,外孙女已经穿过巷子跑到了马路上,外公三步并两步追上去,一手提着塑料袋,一手拉着外孙女的手离开了。





这里海量的教辅书籍也是热门。顾客戚阿婆的外孙要读二年级了,她来此买了一本数学教材和两本教辅书,“我先看看,万一他有不会,我也好辅导一下。”





“勿忘母语”





这里成移民前的最后一站





正在店里整理书架的颜亦农是店里的第一批老员工,在这家门店的时间比店长还长。“也不全是所有来买教材的都是补遗,我碰到过不少不大一样的哩!”颜亦农打开了话匣子。





“你能想象,每年有好多外国人来买我们的教材么?”颜亦农说的,是这几年每逢九、十月份,必会出现在店里的几位日本“熟面孔”。外国人旅游经过广东路,多是往外滩去,很少逗留。“组团”来店购书的日本客人却很专一,每年必来买一整套《自然》教材。一问才知,这些人在日本做老师。还有一位韩国客人特意带着翻译来寻找《金融与理财》,对书中的内容非常好奇。“看来我们的教材是有过人之处的。”





还有一位特殊顾客,指定要买一整套冷门的德育教材。颜亦农觉得奇怪,家长道出原委,原来她的孩子是一个“星星的孩子”,对某一套德育教材封面上画着的红领巾少年尤其感兴趣。店员听罢不单找到了书交给顾客,还一起鼓励孩子。





有的家庭要移民国外,远赴他乡前的最后一站,是找到教材书店买书,且只买语文教材。“这是希望出国后,孩子不要忘记母语,别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家长要买书自己教。”





从激烈竞争到报团取暖





一本2.45元小册子能读出人情味





多年来,广东路“教材专业一条街”名声在外,但是2002年新华书店教材书店开在这里时一度不被看好。“当时附近有上海书城,广东路上也有出名的教材书店,加上我们躲在弄堂里,很多人都捏了一把汗。”老员工们对那时的情况还记忆犹新:“谁也没想到小学教材能卖这么好,刚搬进来那年开学,晚上十点都关不了门。”





不小心弄丢了书,语数外不难找,但要找齐各种副课教材和手册,最让家长头疼。“像这本《祖国在我心中》,找遍上海大小书店也未必有,要是弄丢了,只有我们这里能补。”





汤臻富说,店里的电话经常变成“求助热线”,响个不停。





线上书店的冲击也免不了波及教材教辅类图书。汤臻富告诉记者,对教材的一对一专业导购,或许是实体的教材书店依旧如此“被需要”的原因。之前偶尔碰到急等书用、家长又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只要接到电话,他们会尽量急人所急,为家长们留个门。一次,有位家长要买一本《争章手册》,价格2.45元,眼瞅书店要下班了,员工将书寄放在隔壁商店里,家长拿到小册子激动不已,非要留下五块钱。这种充满人情味的故事,不胜枚举。





时代在变,曾经广东路上几家教材书店竞争激烈,如今则多了几分同为实体书店的惺惺相惜。顾客来店,问到一些自家没有的书,汤臻富他们甚至会建议再去别家找找,并告知详细的门牌号码。对他们来说,保持住广东路的特色和品质,各自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李若楠 萧君玮 首席记者 陈炅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