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记录】坝上“种菜客”

《【影像记录】坝上“种菜客”》,对,你要找的就是这篇文章啦,傻大方资讯小编为了帮你找到这篇文章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正文开始:





清晨,“种菜客”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8月1日清晨,沽源县闪电河村,初升的太阳驱散了晨雾,金色的阳光将村边菜田里挂着露珠的蔬菜映得格外好看。来自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刺栗树村的“种菜客”黄家华吃过早饭,扛起锄头和工友们一起来到西蓝花菜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来自云南的杨国芬,背着10个多月的女儿走在田间。





“来沽源种菜四年了,今年让二闺女江莲辞了在广东的工作也过来帮把手,这里人实诚,种菜收入有保证。”说起一家人在沽源种菜的经历,黄家华的“话匣子”就关不上了。2017年,黄家华两口子在坝上打工种菜,四个月赚了4万元,成了刺栗树村的富裕户,消息不胫而走,今年村里不少乡亲都向他打问到河北省坝上打工种菜的道道儿。





瘦小的女“种菜客”动作麻利娴熟,身后满载蔬菜的背篓有时重达40多公斤。





一大早就开始忙碌的“种菜客”在地头稍事休息。





晨光中,黄家华的20多个云南老乡正在地头忙着劳作,剥菜叶、装背篓,动作娴熟麻利。一会儿的工夫,一个个装满西蓝花的背篓堆到地头,过秤、装车、成交,一气呵成。再过几个小时,这新鲜的蔬菜,就能上了人们的餐桌。





清晨,“种菜客”的雨鞋里积满露水。





22岁的古启华,跑前跑后地张罗着。别看他年纪轻,工作岗位却很重要——负责记工计酬。“每月17日,工资肯定到账,从不赊欠,管吃管住,几乎顿顿有肉……”来沽源打工两年了,小古对坝上的好感与日俱增。“在老家,小古可是没少做来河北打工种菜的广告,这里有不少工友都是他介绍来的。”小古的妻子熊海芬望着一旁忙碌的小古,脸上挂满幸福的笑。





收工了,孩子们在工棚旁嬉戏玩耍,“种菜客”黄俊林将拍下的美景发到朋友圈。





夕阳映红了种菜工的脸庞。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工友们聚在一起聊着家常,田野中的工棚里,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黄俊林掏出手机把眼前的美景发到了朋友圈,朋友们纷纷点赞。黄俊林说,他的朋友们和他一样都喜欢沽源。





“种菜客”的生活条件虽简陋,但充实快乐。





从一个人到几十人,从数百人到上万人,多年来,一批批来自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老黄”“小古”来到河北,来到坝上打工种菜。他们在这里走上致富路,把这里看作是第二故乡。 记者耿辉 贾恒 通讯员耿俊摄影报道





链接





张家口市沽源县蔬菜种植面积24万亩,主要有西蓝花、大白菜等20多个种类,各类鲜菜年总产量80万吨,销售产值9.5亿元。每年来沽源县务工的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种菜客”达两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