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诗词文化成为“爆款”之后( 三 )

相关图书鱼龙混杂,甄别的同时应“订制”针对性内容

古诗词如今在读者中的热度,从刚结束的上海书展就可见一斑。当下有关诗词普及的书籍各有不同的特点,陈引驰认为,编写书籍时应该有细分的读者意识,根据面向的受众来决定内容。

古诗词热折射出大众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结果。但与此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许多流行的风潮、每款爆款都有一定的时效性。要让诗词文化在大众中能够细水长流地传播下去,相应的文化传播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真正有效的诗词普及和进一步的深入引导,都需要及时跟上。

“一个节目不可能永远火下去。”彭敏这样告诉记者,之前,彭敏已连续两届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的亚军。《中国诗词大会》举办到了第三届,像第二届那样高的关注度已经很难重现。他认为,电视节目只是一个引子,真正有魅力、有生命力的文化,是应该也一定会细水长流的。在这个过程中,相应的大众普及和深入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

但现在的诗词普及,还有许多需要留心和甄别的地方。彭敏告诉记者,如今市面上诗词普及的图书尤其多,也尤为鱼龙混杂,因为“诗词普及的门槛比较低,谁都可以做”。有不少普及读物,其中文字错漏百出,采用的故事也都是道听途说,甚至杜撰而来。作为读者,应该加以甄别,尽量选择学者编写的图书,他们的材料、解读都较为严谨扎实,采用的故事也都有正史作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