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服务应追求“最适宜”

《居家养老服务应追求“最适宜”》,对,你要找的就是这篇文章啦,傻大方资讯小编为了帮你找到这篇文章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正文开始:





北京居家养老发展报告发布企业开拓市场能力弱





《北京养老产业蓝皮书·北京居家养老发展报告》昨天发布。报告称,本市居家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形式单一;提供养老服务的企业规模小,发展过度依赖政府,开拓市场的能力弱。报告认为,本市居家养老可持续性发展模式依然没有建立。





为老服务商“为老率”低





在全市130万家企业中,养老企业只有1500家;在全市1.1万家社会组织中,专业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只有500家。而且,这些机构整体规模偏小,主业不突出。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依然处于“小散乱”的状态。





本市共有为老服务商1.5万家,也就是说,老年人到这1.5万家企业消费可以使用养老助残卡。这些服务单位的类型分别是社区便利店、餐饮、百货购物、医药医疗、幸福彩虹驿站、家政服务、文化娱乐、养老机构、日间照料等。不过,后四项服务类型单位仅占14%左右,大多数为老服务商并未提供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为老率低。





需要指出的是,在目前政府的大力鼓励和扶持下,很多企业和社会组织依赖政府的购买服务而维持生存,没有动力开拓市场。一些企业转向“跑马圈地”,忙着办连锁店,很难静下心来挖掘老年人的需求。居家养老服务的经营管理人才大多从酒店等领域转行而来,缺乏对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性认识,运营人才严重短缺也制约着连锁企业的质量。





万名老人中6800人使用过保健品





一项针对北京一万名老年人的调查显示,仅有2800余人担心物质生活;在这万名老人中,使用过或正在使用保健品的有6800余人,足见老人对医疗保健类需求比较高。





调查还显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排在老年人需求的第二位。然而,目前北京的居家养老服务以家政、送餐等服务为主,换句话说,社区养老多以满足老年人基本日常生活照料的服务为主。形式和内容单一,难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健康保健等需求,尤其是助急、家庭医生、护理照料等,服务供需存在一定矛盾。报告认为,大多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主要是满足政府购买服务,造成供给与需求不匹配。





“下楼难”也是居家养老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项针对丰台区东高地街道的调查显示,居住在四层以上楼房且没有电梯的老人共计3000余人,占调查样本的23%。





此外,社区养老服务虽然日渐普及,但是提供的服务水平不高,专业性不强。目前,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的多是社区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知识的医师、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很少,大大降低了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尤其在医疗服务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配有基础的医疗设备,但其诊疗水平与二、三级医院相差甚远,显然无法满足老年人高质量养老的需求。





硬件消费高老人负担不起





2016年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人均每月3573元,但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基本均在3000元以上,中心城区更是达到每月6000元到9000元。在提供上门居家养老的专业服务中,一些服务的收费标准达到每小时200元到300元,显然不是一般收入群体能够负担的。需要指出的是,一些针对失能、特困等特殊老年人群制定的社会福利政策审核条件太严,致使很多有需求的老人无法享受相应福利,进而限制了市场需求。





报告认为,居家养老的服务定位主要是在家中居住的老年人。这些人多为中低收入群体,因此在产品开发和服务内容上,服务商不应把“最先进”作为标杆,而应将“最适宜”作为主要标准。但目前,居家养老的设施建设多追求硬件过硬,而忽略了软件充实,这种做法抬高了消费门槛,降低了对市民的吸引力。





同时,房屋的适老化改造、康复辅具的使用都是老人居家养老不能缺少的硬件设备,而在这方面,尚没有政策补贴支持。





■相关新闻





国际“老博会”300余企业将参展





第七届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将于2018年11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这是本市唯一一个老龄产业的专业展会,共推出六大板块,将有300余家企业参展。





展会现场设立老年宜居、康复医疗及福祉产品、适老化产品、智慧养老、为老服务、国际精品展区六大主题板块,引入33个国家的精品辅具产品,在现场集中展示。





“老博会”展会期间,主办方将组织高峰论坛和多场专业论坛活动,包括居家适老化改造发展论坛、老年康复医疗行业发展论坛、京津冀养老协同发展论坛、中日养老建筑设计师高峰论坛等。





北京晨报首席记者崔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