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驾护航
《为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驾护航》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正文开始:
“我们在网络知识产权审判中遇有许多具体的问题,有些是审判业务上的争议,有些是法官知识结构上的缺失,有些是制度衔接上的障碍。这些具体的问题正在通过我们的努力逐步得以改善和解决。”9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汪永清率全国政协社法委“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调研组在与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座谈会上,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合肥知识产权法庭庭长徐艳阳如是说。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5年前或许对于安徽法院系统而言还是个陌生词汇。而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当下,安徽法院系统已然成为一个坚定的维护者和保护工作的创新者。
为了构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大格局,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探索机制创新,组建合肥知识产权法庭,集中管辖全省辖区内有关专利等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产权案件,推进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
“面对网络环境给知识产权审判带来的挑战,法院着力破解网络知识产权案件中长期存在的‘举证难、赔偿低、周期长’难题。”9月3日上午,在调研组与安徽省政协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汪利民介绍说,经验证明,“三合一”工作有利于提高审判质量,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制度,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整体效能,实现知识产权的全方位救济。
知识产权案件中哪个环节耗时最长?多位法官对调研组的回答是:技术事实查明。
徐艳阳以合肥知识产权法庭的工作经验给出的解决路径则是:延伸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加强跨界联动。“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部门在网络空间的配合与衔接,确保网络空间法律监管不缺位。”徐艳阳认为,知识产权审判涉及各领域高端技术,加之与网络技术叠加,要提升网络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质量、克服专业盲区,还需向各个领域优秀专家“借智”。
徐艳阳介绍,合肥中级法院出台了系列办法,选聘200多名智库专家和50人技术调查官队伍,在深度介入立案前的诉前调解和立案后的证据查取大显身手,从而提高了结案率。专家团队曾在VMI荷兰公司诉讼某企业侵害发明专利案件中赢得了认可,也在美国磊若软件公司诉讼多家合肥企业侵害著作权纠纷案中,获得了广泛赞誉。
5年来,全省知识产权案件收结案数量持续上升,但在今年发生了历史性的结案高于收案的逆转。5年来,安徽法院虽接收高技术的案件高速增长,专利权及技术纠纷案件也日渐增多,但全省法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率、改判和发回重审率均有所降,调撤率达到66.5%。
“不过,由于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的行为日益繁杂,对于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仍需不断完善我国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汪利民向调研组建议,还应立足现行立法,完善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中有关知识产权的规定,同时适时出台相关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作为补充。
“此外,还应加强审判专业化队伍建设,积极吸纳兼具互联网知识和知识产权法知识的人才进入审判队伍。”汪利民说。
- 这些人为产后抑郁症高发人群,产后抑郁不全是跟后期家庭环境有关
- 网络安全护航中国梦行稳致远
- 推进网络安全法治建设,提高网络治理能力
- 人民日报:完善网络安全军民融合新格局
- 人民日报评论员: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
- 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亮点活动抢“鲜”看
- 【央广时评】网络安全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关键
- 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构建牢固的网络安全网
- 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列车“安安号”今日启动
- 2018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剧透:10部门4亮点3个"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