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娘炮”之风 建设阳刚社会

《摒弃“娘炮”之风 建设阳刚社会》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正文开始:





摒弃“娘炮”之风 建设阳刚社会





今日社评





本报特约评论员





社会主流价值观应该展示健康、阳光的审美,让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成为真正的偶像。培养担当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坚决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培育和弘扬有朝气、有追求、负责任、敢担当的“阳刚文化”。





连日来,关于“娘炮”的话题引发热议。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新媒体也先后刊文,直言“‘娘炮’之风当休矣,病态文化影响不可低估”,“涵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男性气质,关键是要塑造一种有勇气、有担当的内在品格,形成包容、开放的现代风度”。动辄称人“娘炮”很不妥,因为这一称呼明显带有贬抑性色彩,但是媒体将其上升为公共话题进行深入讨论,很有现实意义。





一个正常的社会,一定会包容不同群体,一个有教养的人,一定能尊重不同群体的特征。有人长相威猛,有人外形柔弱;有人说话铿锵,有人细声细语;有人虎虎生风,有人谨小慎微……这些都属正常。人们反感的不是“娘炮”,而是反感“娘炮”霸屏,但凡有时间有兴趣看视频的人,恐怕都无法躲开“娘炮”的裹挟。无论选秀节目还是青春剧,乃至一些比较主流的正能量节目,总是让“娘炮”主导,仿佛离开“娘炮”就做不好节目。这种盲目追捧“娘炮”的做法,导致“娘炮”之风日盛。





家长不是对“娘炮”有偏见,而是担心他们误导孩子成长。一些男明星动作阴柔,全无阳刚之气,他们越有影响力,越会误导年轻一代;他们越在孩子心中拥有强大号召力,就越让人担忧。一些孩子是“娘炮”明星的忠实拥趸,明星有什么样的言谈举止,孩子往往模仿,并以此为美。这不免让人忧心忡忡。





如果放任“娘炮”之风劲吹,如果越来越多的人以“娘炮”为荣,社会就会越来越缺乏阳刚之气,国家就会越来越缺乏英武之气。一个阳光且阳刚的国家,一个有能力维护国民安全的国家,总会带给国民安全感。如果“国力苶弱,武风不振”,这样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





今年5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曾当过海军陆战队侦察兵的宋玺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分享了她的从军生涯。习总书记为宋玺点赞,说他看过《红海行动》,对其中的女兵印象深刻,宋玺就如同那位女兵。这一细节十分生动,具有丰富内涵。一方面,我们看到总书记对青年寄予深切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另一方面,宋玺的成长轨迹特别是军旅历程,对今天的年轻人很有启发意义。





女性有柔美,男性有阳刚之美,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应当胸怀大志,积极向上,阳光健康。从这个意义上说,男性和女性都应当拒绝“娘炮”气质,全社会都应当对“娘炮”之风说不。摒弃矫揉造作的风格,扭转娱乐至上的倾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态的审美乃至“审丑”,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和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才能真正成为公共传播和公共生活的主流。





习总书记强调,“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没有血性的军队就没有战斗力。”这是说给军人听的,对新时代的每个年轻人也有重要指导意义。人生在世,没有一点血性,谈何作为?没有一点担当精神,谈何建功立业?这里的血性和担当,都与阳刚、阳光、健康、清新大有关联。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流行风尚,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无论审美偏好如何主导社会,社会主流价值观都应该体现积极、正面的取向,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让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成为真正的偶像。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推崇什么、传播什么,是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国家未来、民族命运的大事。培养担当国家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坚决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培育和弘扬有朝气、有追求、负责任、敢担当的“阳刚文化”。





建设“阳刚社会”人人有责,弘扬“阳刚文化”惠及人人。每个人多一些阳刚之气,社会多一些刚健之风,我们的未来必然更值得托付,人生也将因此更加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