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私募壳”兴衰录

【业界】“私募壳”兴衰录

几乎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着自己的灰色地带,私募行业同样如此。

 

伴随着近些年私募行业的“走俏”,作为私募行业灰色产业链条上的“私募壳”,因稀缺性,其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一度曾飙升至上百万。

 

不过,随着日前中基协《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四)》文件的日前发布,这一被私募圈看作是去年“二五公告”加强版的监管规定,再次剑指“私募壳”、严控买卖。

 

其中,明确了在备案完成第一只基金产品前,不进行法定代表人、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重大事项变更;不随意更换总经理、合规风控负责人等高级管理人员。

 

这无疑对“私募壳”的生存,提出了挑战。

 

“私募壳”的前世今生

 

私募行业,在国内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而真正开展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私募基金备案和自律管理工作,是从2014年2月开始的。

 

然而,由于早期宽松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和低门槛的准入,使得私募基金行业出现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情况。尤其是以私募基金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严重损害了行业发展和声誉。

 

后来,中基协的一连串规范措施,陆续注销了上万家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而真正开启“私募壳”买卖市场的,是从2015年末到2016年初的那段时间,小雅(化名)作为当时的一员,有幸见证了“私募壳”的发家史。

 

据她回忆,当时的私募备案登记有所收紧,北京等地的工商暂停了投资类企业的注册。很多看上私募这一市场的金主,迫切想要从中分一杯羹,但又苦于无从下手。于是,像小雅一样 “有眼光”的人,便开始了倒腾私募壳买卖的生意。

 

在小雅看来,“私募壳”分三类:

 

一类是已在协会登记且发过产品的,通常价格在100万以上,具体价格还要根据公司名字的好坏和产品的净值情况而定;

 

一类是已在协会登记但未发过产品的,这类根据新规不能变更,所以基本都已作废,但可以提供保壳服务,保壳的费用在15万左右;

 

还一类是只有工商注册、没备案的资管公司,价格要便宜得多,在10万以内,但价值并不大,她手上现在就有好几十个。

 

随着今年3月,中基协发布的《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三)》,“私募壳”价格再度看涨,部分壳资源的价格一度飙升至150万。

 

只不过,此次升温,却出现了有价无市的情况。小雅坦言:“与去年火爆生意相比,今年明显冷清了许多,咨询的多,出手的少。”

 

根据《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三)》的要求,同一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可兼营多种类型的私募基金管理业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同一家私募管理人,要么做证券,要么做股权,只能二选其一。

 

对于这样的规定,似乎某些机构早有“防范”。

 

深圳一位管理着百亿资产的私募人士表示:“我们在2014年就备案了几家私募公司,当时考虑万一牌照发放收紧,这些私募公司就会成为战略资源,回过头看,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最主要的是,我们会用不同的私募牌照参与不同项目,操作起来会比较方便些。”

作为私募行业灰色产业链条上的“私募壳”,还有不少用途是无法拿到阳光底下来说的。比如,此前一些大小非或者大户为了规避监管,会通过“代持”方式将筹码转移或者分散化,恰恰就是利用了这些壳作为马甲。

现如今,随着《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四)》的出台,“私募壳”的价值将会大打折扣。据了解,对于涉及实际控制人变更的公司审核,严格程度不亚于重新申请一个牌照,而且一旦被中基协认定为买卖壳的变更行为,会直接不予办理。

 

不过,目前看来,似乎并未过多影响到相关“生意”,各微信群还是能随处可见,倒卖“私募壳”的人。

 

 

【业界】“私募壳”兴衰录

不过,如果赶上行情不好,即便买到了“壳”,能否坚持到牛市,还要打个问号。

 

有人计算过,以管理规模1亿元的私募公司为例,如果按照2%的管理费计算,一年营收才200多万元。扣除其它费用,在没有业绩提成的情况下,很难赚钱。

 

毕竟这是个有钱人的游戏,如果没有金主的支持,想要熬下来,确实比较难。

 

“私募壳”的一条龙生意

 

“私募壳”的生意,虽不像高利贷行业的黑色、暴力,登不上大雅之堂,但确确实实很暴利。

 

80万的壳,转手就卖了120万,50%的利润。当然,并不是每个壳都能卖到好价格。

 

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在从事着“私募壳”的生意呢?金融中介机构。

 

他们一方面连通了“上游”—— 注册了投资公司、备案登记了私募公司的卖家,比如深圳某私募老张(化名)有一家做了三四年的公司,但业绩不好,产品濒临清盘,无心再做私募,就想把公司卖出去,开价100多万。

 

另一方面衔接了“下游”——因为当地工商注册受限,或备案登记有困难的买家,比如北京某投资人士小王(化名)想要跳槽做股权私募,最近四处打听北京有没有私募壳可以收,在他看来,去备案一个不如直接收一个来得轻松。

 

作为私募壳买卖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金融中介机构除了打通上下游,还构建了一条龙的服务,从审核私募壳资质、买卖过程到帮忙备案等等,服务一应俱全。

 

不过,这看似一条龙服务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小的风险。

 

上海某投资公司的赵总(化名)讲述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

 

他是今年年初,在某金融微信群认识了一家中介机构的小王(化名),因经常看到其在微信群转发关于转让备案成功的截图,而决定让其帮忙。

 

在顺利完成公司工商变更后,向协会递交专项法律意见书环节却一直未能通过。

 

后来才知道,由于壳转让涉及股东股权结构的全面变更,一直以来协会对此都是持不支持的态度,但中介机构并未事先讲明,只是承诺完成变更后才收全款。

如今定金已付,而且为了备案,前后花了近百万,请了团队,也租了场地,结果却卡在这个环节上,耽误了不少事。

 

担风险的不仅是受让人,中介机构同样会面临着风险。

 

所以,对于新接手的“壳”,他们往往会选择亲自去私募公司现场做尽职调查,包括工商、税务、不良资产等都要调查一遍,防止接手之后出现债务问题。

 

结语

 

“私募壳”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事物,其稀缺性自不必说,不过随着监管层陆续出台的政策,其生存环境将进一步被压缩。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个市场历来如此,估计很快就会有针对“私募壳”的最新玩法出现,届时,对监管层来说,才是真正的考验。

【业界】“私募壳”兴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