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话】高品质行为≠高品质心理

【镜头】打太极,学书法,隔三差五还跟一群“追赶年轻人脚步的”老姐妹去趟美容院,老严的退休生活在别人眼里可谓充实且有品质。可是这些看上去积极健康的社交活动并没有让老严的生活变得开朗美好——每次上课或“体验”回来,面对孩子们“感觉怎么样”的关心,老严总是轻描淡写地用“还行吧”“就那样”等回答敷衍。近来更是出乎意料地叫停了太极拳,还断然拒绝了老姐妹“一起去尝试spa”的提议。儿女们担心地问她怎么回事,她赌气般说自己“累了,就想待在家里看电视”而且“觉得跳广场舞更有意思,太极拳那个练功服穿着就不舒服。”儿女们面面相觑:老妈这是怎么了?

【知心话】高品质行为≠高品质心理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有品质的生活方式总是备受推崇。

什么叫有品质呢?

简单举例,当我们问起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时,十个人中有九个人会把读书、音乐、旅游……至少其中之一列为选项——毫无疑问,在任何人眼里,这些事情都代表着健康、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而拥有这样的生活方式似乎就意味着拥有有品质的生活。

在老严的故事中,显然,相比较其“呆在家里看电视”“跳广场舞”等新爱好,打太极、学书法甚至去美容院都更符合人们对“有品质的生活”的认知。所以听了老严的“新爱好”,儿女们面面相觑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如果拥有了符合社会价值判断的品质,那么我们就会认为这个人热爱生活,生活态度积极健康。但这个人的心理状态是否和他表现出的行为状态表里如一呢?他呈现在众人面前的喜好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喜爱,还是从众心理下的伪装呢?

要知道,外在行为上的健康和内心的健康有时是不相呼应的。

很多人通过社会价值对自己的爱好做筛选时,会自然而然选择更符合社会期望的答案,而否定自己本来的意愿。然后当人们为这种选择而努力时就会出现两种结果:

一种是发现这些选择的美妙,获得意外的认同,然后愈发努力实现行为和内心的呼应;

一种是发现这种行为上的努力跟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不相符,没有了动力,感觉身心俱疲。

显然,老严是第二种情况。出于对社会价值观的认可,退休之初,她尝试通过打太极、练书法、美容等方式充实退休生活。可是后来她逐渐发现,这样做并没有让自己真正的快乐。她更喜欢的是在家看电视或者出门跳广场舞。

这是一件好事情。

首先,心理健康有它不可忽略的独立性。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忽略来自内心的声音和感受。

什么是内心呢?

它是独立于大脑思考之外的,有着自身需求的感受。如果只靠大脑的思考得出理性的指令,我们得到的可能只是理智认为,道理推断出的品质,而不是心理健康的高品质。

其次,除却一些明显的违背道德和法律的爱好,爱好本身是不存在价值判断的。打太极不是高雅的健身方式,广场舞也不是低俗的爱好,如果一把年纪还因为这样荒诞的价值判断来违背内心的想法,未免显得太过虚荣和刻板。

最后,做任何事情都存在或长或短的倦怠期,“不勉强”是老年人安然度过倦怠期的良好态度。对于老严来说,或许此时正是练习太极拳、学书法、做美容等的倦怠期。如果勉强她继续坚持这些活动,只会激起她的逆反心理。而老严自己找到新爱好的做法其实是一种良性处理方式,儿女们的担忧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