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麦+手工 遵义15元钱一斤的土面在汗水中制成

遵义销售点的工作人员说,15元钱一斤的土面来自绥阳县郑场镇“鲁家土面”,12月3日一大早,网兜客驱车径直赶了过去。

经新蒲新区、过机场高速,再从新舟横穿,也挺近,半个多小时,便到了郑场。登门之前,网兜客先在镇上居民中进行了打探,感觉“鲁家土面”在当地的确很有声望。

一位居民说,和绥阳空心面一样,郑场土面也具有悠久历史。只因向朝廷进贡走了“上层路线”,空心面在外界才有了广泛的影响,而郑场土面一直与老百姓为伍,所以沦为“草根”。

土麦+手工 遵义15元钱一斤的土面在汗水中制成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小镇土面

在郑场,不止一家产面。当地人说,唯“鲁家土面”最为正宗,鲁家世代做面,且一直沿用传统做法,即土麦+手工,所以,其面条卖得有点贵,但那是技术和汗水的结晶,肯定不会太便宜。

一番外围打探之后,网兜客正式登门。道明来意,主人鲁兴国表示,很乐意接受来访,在遵义,15元钱一斤的面条,的确算是最贵的,贵在哪里,借此也给大家一个交待。

和小镇众多做面条的家庭一样,“鲁家土面”亦为作坊式,营业执照静静地卧于墙角。

网兜客登门时,几位工人已在忙碌,鲁兴国说,由于土面的需求在不断增大,所以每天一大早便开工,而且晚上经常加班。

土麦+手工 遵义15元钱一斤的土面在汗水中制成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这种熟悉的场景,你是否曾有记忆

在参观了整个加工流程后,给人以时空倒流的感觉,把网兜客拉回了童年和曾经生活的村庄。那时候,面房设在公社边上,做面工把机器打的麦面倒进一个大木盆,浇上水,即进入人工和面环节,最累也最关键的便是这个环节,几个人围着大木盆,各自的双手不停地把盆里的麦面揉搓,很长一阵后,才将和好的面倒于旧式机器的漏斗。印象中,那时候的面机是手摇式,机器转动,压出来的麦面就像一块布,将之裹成一大卷后架上机器,再置入“三刀”(细刀、中刀、宽刀)模具,随着机器运转,面条便从所选择的刀具里缓缓流出。

感叹几十年过去,还能看到这样的土法制面。稍有不同的是,手摇机变成了电动机。令人亲切的是,“鲁家土面”所使用的晾面竿也还是过去的棕树竿。那时年幼,也无物参照,现在有了思考,晾面竿何以是棕树竿也便成了问题。鲁兴国说,机器压榨出面条后,竿要接住,并均匀地挂在木架上晾晒,在这一过程中,竿对面条有大面积接触,而棕树竿无毒无味,不会对面条形成任何不良残留。

土麦+手工 遵义15元钱一斤的土面在汗水中制成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晒面的还是当年那个竿

多年谜团一朝破解,网兜客甚觉悦愉!鲁兴国还告之了一个制作土面的诀窍,即头一天磨的麦粉,第二天才能和面制作成面条,麦子经过机器打磨后,升温成了热粉,而热粉不能立即制面,如同汽车发动机的清洗,热发动机不能清洗,只能待其冷却后方可喷水“沐浴”。

在“鲁家土面”原料打磨间,网兜客看到,没错,确为那种熟悉的颗粒——麦子。而眼见冷却好的的麦面倒入大木盆,开始手工和面后,大冬天的,工人们一个个在搓面的运动中,气喘吁吁,又汗湿衣背。

人工和面

鲁兴国告诉网兜客,机器产茶没有人工所制的茶香,这是不争的事实,面条同理。而在和面时,会加入土碱,让面条变得更筋斗。那么,土碱又是怎样做成?当天,经过现场演示,网兜客发现,土碱系用辣椒杆、乔子杆、桐梓壳、糯米壳等为原料经过燃烧,沉淀熬制等六种工序制作而成。

在“鲁家土面”,一把破烂的木瓢引起了网兜客的注意。见过缝补的衣衫,没见过缝补的瓢。鲁兴国说,这把瓢已近30年历史,当时由大树根整体剜成,和面时很好用,以后坏了,宁愿缝补都不舍得丢弃,也担心和面使用铁铲伤手,并带来铁锈残留。

一把老瓢

鲁兴国说,传统做法自然跟不上机器流水线,也很耗人力,但慢工出细活,赶时间的东西,注定成不了精品,于食品来说,还可能有不安全的因素,比如原本需要喂养一年的猪,3个月便催肥。此猪和彼猪,看似相同,但肉质完全迥异。面亦如此。

庆幸这样一次实地探访,让网兜客绝望的心境变得柳暗花明。庆幸还有人如此坚守,让大家吃上放心、可能营养也不太一样的面食。时代可以变,但愿人心不变。

才发现,这世间,原本不能改变的事物,切忌易辙改弦,就让它随时光老去,又涅盘重生。

注:此稿是继《遵义土面好俏市, 竟卖到15元一斤》和《市场上5元一斤的“土面” 竟然有猫腻》两篇推文后的追踪。网兜客传媒还将对此进行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