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魂浇筑大国重器——南仁东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之二
报告人:FAST工程副经理彭勃
我和南仁东老师都是王绶琯老院士的学生,又因FAST成了22年的工作搭档。
9月16日,我正在机场转机,手机收到一串儿短信。同事告诉我,南老师走了。
我呆呆地站在机场的大厅,心里空荡荡的。我不敢相信,与我并肩奋斗了20多年的“老南”,我那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同甘共苦的好战友、亲密无间的好兄长,就这样离我而去。
老百姓喜欢把FAST比喻成一口大锅。如果这么讲,那它就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难造的那一口锅!我们算过,如果用这口大锅煮粥,全世界75亿人每人都能分到两碗。
FAST直径500米,足足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整个工程分成五大系统,每项工作都是千头万绪。
FAST各大系统都安排了总工程师。南老师作为首席科学家,本不必什么事都亲自把关。可实际上,我们设计的每一张图纸,他都详细地审核过,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指导意见。
他这样事必躬亲,是信不过我们吗?不是!是他肩上的责任太重了!对于“中国天眼”,我们盼了太久!如果设计不亲自过目、图纸不亲自审定,他心里就不踏实。南老师曾说:“如果FAST有一点瑕疵,我怎么对得起国家投资这么多钱?怎么对得起贵州政府的支持?又怎么对得起跟我们干了几十年的团队?”
南老师对工程精益求精。记得工程伊始,需要建一个水窖。施工方送来设计图纸,他迅速标出几处错误,打了回去。对方惊讶极了:这个搞天文的怎么还懂土建?
后来大家才知道,南老师是以“战术型老工人”自居的。不懂岩土工程的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20多年为FAST奔忙的日日夜夜,南老师始终保持着为国家打磨好一座大望远镜的初心。正是这份初心,也将他打磨成了名副其实的“天眼”巨匠。
熟悉南老师的人都知道,他有个性、有棱角,更有股不服输的劲儿。
2010年,FAST经历了一场近乎灾难性的风险,那就是索网的疲劳问题。
从远处看FAST像一口大锅。实际上,它是由4000多块镜片、精密拼接成的一个整体反射面。控制镜片的,就是兜在镜面下方的钢索网。为此,我们设计了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的索网结构。与一般索网不同,FAST的这个“大网兜”,不但需要承受1600吨的重量,还需要像弹簧一样来回伸缩,带动镜片灵活移动,精确地追踪天体。
这样一来,无论是抗拉强度,还是使用寿命,FAST所需要的钢索,都远远超出了国家工业标准。我们从不同厂家购买了十几种钢索,但没有一种能满足望远镜的需求;我们查遍了国内外相关论文资料,就算是最好的实验数据,也只能达到我们要求的百分之五十……
然而,台址开挖已经开始,设备基础建设迫在眉睫。如果钢索做不出来,整个工程就要全面搁浅!
那段时间,南老师的焦虑几乎上升到了顶点。他整晚睡不着觉,有时候脸都顾不上洗。每天都在念叨着钢索、钢索。
在辗转反侧中,南老师意识到,超越性的技术是等不来的,更是买不来的。他毅然决定:没有现成的,我们就自己搞!
一场艰苦卓绝的技术攻关开始了。南老师带着我们绞尽脑汁地设计方案,咨询了国内几乎所有相关领域的专家。他亲自上阵、日夜奋战,天天与技术人员沟通,想方设法在工艺、材料等方面寻找出路,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地泡在车间。
失败了,重来,又失败了,再重来……700多天难熬的日子,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一样,令人窒息。但只要南老师不说放弃,我们也一定能咬牙坚持!经历了近百次失败后,在南老师主导下,我们改进了钢索的制作工艺,成功通过了抗疲劳实验,终于研制出了满足FAST工程要求的钢索!
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钢索,让FAST有了坚固又灵活的“骨架”;这种自主创新的技术,成功应用到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中,让国家和人民受了益。
对于“中国天眼”,南老师爱得那么深沉,爱得那么专注,爱得那么痴迷。
为了与各系统专家无障碍对话,他时时刻刻都在学习,渐渐把自己练成了通才。他的眼里容不下“沙子”,每个技术细节,他都要做到百分之百的确定,任何瑕疵都不会放过。
为了给祖国留下仰望星空的“天眼”,古稀之年的他,还拼了命地往工地上跑;100多米高的支撑塔,他都要第一个爬上去,直到为大射电望远镜事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不得不这样逼自己。建设“中国天眼”是前无古人的浩大工程,绝非一帆风顺。22年,对南老师来说就是一段长征,期间的艰难曲折,风风雨雨,常人难以想象。
还记得在FAST概念酝酿期,我们提出了一种“主动变形反射面”的技术。能让不会动的望远镜动起来,让FAST更加灵活地观察宇宙。这无疑会极大增加整个工程的复杂程度。我把关于这项技术方案的四院士推荐信拿给南老师看,他说:“彭勃啊,你给我找了一个‘大麻烦’,把我逼得毫无退路了。”
后来,我才理解南老师那种矛盾又复杂的心情。当时,FAST已经设计了许多新技术,还要在8个鸟巢那么大的洼坑里,铺满这样精巧的镜片,每一片都要能动,难度之大,风险之高,可见一斑。为了把FAST建成世界最好的望远镜,南老师还是承担下了这个“大麻烦”,并使这个“大麻烦”成了FAST三大创新之一。
我常常在想,那时的南老师,一定经历了痛苦的心理挣扎和自我革命。我也常常感到愧疚,如果我们不这么“折腾”他,是不是师兄也不会走得这么早?
这个“大麻烦”,让南老师成了FAST团队里最勤奋的人,也是最累的那个人。一年多前的一次组会上,他嘶哑着嗓子说了一番话,便不得不提前离会了。那是南老师患癌症后,参加的最后一次组会。
那像是告别一样的场景令我至今难忘。每周一下午一点半的组会,我们坚持开了20多年。“周一下午见!”这是我们与南老师心照不宣的约定。而如今,天人永别,隔空相望!
22年前,南老师和我们一起惹的这个“大麻烦”,成了FAST工程的核心技术,也让FAST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地标;
22年来,他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一个国家的骄傲;
22年后,“中国天眼”已敏锐地捕捉到了9颗新的脉冲星,实现了中国望远镜“零”的突破。
我想,他的梦想已经实现,他的人生是充实的,他的事业是伟大的!
这段时间,我经常想起南老师。我给自己的微信起了一个昵称叫做TroubleMaker——惹麻烦的人。我想用这个名字纪念南老师,也激励自己,像南老师那样,踏过平庸,追求卓越,引领国际射电天文新时代。
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把FAST人的科学魂,浇筑在祖国广袤无垠的大地上!
(来源:中国科技网)
- 地理快讯|刘彦随研究员荣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科学奖!
- 【黑科技】科学家用软件模拟蠕虫大脑 然后控制机器人移动
- 【科学漫画】人的寿命取决于什么?
- 北京大学2017“网络新青年”候选人 |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曾亮
- 北京大学2017“网络新青年”候选人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
- 看《吴国盛科学博物馆图志》,带你来一场最美的科学之旅
- 受萤火虫启发 MIT科学家培育出发光植物
- 重磅丨央视又谈比特币,国际石油大国或将进入交易市场!
- 外立面设计不科学!业主气疯,直接“门窗封阳台”!
- 吃素营养不均衡?这样吃素才健康 科学饮食让你远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