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Weekly:航天科工研制全球最大防爆支架搬运车;无人驾驶量
中国航天科工成功研制
全球最大防爆支架搬运车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重工公司成功研制全球最大100吨液压防爆支架搬运车,改写了目前国内外液压防爆支架搬运车载重量80吨的历史。
100吨液压防爆支架搬运车应福根 摄
随着近年井下大采高工作面不断开发,目前国内外用于井下的80吨液压防爆支架搬运车,无法满足综采装备需求。2017年3月,重工公司成功中标中国神华集团8.8米智能超大采高综采100吨液压防爆支架搬运车项目,该项目被国家列入《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大工程。经过8个月的研发,重工公司研发团队先后攻克了静液压闭式驱动系统、多模式液压制动、车辆智能管理、人员防撞等难关,使产品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安全可靠、转向灵活、驾驶舒适等优点。
据重工公司研发团队透露,100吨液压防爆支架搬运车,是针对100吨液压支架搬家倒面而研发的一种新型特种车辆,是现代化井下采煤工艺必不可少的辅助运输设备。该车改变了传统液压支架搬运车型式,采用整体“U”型框架车架,具有载重大、结构紧凑、转弯半径小、操纵方便等特点。
辣评:这应该认为是军转民的一项成果,值得鼓励一下。不过我们还是想知道,下次能不能推出技术含量更高、能在更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产品?航天科工还是一个很有情怀的企业嘛。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17-12-04/doc-ifyphkhm0272518.shtml
2中国代表团参加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二届大会
2017年12月2至7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ICG)第十二届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
本届会议由日本内阁办公室与外交部主办,来自联合国外空司,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全球和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供应商,意大利、阿联酋等ICG成员国,AIN(阿拉伯导航学会)、APSCO(亚太空间合作组织)、CGSIC(民用GPS接口委员会)、FAI(国际航空协会)、FIG(国际测量师联合会)、IAG(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GS(国际GNSS服务)等ICG准成员和观察员,以及澳大利亚、巴基斯坦、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技术教育区域中心等特邀观察员,共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北斗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率团,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牵头组织,北斗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院士和工信部、交通部、国家航天局、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北京卫星导航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上海天文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斗星通、合众思壮等单位的中方代表和专家共40余人参加了大会。
中国代表团将参加本届大会的所有会议及相关议题讨论,包括系统、信号与服务(S组),GNSS性能、新服务与能力提升服务(B组),信息分发与能力建设(C组)、参考框架、授时与应用(D组)等各工作组会议,以及多次工作组联合会议、供应商论坛会议和全体会议,将重点围绕监测评估、中轨搜救、空间服务空域等重点议题开展协调。
辣评:最近北斗国际化接连取得重大进展,与GLONASS的联合运行监测,与GPS的兼容互操作,都让人们深受鼓舞。希望业界不要放过这样的好机会,让北斗成为世界人民广泛使用的基础设施。
新闻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AXit4tFxKHyDZOizXU07VA
3无人驾驶量产得靠128线廉价激光雷达中国将是最大市场专访Velodyne自动驾驶VP
激光雷达和微波传感器,也就是雷达(Radar)以及摄像头一起构成了自动驾驶感知周围环境的“眼睛”,目前绝大多数的自动驾驶企业都采用三者融合的多传感器解决方案,除了特斯拉。激光雷达虽然性能最佳,但是成本高昂,其价格的下降被认为是实现自动驾驶大规模量产,走向商用的一大前提条件。
世界上最大的老牌激光雷达生产商Velodyne近日发布了128线的激光雷达,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在激光束的数量上,新产品是以前的顶级型号的两倍。Velodyne激光雷达(64线)曾定价7万多美元,被认为是无人驾驶走向商用不得不解决的成本问题。近日,Velodyne 又发布了性能更佳的128线激光雷达,但是其自动驾驶负责人却表示,价格将会史无前例的低。此前,他们曾表示64线激光雷达可以从7万美元降到50美元。
Velodyne认为,它的新激光雷达的分辨率足够高,无需任何来自其他传感器的输入即可识别物体,这是一种称为传感器融合的策略。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摄像头,雷达和其他传感器将会被降级为备用产品。
2016年,从谷歌独立出来的Waymo宣布开始自己打造激光雷达产品,而自动驾驶的另外一个重要玩家——特斯拉,或许是处于成本的考虑,目前仍然没有采用激光雷达的计划。Velodyne的看法是,如果有人率先迈出一步,大规模采用激光雷达来收集数据,很快就会领先于其他自动驾驶汽车公司,而Velodyne能够以很低的价格,提供大量的产品。
而中国有很多大公司,拥有很大规模的车队,也有虽然自己不制造,但有大量汽车跑在路上的公司,“如果其中一家能够大胆决策,先马斯克一步,率先大规模使用激光雷达,我们能以很低的价格支持这样的决策”,Velodyne的自动驾驶副总裁(Automotive VP )John Eggert这样说。
辣评:很长时间里,无人车辆的激光雷达都要从日本、美国进口。军用型号也是如此。如今我们不搞闭关锁国了,但是如此关键的、决定型号成败的部件依赖西方国家,总让人心里不安。
新闻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O0t3lpVCkJLnSnuiX94_pw
4国务院:军民融合优先发展遥感卫星、
网络空间、海洋装备领域
12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中国军民融合产业正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度,并公布了太空、网络空间、海洋三大重点建设领域,同时指出应该扩大军工单位外部协作,以及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
《意见》中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进而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军民融合潜力巨大。
《意见》公布了三大重点建设领域,分别是太空领域,网络空间领域,海洋领域。
在太空领域中,以遥感卫星为突破口,制定国家卫星遥感数据政策,促进军民卫星资源和卫星数据共享。
在网络空间领域建设中,促进通信卫星等通信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大力发展网络安全、电磁频谱资源管理等技术、产品和装备。推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工程实施。
在支撑海洋领域建设中,大力发展水下探测、信息传输与安全等技术,提高海洋综合感知能力。推动深海空间站、核动力海上浮动平台和深海大洋监测装备建设,积极研发高等级专业破冰船、极地自破冰科学考察船、极地救助船、极地半潜运输船、极地资源勘探船及极地专用核心配套设备、材料等,支撑海洋领域重大工程。
《意见》从五大方面推动军工开放,其中提到两点,第一,扩大军工单位外部协作。将军工集团公司军品外部配套率、民口配套率纳入国防科技工业统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秘书长于川信曾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一直以来民参军的企业大多作为军工集团的配套厂商,在政策推进下,军队通过需求会引导军工集团面向企业开放,一些重大专项目前都在相应网络平台发布,且发布频率越来越高。
第二,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11月26日,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建军在成都“金融创新推动军民融合”论坛上称,2007-2016年中国军工集团融资规模超2700亿元。军工改制是资本市场未来机遇之一,密切关注军工集团内部进行资产重组的消息。
辣评:国务院把遥感卫星作为军民融合有限发展领域,说明国家对此很重视,是好事。但产业界应该感到惭愧,要是靠自己的能力可以发展好,何必要政府操心、扶持呢。早点甩掉拐棍才是王道。
新闻链接:
http://www.sohu.com/a/208421518_118622
5中国卫通有了新目标:
做卫星互联网的领导者
宽带卫星系统应用部是中国卫通最年轻的部门,成立只有一年多,用负责人的话说,“正处在创业阶段”。在国企内部进行创业,这并不多见,而且他们的创业货真价实。宽带部负责卫星互联网的运营、维护、开发、营销等工作,目前在国内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循,甚至连人才都很缺乏。记者观察到,在中国卫通招聘网页上,卫星宽带网络运营服务岗位招收9人,占到全集团2018年招聘人数的一半。大规模吸纳人才,显然也是创业期的特色之一。
不仅如此,中国卫通还成立了“天基信息网络创新论证中心”,加大对高轨卫星与低轨星座融合发展、“卫星互联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应急减灾以及普遍服务等课题的研究。
这一切,都源于转型升级的需求。卫星通信行业发展形势正在变化。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纷纷把卫星互联网视为重要发展战略,美国、英国等相继发布卫星通信网络建设计划。中国卫通是我国拥有民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且唯一能够自主控制的卫星运营企业,积极部署卫星互联网发展,刻不容缓。
最近,中国卫通的名字频频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在2017阿里云栖大会上,中国卫通设立了大面积展台,并打出“卫星互联网来了”的口号;9月份,中国卫通主办了第一届中国机上互联网高峰论坛,以“高通量卫星赋能‘航空+互联网’”为主题,联合各方探讨机载通信的发展……
卫星互联网的应用,并不局限于这些领域,发展空间巨大。中国卫通总经理李忠宝表示,要充分利用已搭建好的卫星地面运营网络,全面推广宽带卫星在各行业的应用,包括移动通信及固定通信业务,最大化地发挥现有网络优势,力争为客户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
对于卫星互联网的未来发展,中国卫通有着明确的规划:计划在 2019年发射中星18号,与中星16号一起实现国土覆盖;在2023年前发射国土东部节点和国土西部节点宽带卫星,实现国土、海洋的覆盖增强和“一带一路”的基本覆盖能力,在轨高通量卫星系统容量不小于300Gbps;后续根据市场需求和轨位情况,再增加4颗高轨宽带卫星,并结合低轨宽带星座实现卫星宽带网络全球布局。
剩下的就是期待,中国卫通发挥在卫星通信产业链中的龙头作用,开创我国卫星通信事业新的篇章。
辣评:我们诚心诚意地希望这个目标是真实的,卫通是在全力以赴的,是打算为此去打硬仗、啃硬骨头的。那将是商业航天的业界之福,也是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福音。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会不遗余力。
新闻链接:
http://www.c114.com.cn/satellite/2515/a1035820.html
点评 | 刀子
编辑整理 | 朝晖
本文系《卫星与网络》编辑及独家点评,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卫星与网络》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负责人:农燕
主笔记者:贺鹏梓、李刚、空天松鼠、黑法丝
编辑:杨艳、朝晖、林紫、娜娜
设计:郑慧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媒体合作等事宜,请加微信号:nongyan258766
【 猜你想读】
▼
与其或轻视或限制或打压,不如开放与扶植 ——浅谈民营企业的未来及对产业格局的最终影响
请输入标题 abcde
推/荐/阅/读
▼
社论:
苏联N-1F火箭历史事件的背后……
非洲:中国商业航天的勃兴之地
请为中国航天献出耐心和坚守
创新是一种态度 ——国外国防航天领域的成功创新案例与机制探讨
刘雨菲:我为什么给“商业航天”泼冷水
一个可能比马斯克更厉害的家伙:OneWeb和它的老板格里格·维勒
中国的商业航天创业者与马斯克的不同
小卫星大跃进局面高烧不退 冲动背后深层原因剖析!
中国的商业航天怎么玩?软银+“一网”模式分析
混改,为商业航天和航天商业化打开的一扇窗
重磅!70亿的商业用户,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存在或可行?
伟大事业面前,唯年轻与狂热不可错过!
为航天设立远大目标!
产业观察:航天云网 荆棘路
浅谈军品、民品市场打法的异同
融入人民生活,推动文明进步
——谈“航天+”的理念与实践设想:
航天技术民用的新发展、新机遇
新的社会形态将如何发生?
浅结合、深结合与融合
新常态下的“航天+”
鼓励创新,也包容失败
中国航天产业突围正逢时
商业航天与航天商业化:
商业航天倒逼航天商业化
浅谈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概念
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忧心
中国航天商业化与商业航天的前景
大航天时代: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上)
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下)
跳出航天:
跳出航天来思考和谋略商业航天(上)
跳出航天来思考和谋略商业航天(下)
北斗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
独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北斗的未来在世界
航天技术民用及二次开发:
民用航天:航天梦想与现实的交汇
航天技术民用转化机制的两个范本:基于NASA和ESA的分析
构建中国航天技术转让机制的思考
航天技术改变人类生活:从肌肤保养到太空育种
分享最前瞻性话题,
传递最正能量声音。
卫星应用领域第一刊
卫星与网络
联系我们
内容、营销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nongyan258766
投稿邮箱:
Emil:tougao@yinhexi.la
杂志订阅请联系:
Emil:dingyue@yinhexi.la
卫星与网络satnetdy
关注微信号,每天收看我们的消息
卫星与网络为您推送精品阅读
- 宇宙人12.12 | 北斗星通转让航天视通54%股权;振芯科技全资子公
- 招聘信息 | 湖北三江航天险峰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 这奇葩美食我们经常吃,被美国宇航局列入了航天菜单,带入了太空
- 探秘苏联航天飞机项目废墟
- 张旭豪:外卖科技发展应向航天看齐,终极目标是无人配送
- 精品图解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及其下属上市公司概述
- Bi-weekly | Google Android :无权限仍能跟踪用户位置数据;西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旗下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助力高分山东数据
- 航天专家制作“彗星”:证明太空科技保卫地球
- 芯片概念股热度不减,航天系带动军工板块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