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成都这么干!

对于城市竞争力来说,人才、科技、教育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而文化和生态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中国社科院与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中,生活环境被作为影响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报告还指出,城市生活环境优势为新兴经济体城市提升全球经济竞争力创造基础。在诸多因素中,唯有环境的竞争力是不可改变的,而且具有不可再生性。

01

生态价值

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

成都市近年来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由2012年的全球综合竞争力位列83位提升至2016年的62位,强劲的经济增长力和良好的自然资源是成都吸引力强劲增长的主要原因。早在2012年,在环境指标方面,成都已位列世界第8。

图:全球城市竞争力排名

以生态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成都这么干!

参考:2012年英国《经济学家》智库与花旗集团共同发布全球最具竞争力城市的最新调查报告,选取全球120个主要城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成都稳步发展的有力保障,如果把房地产市场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面镜子,我们会发现,不管是经历全球危机、自然灾害,还是全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或萧条,成都楼市均保持着稳中向上的发展态势。这次,我们不妨从生态建设的角度入手,看看成都在建设城市竞争力基石方面都做了些什么。

02

以成都平原为基底

布局城市“两环两网两山六片”生态大格局

图:成都生态大格局

以生态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成都这么干!

早在21世纪初的城市规划中,成都市便建立了以整个成都平原为基底构建城市生态大格局的概念,以东边的龙泉山脉、西边的龙门山脉为两大生态屏障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通过楔形绿地将生态保护区域与城市建设区域进行划分,并使生态建设区域深入城市内部。以现今的第二绕城生态区、第一绕城环城生态区构建两个环状生态廊道,将独立的生态绿楔、江岷江水系网、沱江水系网进行有机串联,形成立体的城市生态体系。

生态大格局的确立,避免了城市的无序扩张,也使得整个成都平原的生态基底能够融入城市之中,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形成立体、有机的结合。

03

以环城生态区保证生态廊道及生态绿楔

深入城市核心区域

图:成都环城生态带

以生态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成都这么干!

早在21世纪初,成都的环城生态区所在之处还属于典型的农村地区,由农田与村镇构成。2003年《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发布,将环绕中心城区外围划定出198平方公里的郊区农村,作为非城市建设用地进行控制,旨在限定城市开发边界,时称“198地区”。2009年“198地区”被划定为成都的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之一,并正式确立了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2012年“198地区”正式更名为“环城生态区”,在生态用地内规划了以“6湖8湿地”为核心的生态湖泊水系。

环城生态区的建设,将生态系统有机的嵌入了城市核心区域系统建设之中,将独立破碎的城市生态斑块进行有机串联,城市内部自然系统进行了连接,从而满足了城市内部野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需求,也放大了自然气候环境、水环境对于城市环境的影响,从而真正实现“生态田园城市”。

04

生态建设

给成都带来了哪些实质性的好处?

引风入城,调节城市气候,缓解雾霾

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成都地区城市带平均温度较非城市区域升高约1.6℃,近年来随着中心城区扩大,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的进一步增加,成都地区高温日数也呈显著增加趋势,城市热岛效应日渐显著。

图:成都市热岛效应

以生态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成都这么干!

通过生态绿楔、生态廊道的建设,使得自然界相对较冷的气流能够深入城市内部,从而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清新空气的注入也使得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提高,有效缓解雾霾,形成城市“新风系统”。

图:成都城市通风廊道示意

以生态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成都这么干!

“城市绿肺”锁水保土,缓和极端自然物理条件,防治污染净化城市

生态廊道系统所构成的绿色屏障,可以缓冲、隔离或者减缓自然灾害对城市环境的影响。6湖8湿地则可以蓄滞上游洪水,减轻中心城区及其下游的防洪压力,提升城市和区域防洪排涝的抗风险能力。河网、绿地构成的生态系统,能够有效的起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防治城市污染的作用。深入城市的生态绿地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并对城市粉尘进行有效截留,从而净化城市空气。

有效控制城市“天际线”,避免城市建设过高过密,提升城市整体舒适度

图:城市“天际线”控制示意

以生态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成都这么干!

 

图:成都中心城区建筑尺度控制示意

以生态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成都这么干!

生态廊道建设给周边的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最新通过的《成都市“中优”规划优化方案》中明确规定“临主要滨河地区、历史文化片区、主要临山地区、主要公园、环城生态区地块内50米以内建筑高度应不超过24米,50米以外的高层建筑之间的高差比不宜小于25%,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间形态。”通过控制城市“天际线”,避免城市建设过高过密,从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提供城市休憩空间,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图:生态休憩空间

以生态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成都这么干!

图: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结构图

以生态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成都这么干!

成都中心城区形成“四圈七片、九廊七河、多园棋布”的绿地系统,将市域范围内55%以上的空间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加以刚性的保护。在中心城区构建“十五分钟公园圈”,在卫星城及区域中心城构建“十分钟公园圈”,加快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建设,实现居民生活“五百米见绿”。生态区的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大量的生态休憩空间,提升了居民生活居住品质。

05

“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

未来成都将依托生态建设下一盘更大的棋

图:成都市域空间结构规划调整

以生态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成都这么干!

2017年12月11日,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送审稿)》,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重大修编。城市格局从“两山夹一城”转变为“一山连两翼”。城市发展模式由原来的单中心集聚、圈层式蔓延的发展模式变为中心城区和东部新城隔山相望的网络化、多中心、生态型的城市发展格局。

龙泉山脉从传统认知的“城市生态屏障”上升为“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城市中央绿心,承载生态保育、休闲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展示、高端服务以及对外交往功能,形成两翼共享的世界级品质城市绿心和国际化城市会客厅,带动城市品质提升。

龙泉山脉的“中心化”充分体现了成都市对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依托生态建设改变城市格局,成都这盘大棋值得期待。

更多内容请查看

房天下产业网

http://fdc.fang.com/ 

或关注 

中国指数研究院官微

以生态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成都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