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 教育不是说给孩子听, 而是做给孩子看
_media_content " id="js_content">
来源:解放日报
演讲:李镇西,整理《解放日报》记者:徐蓓
希望我的每个学生,他们将来每一步脚印都很清晰;每个人都很充实,而不是碌碌无为,虚度光阴;每份工作都很敬业,每笔收入都很干净;每天清晨醒来都很憧憬,乐观豪迈,每天晚上睡得很香;他的亲人、朋友、同事和他遇到的所有人,会因为他的存在感到幸福,而他自己也因此而获得幸福。
——李镇西
日前,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2017中国教育明德论坛上,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作了题为《追求教育的真境界》的演讲,讲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
想要学生有的素养,老师先得有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教育为谁?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明确,当然是为了孩子。但有的时候,我们不知不觉就偏离了这个初衷。
在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名人塑像。但是我想问,校园里的塑像是给谁看的?是给孩子看的吗?显然,有些塑像是给成人看的,而不是从儿童视角出发的。
在我们学校陶行知塑像的周围,曾经立过很多牌子,上面写了一些教育名言。后来我发现,这些诸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名言,孩子根本听不懂。后来我把它们换成陶行知先生的儿歌,这个孩子们都懂;换成苏霍姆林斯基的童话,这个孩子们都很喜欢。
这些细节,正是体现了我们教育的目的——为了孩子。
教育是一件踏踏实实的事,上好每一堂课,带好每一个班,爱每一个孩子,就这么简单。
教育最大的常识是什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者本人怎么样,将决定孩子有怎样的品质。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那么教师有没有创新能力呢?要培养孩子们的核心素养,那么教育者有没有这些素养呢?
10年前我做校长时,第一次在升旗仪式上看到学生们站得那么端正,非常感动。可是回头再看看老师的队列,有的老师在后面聊天。第二天我给老师们开会,非常严肃地说:为什么会这样?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叩问自己的良知:你真的把孩子放在心上了吗?如果你把孩子放在心上,就不会这样,因为孩子们正看着你呢!教育不是说给孩子听,而是做给孩子看。
我对教育有一个非常朴素简单的定义:你想要学生有的素养,你先得有,这就是教育。我跟老师们讲,如果以你对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你就是个好老师。
从第二周开始,我提议所有老师单独列队,就站在操场中间。每次体育老师先整老师的队列,再整学生的队列,并大声说:“请全校同学以老师方队为准,向老师们看齐!”向老师们看齐,这就是教育的精髓。
我举这个例子想说明,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真境界。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有3000多名学生,距市中心十几公里远,在三环以外,88%以上的学生是当地失地农民的孩子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
我经常给孩子们拍照,然后挂在学校醒目的地方。有一次我去看体育课,孩子们正在跑步,我马上冲到他们前面拍了好几张。后来我选了一张特别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放大挂在墙上,并且配了几句话:
“像风一样迅猛,像火一样热烈,像鹿一样敏捷,像鹰一样飞翔。青春的翅膀,拍打着天空;成长的足音,震撼着大地。告诉未来我能行,告诉世界我来了,向着太阳,激情出发!”我要让每个来到我们学校的老师,都被孩子们生机勃勃的气息感染。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过这样一段话:“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是一所不刻意追求特色也不着力打造品牌的学校,因为比学校特色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快乐与成长,比学校品牌更珍贵的是教师的尊严与幸福。”
有位老师叫唐燕,十年前我做校长,她还是一个小姑娘,刚刚当上班主任。有一天她到我办公室来说,她不想做班主任了,因为班上有个孩子管不住,这孩子总是迟到旷课、语言粗俗,动不动跟老师顶撞……一想到那孩子她课都不想上了。我说,恭喜你,你有了一个科研对象,每个学生对老师来说都是科研对象,就像名医见到没见过的病例,可以通过研究丰富经验,提高水平。
一年以后,唐燕在生孩子休产假前,给了我一本近20000字的有关这个孩子的跟踪记录,其中有思考、有剖析、有研究,还有故事、有情节,记录了那个孩子跌宕起伏的变化过程。后来我鼓励全校老师向唐燕学习,拿起笔写下自己的教育故事,最后这些故事被集结出版。唐燕休完产假回到学校,我们本来不安排她当班主任了。但期末时她找到我说:“您还是安排我当班主任吧!不当班主任,我心里空落落的。”于是她又当上了班主任。
过了几年,唐燕当上了校办公室主任,还参加了“未来教育家研修班”。但是有一天唐燕找到我说,想辞去办公室主任,退出“未来教育家研修班”:“我对当校长搞管理一点兴趣都没有,我只想做班主任。”所以直到今天,她还是一个普通的班主任,她认为这样更幸福。
我发现很多老师平时在生活中普普通通,但一上讲台,就激情飞扬,魅力无限。我常常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抓拍照片,拍完后,还将这些照片展示出来,让老师们感受到职业尊严和自豪。我们不只贴特级教师或学科带头人的照片,而是每个老师的机会均等。我要让老师们意识到,幸福比优秀更重要,因为优秀与否是别人的评价,幸福与否则是自己的感觉。幸福是属于千千万万普通老师的。
我们学校的蒋长玲老师在演讲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并不领先,但我在行进;我并不优秀,但我很幸福。”如果每个老师都具备这样的情怀搞教育,那才是真教育。
老师应该发自内心为孩子着想,常常换位思考,把自己变成儿童,这就是教育的真境界。
我们学校开放式书吧的柱子上,记载着一位老师的故事。这位老师叫邹显惠,有一年教师节,中午在饭堂吃饭,我听到她很激动地对旁边的老师说:“我的学生太好了!”那个学期她刚刚接了一个很糟糕的班——以前的老师没有经验,带得很糟糕,于是学校安排邹老师中途接了这个班。
我问她:“你的学生怎么好了?”她说,她班上几个调皮学生一早起来到农贸市场买了几条鱼,熬成了鱼汤,小心翼翼端到学校送给她,作为教师节礼物。我问她:“你喝了没有?”她说:“没有,我等中午热了端到教室里去让每个孩子喝一口!”于是,我便去拍了几张邹老师正在给学生喂鱼汤的照片。
我们校园里有一个雕塑,怎么来的呢?美术老师杨明有一次带着学生参加陶艺大赛。比赛规则是现场抽签决定创作主题,结果他抽到的是“文明的进步”。杨老师以“书的发展”来表现“文明的进步”这个主题,背景是一个竹简,四周是活字印刷的字钉,前面键盘代表电子读物。这个作品获得了特等奖。回到学校,我把他的雕塑作品放大,作为一个景观永久矗立在校园里。
什么叫文化?就是一个学校得有一些可以流传下去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越多,学校就越有文化。
新校门修好了,谁来写校名呢?老师们说让我写,或请名人写,我说让孩子们写吧。最后选中的是初一年级程文迪同学写的字,被镌刻在校门上。我当时把这个小姑娘叫到校门口合影,我说:“程文迪同学,等你80岁的时候,一定要牵着小孙子到学校来,告诉他这是奶奶当年写下的字。”我们附属小学的校名也是孩子写的。孩子一辈子都会记住这件事,这是一种特殊的纪念。
我们学校十年校庆的时候,我让老师和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工作中的物件。其中,有写得密密麻麻的备课本、教材,有孩子们的作业本、奖状,也有学生送给老师的手工书签等等。我们在校园的花园里挖了一个坑,将这些东西埋在地下,说好等百年校庆时再启封挖出来。遥想百年校庆,90年后的师生会怎样感慨万千?怎样怦然心动?怎样浮想联翩乃至热泪盈眶?
再过90年,不管这个世界有怎样的变化,但是我们的校训——“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依然会温暖我们的校园,并照亮每个人的心房。
今年,我应邀给四川师范大学3000多名新生做演讲,我问在座有没有武侯实验中学毕业的学生,有两个女孩举了手。晚上聊QQ时,其中一个女孩对我说,他们班某某考上了北大。我知道她想让我高兴,但我听出她有点自卑,我说:“你也是我最骄傲的学生!”考上北大是不是评判一个学生唯一的标准?不是,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尊严,才是最重要的。
我有一次在演讲中说,我希望我的每个学生,他们将来每一步脚印都很清晰;
每个人都很充实,而不是碌碌无为,虚度光阴;每份工作都很敬业,每笔收入都很干净;
每天清晨醒来都很憧憬,乐观豪迈,每天晚上睡得很香;
他的亲人、朋友、同事和他遇到的所有人,会因为他的存在感到幸福,而他自己也因此而获得幸福。
这就是我对学生的期待。
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者有一句忠告:
“请记住,不是你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这就是我理解的教育真境界。
最后,我想说,教育的真境界有三个关键词:“良知”“朴素”“常识”,我们要坚守教育的良知,保持教育的朴素,遵循教育的常识。
很多人对我说:你说这些没用的,大环境就这样,你能改变别人吗?我说,在这个时代,我们管不了别人,我们把自己做好就是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这个世界,但是我能做多少算多少,能做一点算一点。
- 小学生求警察将妈妈带走 称妈妈教育手段就是打
- 医生:“三多一少”不是判断标准,出现2个信号抓紧做抽血检查!
- 【消防】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出租房安全自查刻不容缓!
- 六安一男子将人撞死逃逸后,竟让女儿...
- 中国教育部承认的意大利正规高等院校全录,看看有没有你选的学校
- 国务资政发声反对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
- 明天“国考”笔试,这些傻事千万不要做!
- 最近那些价格跌太猛的房子是不是都有硬伤?| 购房问答NO.510
- 教育部:2018高考考试大纲正式发布!(理综)
- 论学前教育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