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国本也”,宋代对东宫太子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太子 , 是中国封建王朝对于君主继承人的尊称 , 因为一般其居所在皇帝居所之东 , 以彰显其重要的地位 , 所以也被称之为东宫太子 。
太子继承制 , 是保证封建王权有序传承 , 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保障 , 所以《唐大诏令集》中说:“建立储嗣, 崇严国本 。”
封建王朝对于立储国本的事情 , 自古以来都非常重视 , 到了唐朝 , 随着中华文明引来又一个高峰 , 与之相配套的东宫制度也趋于完善 。但任何制度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变化的 , 东宫太子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 。

[]“太子,国本也”,宋代对东宫太子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东宫位置示意图
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 , 上承盛唐 , 下启明清 , 其太子制度的发展 , 即是对唐代东宫制度的继承 , 也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 为后世所师 。一、宋代东宫制度 , 是由唐朝完善的东宫制度继承发展而来 , 继承了其中优点
宋代之前 ,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高峰 , 不论是在文化建设上 , 还是在制度改革方面 , 都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 。单以东宫制度为例 , 唐朝在继承前代东宫制度的前提下 , 形成并完善了太子属官制度 , 包括所谓太子三保 , 三少 , 十率等机构和人员的设置 , 都为皇权的继承做好了准备 。
总体来说 , 唐代东宫制度的核心 , 用三个字可以代替 , 即所谓“小朝廷” 。也就是说 , 作为君主的储貮 , 太子之下有一套完整的 , 相对独立于朝廷之外的班子 , 方便太子尽早熟悉朝廷机构 , 观摩政事 。
从继承人身份的角度 , 唐代东宫制度延续了中国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 , 以期保证皇帝位置的有序传承 。
宋代对于唐代东宫制度的继承 , 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 其一自然是嫡长子继承制 , 其二则是对太子的提前教育问题 。

[]“太子,国本也”,宋代对东宫太子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嫡长子继承制开始于西周
嫡长子继承制不用多说 , 是封建时代符合道德礼教 , 保证君主大位能够和平继承的重要保障 , 虽然历史上不乏废嫡立幼 , 甚至以弟篡兄等现象的存在 , 但从历史的纵轴上来看 , 这种继承制度保证了大多数的时候皇位能够和平的继承 。
在对于太子的教育问题上 , 宋代继承唐朝提前教育的方针 , 皇帝毕竟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 有着非常繁琐的礼制流程 , 要处理国内国外的所有大事 , 如果不能提前熟悉学习 , 太子继承皇位之后 , 难免出现像“何不食肉糜”之类的笑话 。二、宋代东宫制度 , 在继承唐代的同时 , 也认识到其隐患 , 对此作出真对应的改革和发展
这对于保障政权稳定运行 , 是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的 。当然 , 唐代的东宫制度下 , 太子力量过强 , 对皇权形成威胁 , 同时早立太子让其成为其他皇子争位的靶子 , 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 唐代关于皇位继承的种种血案 , 包括著名的宣武门之变 , 都显示出唐代东宫制度的隐患 。
在此基础之上 , 宋代继承唐朝东宫制度的同时 , 吸取唐朝教训经验 , 对唐代东宫制度作出了发展与改革 。
首先 , 从立太子的时间上来看 , 唐代为了让太子能够尽早熟悉政务 , 早立国本 , 以安天下之心 。但是这样以来难免让太子成为其他想要争位的皇子们共同的目标 , 树敌太多 , 不利于太子继承皇位的稳定 。

[]“太子,国本也”,宋代对东宫太子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代名臣包拯
宋代在此基础之上 , 在立太子的时间长 , 采取了“重实轻名”的政策 。即将嫡长子或者拥有最佳皇位继承权的皇子 , 当成太子来培养 , 但并不着急给其太子的名分 , 保障太子不会成为众矢之的的同时 , 也能尽早的学习观政 。分页标题
《宋史》宋太宗年间 , 曾下令让皇子任开封府尹 , 其实就是将他当成太子来培养 , 但并不着急立太子名分 。“以皇子襄王宗实行开封府尹 , 改封 寿王 。十月 , 寿王出合尹京 。”
这样一来 , 尽管嫡长子制度依然存在 , 但其他皇子貌似也有了机会 , 不会将所有的目标都对准太子 , 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太子能够健康安全的长大 。历数宋代太子继承皇位的往事 , 往往要一直等到皇帝即将过世的时候 , 才真正确立太子名位 , 而此时其他皇子已经没有了扳倒太子的时间准备 。
另一方面 , 唐代东宫制度下 , 太子自由一套相对独立于朝廷之外的行政体系 , 甚至还有一支规模不小的专属部队 , 也就是所谓的小朝廷 。这样一来 , 太子固然能够很早就进入君主的角色 , 同时太子也有自己的属官和机构来保障安全 , 但是相对应的 , 太子实力的增强 , 促使皇帝和太子之间的矛盾加剧 。
事实上 , 唐代太子等不及自然继承 , 想要谋权篡位的 , 不在少数 。在此基础之上 , 宋代东宫制度在太子属官和机构的方面 , 又采取了“重名虚实”的策略 。

[]“太子,国本也”,宋代对东宫太子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代皇宫
即保留太子三保 , 三少 , 以及瞻事府等机构设置 , 但不给于其实际的权利 , 只当成是一种名誉上对朝臣的嘉奖和地位的象征 。这样一来 , 太子的实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 尽可能的避免了以子篡父等行为的发生 。
宋代东宫制度在唐朝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 , 继承的同时也有自己的改革 , 这些改革多是针对唐朝制度的弊端 ,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 , 宋代东宫制度在保障皇权有序继承的同时 , 也埋下了一系列新的隐患 。三、宋代东宫制度受到重文轻武的思想影响 , 促使后代君主贤明不过守成之君 , 失去进取之心 , 同时也对明清两代的东宫制度产生影响
宋代重视文臣 , 以文制武 , 避免了唐朝以后军镇割据 , 武人乱政的局面 。但也造成了军事上的疲弱 , 以及国家对文人的过分依赖 。
反应到东宫制度上 , 就是在对太子的教育问题上 , 也充分重视文臣的意见 , 而轻视武人的意见 。如此造成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 , 就是宋代皇帝一般艺术造诣都比较高 , 但难免失之文弱 。
宋史记载 , 当时皇子所要读的书中 , 一大部分都是儒家学问 , 根本就是将其当成儒生来培养 。“自后又取工部郎中冯宗元直龙图阁 , 亦令讲书 。凡说《论语》、《孝 经》、《礼记》、《尚书》、《春秋》、《老子道德经》 。”
以儒家为主体的士大夫群体 , 教育出来一个个痴迷于文艺的艺术天才 , 或者是个性阴柔的阴谋家 , 然而对于国家眼中的外部压力 , 内部问题 , 都没有坚定的信心去改革 , 没有强大的魄力去面对 , 使得太祖太宗以后的历代皇帝 , 最好的也只能是守成之君 , 进取不足 。

[]“太子,国本也”,宋代对东宫太子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仁宗
用直白一点的话说 , 就是血性不足 。如此才发生了中国封建历史上最耻辱的记载 , 作为一国皇帝 , 不但被金人俘获两位皇帝 , 甚至连皇后公主 , 一干贵族女子 , 也都受到侮辱 , 很多王室贵女为了竟被侮辱致死 , 也就是岳飞笔下的“靖康之耻” 。
在如此惨痛的历史背景后 , 南渡的宋朝政府竟然依然沉浸于江南烟雨 , 所谓“暖风熏得游人醉 , 只把杭州当汴州 。”令后人所不齿 。
除此之外 , 宋代为了避免发生唐代早立太子 , 引得诸子相斗的局面 , 施行在皇帝将死之时才立太子的政策 , 固然将明面上的矛盾缓解了下来 , 但促成皇子之间从小就互相竞争 , 这种现象在宋代因为有大量操守正直的大臣 , 还没那么大的危害 。分页标题
但其后被明清两代继承以后 , 诸皇子之间的暗斗越来越烈 , 直到清代时形成所谓“九龙夺嫡”的戏码 , 将皇室亲情彻底断送 。
皇家本来也没什么亲情 , 断送也就断送了 。但是如此选出来的皇帝 , 无一不是心思深沉 , 狠辣无情之辈 , 固然可能在治理国家上面比较擅长 , 但失去了人性之中柔软的部分 , 促使皇帝变成真正的孤家寡人 。

[]“太子,国本也”,宋代对东宫太子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太子,国本也”,宋代对东宫太子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宋代皇后
从小就被教育跟兄弟竞争 , 必要时可以下杀手的皇帝 , 他能对大臣或者其他臣民有什么宽容之心 , 皇家与臣子之间的关系 , 由此演变为最根本的利益关系 。这也是后来明清两代皇帝和大臣离心离德的根本 。
宋代包括以前 , 固然在权利的支配下 , 皇家就比较冷血 , 但至少还有君臣相知 , 互相信任的主人瓮精神 , 但是宋代以后 , 天下变成皇帝的私产 , 臣子们抱着打工的心态 , 顺则锦上添花 , 逆则劳燕分飞 。
这一切 , 归根结底 , 都跟受到宋代东宫制度影响 , 皇子从小为权力而斗争 , 从而泯灭童心有着直接关系 。童年是一个人价值观成型的最重要时期 , 这个时候受到的教育 , 毫不夸张的说 , 是会影响到人一生的 。
后代皇帝从小就在水深火热的环境之中长大 , 他心里只有对错 , 而无善恶 。就算贤明也是统治的机器 , 而失去了人性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代乾隆皇帝 , 兴文字狱残害无辜 , 一切只为政权稳定服务 , 没有同情心到了极点 。固然开辟了康乾盛世 , 但想到在这样的世道里生存 , 总让人不寒而栗 。四、结语
东宫太子制度 , 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体系下重要的一环 ,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 , 在唐宋之际逐渐定型 。宋代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 , 一方面继承唐代东宫制度中的优势 , 另一方面又经历避免其中隐患 。
但所谓矫枉过正 , 受限于时代和环境的影响 , 当时的人们不可能看到后世东宫制度的发展和异化 , 只能是在已有的经验之上 , 尽量避免危险 , 改善制度 , 从而建立稳定的皇权传承体系 。
其对于唐代东宫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 对于宋代本身的皇位传承来说 , 是有利有弊的 。使皇位能够较平稳的传承 , 同时也让皇帝失去了进取之心 , 限制了后代皇帝的成就 。
同时 , 宋代东宫制度还对其后明清两代的东宫太子制度做了基石 , 留下而来隐患 。当然这不能怪宋代人 , 他们自己也是在继承并发展的基础之上才建立起的东宫制度 , 后世王朝只继承不发展 , 这是后代的问题 。
参考文献:
《宋史》
《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