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笠:会变色的斗笠——通过几首古诗学习如何塑造人物
_本文原题:会变色的斗笠——通过几首古诗学习如何塑造人物
本文插图
【斗笠:会变色的斗笠——通过几首古诗学习如何塑造人物】
在文章中如何塑造人物?这个问题如果是一个简答题 , 其实不难回答 。
塑造一个人物 , 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方法 , 也可以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 其中 , 直接描写 , 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神态(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 , 间接描写可以有诸如环境的渲染 , 其他人物的旁衬或反衬等等 。
但是 , 只是知道了这些抽象的方法 , 并不意味着就真正掌握了塑造人物的本领 。 如果想要把塑造人物落实在写作中 , 还是要扎扎实实地读一篇又一篇文章 , 通过具体文章去学习 , 去体会 , 然后落实在写作的实战训练中 , 才能慢慢掌握相应的塑造人物的方式和方法 。
中国古典诗歌 , 大多偏重于写景抒情 , 并不偏重于塑造人物 ,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通过古典诗歌就无法学习到塑造人物的方法 。 实际上 , 有些古典诗歌 , 只用寥寥数笔就塑造出来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来 , 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揣摩 。
今天就拣选出我们耳熟能详的几首古诗来说说这个问题 。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 ,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 。“千山”“万径”极言空间之广大 , 在这样辽阔的空间之中 , 没有飞鸟 , 因为“鸟飞绝” , 也没有人迹 , 因为“人踪灭” 。 仅仅十个字就渲染出一个空寂寥落的大场景 。
“孤舟”“独钓” , 有“舟” , 有“钓” , 这一点都不稀奇 , 关键是“孤舟”之“孤” , 是“独钓”之“独” , 这一“孤”一“独”在“鸟飞绝 , 人踪灭”的空寂寥落的大背景之下 , 被凸显出来 , 把各种分散注意力的因素都完全摒除掉了 。
不但有空寂寥落的大背景 , 而且在这个大背景之下还有关于温度关于天气的描述 , 是寒江 , 是寒雪 。 其实不只是最末一句才有雪 , 前两句也是写雪 , 但却不露雪字 。
寒冷很容易让人退缩 , 退缩到温暖的地方去 , 但这孤独的渔翁 , 却遗世而独立 , 偏偏要在这寒江 , 这寒雪的环境中垂钓 。 这实际上是个远景 , 而且因为披蓑戴笠 , 人物的面目也并不清晰 。 孤舟垂钓原本没什么稀奇 , 也没有什么可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 , 现在却因为这空落寂寥的环境 , 这凄冷无比的天气的衬托 , 一下子成为焦点 , 一下子被凸显出来 。
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和《江雪》一诗同样都有一个渔翁的形象 , 但是这个形象所处的环境 , 又和《江雪》颇为不同 , 江雪的环境给人的感觉是孤寂的 , 是清冷的 , 而这个环境则让人舒心的 , 令人愉悦的 。
西塞山前 , 有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 , 有盛开的桃花 , 有清清的流水 , 还有肥美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 , 一派江南春汛的优美风光 , 充满了盎然的生机 。
在这盎然的生机之中 , 一个披蓑戴笠的渔翁在垂钓 , 有一丝风在吹动 , 有细雨慢慢飘落 , 但是 , 这斜风 , 这细雨是不需要躲避的 , 不需要着急赶回去 。 就在这斜风细雨中 , 慢悠悠地垂钓 , 至于那肥美的鳜鱼钓得上来 , 还是钓不上来 , 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
《江雪》中的渔翁是遗世独立的 , 与环境有相对抗的色彩 , 与世俗完全不相容 。 《渔歌子》中的渔翁则融在环境之中 , 是在享受这环境 , 但又不被环境所消融 , 一种悠然自得的气度跃然纸上 。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 ,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 青山独归远 。这一首又和前两首有很大不同 , 前两首的诗作中 , 都有作者的影子在 , 都是要塑造一个心中的自己 , 来表达某一种心境 。 但这首《送灵澈上人》是送别诗 , 不过 , 在写送别时 , 诗人一个不小心 , 就塑造出了一个鲜明的“上人”(对僧人的敬称)形象 。分页标题
竹林寺是灵澈上人将要返回的地方 , “苍苍”写出了竹林寺的清幽 , “杳杳”不只是在写钟声远远传来 , 也是在侧面写出竹林寺距离之远 。 正因为距离很远 , 再加上一个“晚”字 , 就仿佛催促着灵澈上人抓紧归山 。
斜阳之下 , 身背斗笠的灵澈上人 , 独自往青山走去 , 渐行渐远 , 直到身影完全消失在山林之中 。 虽然灵澈上人的身影渐渐消失了 , 但是 , 这个人物的形象却并没有就此消失 , 反而在读者的记忆中留下深深的印痕 , 仿佛在眼前更加清晰起来 。
送别是两个人的事情 , 不可能只有行者 , 而没有送者 。 这首诗妙在只写行者 , 而没有写送者 , 仿佛送者神隐了一般 , 但细细品味 , 送者的形象也是鲜明的 , 对灵澈的敬仰 , 对灵澈的不舍 , 不就是在抒写自己的情绪吗?不就是在表达一种独立于世 , 独立于时的愿望吗?
我之所以把《江雪》《渔歌子》和《送灵澈上人》三首放在一起来品读 , 是因为这三首诗都塑造了鲜明的人物 , 而且人物具有共性 , 都可以称得上是遗世独立的隐者 。
还有一个好玩儿的细节 , 就是三首诗中都有斗笠 , 但细细琢磨 , 在这三首诗中的斗笠的颜色却是不同的 。 《江雪》中的斗笠的颜色是黑色的或者褐色的 , 要与洁白的雪花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 。 《渔歌子》中的斗笠是青色的 , 是水润的 , 和环境构成一个整体 , 仿佛那斗笠都充满了勃勃生机 。 《送灵澈上人》中的斗笠则是金色的 , 那是斜阳照耀下闪现出来的光彩 , 也仿佛是“上人”自带的灵光 。
其实 , 斗笠只是斗笠而已 , 不可能因为不同的人戴着 , 于是颜色就会如此不同 。 但为什么在不同的诗作中 , 我们却看到了不同颜色的斗笠呢?是因为斗笠所处的环境不同 , 或者准确地说是人物所处的环境不同 。 斗笠是这几首诗中人物的重要装备 , 既塑造了人物 , 也被人物所塑造 。
总结一下 , 通过这三首诗 , 我们可以体会 , 塑造人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 要给人物适当的活动环境 。 这个环境可以是自然环境 , 也可以是社会环境 。 人不能离开环境而存在 , 人物也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之下 , 才能凸显出其特点来 。
第二 , 要给人物配以特定的装备 。 这个装备要有特定人群的特征 , 体现他们的共性 , 同时 , 具体到每个人物身上 , 又要因为人物和环境的不同 , 这些装备又显示出不同的特点 。
第三 , 要将自身的情感注入人物 。 不管所刻画的人物是真正的他人也好 , 还是这个人物就是自身的投射也好 , 不管对人物是爱也好 , 还是憎也好 , 都要充满感情 , 没有感情的注入就塑造不好人物 。
三点之中 , 最后一点至为重要 。 其实 , 这不仅仅关乎塑造人物 , 更关乎写作本身 。 如果写作不能我手写我口 , 我手写我心 , 不能将情感注入其中 , 那还能依靠什么打动别人呢?
“术”永远都是末流 , “道”才是根本之所在!
- 人民网|专家建议:80%的心血管疾病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
- 新鲜的星座知识|越爱你,越想推开你的三大星座,通过考验后才能得到真心
- 比亚迪|在国产车里面,这几款车的质量绝不输给合资车型
- 大众|米高售价为1380元的直排轮滑鞋未通过中消协耐垂直冲击测试
- 雪铁龙|通过性堪比SUV的轿车 抢先试雪铁龙C3L
- 二姐美食|煮出来的绿豆汤容易发红?大厨教您一招,绿豆汤不变色还好喝
- 汽车热闻观察|很多人在准备超车的时候都是通过猛踩油门的方式来提升车速
- 牌照|川崎KLX230林道车通过国内3C认证,将是下一款国内引进的车型?
- 若愚妈妈在厨房|原创 茄子别直接下锅炒,教你3个小窍门,茄子不变色不吸油,特下饭
- 情感|通过《清平乐》赵祯对张贵妃的爱,带你了解晕轮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