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艺会』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_本文原题: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 , 后来到哪里去了
漫山遍野的牦牛 , 后来到哪里去了
沈嘉禄
咸的酥油 , 甜的酸奶 , 喷香的烙饼 , 蓝天白云 , 绿草红花 , 阳光火辣 , 微风徐来 , 易贡藏布在远处轰鸣 , 我们在大快朵颐 , 真是天上人间!

『乐艺会』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本文插图
(嘉黎县的上尼屋 , 前方就是冰川)
去西藏 , 对我来说有两大难题躲不过去 。
一是高原反应 。 这几乎是每个长期生活在低海拔环境的上海人的魔咒 , 尽管飞机降落在贡嘎机场之前我就大把大把地吞下红景天和高反灵 , 然而没用 , 等我们一行上了包面车 , 七转八弯进入大昭寺附近我们下榻的唐卡酒店 , 似曾相识的胀痛感便锐利地袭来 , 脑子犹如进水 , 一股股白浪左右拍打 , 企图撞破脑壁 。 接下来的几天里 , 特别是进入海拔5000多米的嘉黎县尼屋乡和麦地卡湿地 , 我被头痛胸闷气短等症状折磨得死去活来 , 孙悟空被唐僧念紧箍咒痛得满地打滚也不过如此吧 。
二是餐食不对胃口 。 我对传说中膻味极重的牦牛肉和酥油茶不能不保持警觉 。 虽然十多年前我去过一次西藏 , 但主要在有“西藏江南”之誉的林芝活动 , 一日三餐都在一家汉人经营的制药企业里吃 , 与藏餐擦肩而过 。 当然 , 比起铁板钉钉的头痛 , 藏餐的考验中可能隐含着一份意外的惊喜 。

『乐艺会』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本文插图
(独俊大峡谷)
第一顿藏餐是在我们登高拍了独俊大峡谷全景后 , 进入易贡藏布岸边一家藏民开的小饭店里吃的 。 这家饭店被篱笆墙围起 , 里面有一个挺大的庭院 , 一排简易房子建在草地上 , 屋前有几棵树 , 野蛮生长不修边幅 , 树荫下支起两个凉篷 , 老板把我们引到棚里入座 。 我们口渴 , 吵着要喝酥油茶 。
老板问:三磅还是五磅?原来酥油茶是装在老式热水瓶里的 , 我们当然要了五磅 。 眼看浅棕色的酥油茶徐徐注入碗里 , 我端起来就喝 。 没有明显的膻味 , 加了点盐 , 味道微咸 。

『乐艺会』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本文插图
(酥油茶)
接下来上了薄薄的烙饼 , 表面斑驳 , 撕开来吃 , 恰到好处的韧劲给牙齿扎实的安慰 , 大麦的原香对肠胃也是亲切的安慰 。 接下来上了他家自制的酸奶 , 一大盆分作几小碗 , 稠到牢牢粘住木勺 , 甩也甩不掉 , 也许是存在冰箱里太久的缘故 , 吃到嘴里有咯咯响的冰碴 , 也是一种刺激 。 有朋友加了砂糖——藏族同胞为了保持高热量 , 吃糖很厉害 , 整袋的白砂糖撕开口子杵在桌上 , 随便添加 。 我血糖偏高 , 就吃原味 。
咸的酥油 , 甜的酸奶 , 喷香的烙饼 , 蓝天白云 , 绿草红花 , 阳光火辣 , 微风徐来 , 易贡藏布在远处轰鸣 , 我们在大快朵颐 , 真是天上人间!

『乐艺会』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本文插图
(酸奶和烙饼)
过了一会老板端出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牦牛肉 。 清水白煮的大块牛肉之上 , 横七竖八地插了几把藏刀 , 块儿大小 , 任凭自己切割 。 切牛肉有讲究 , 得以45度切断它的纹理 , 这样又能保持弹性 , 又不至于塞牙 。 我切下一块 , 沾了盐 , 入口后也不觉得有膻味 , 肌理清晰 , 纤维适中 , 脂肪很少 , 厚实饱满的咬劲也助长了我恣意的吃相 。

『乐艺会』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本文插图
(水煮牦牛肉)
有一种说法:全世界的牦牛约有95%生长在中国西藏 。 牦牛生活在海拔3000 米以上高寒地带 , 抗寒能力特别强 , 体质粗壮结实 , 大风大雪也无所畏惧 。分页标题
没错 , 一路上看到 , 翡翠色的高原牧场上点缀着墨点般的牦牛 , 原生态环境全程放养 , 无污染 , 无天敌 , 爱去哪就去啊 , 日月星辰 , 悠哉游哉 , 日子一长就消磨了牛脾气 。 据说除了草 , 牦牛还能吃到贝母等野生药材 , 啧啧 , 还有虫草!所以朋友推导出一个结论:吃牦牛肉就相当于吃虫草 。 我反驳:那不一定 , 或许它吃下去的虫草没消化 , 后来就混在排泄的牛粪里 , 藏民将牛粪拾起来堆垒成一堵堵墙 , 冬天大雪封路不出门 , 一家老小围在家中烧牛粪 , 虫草就这样化成一缕青烟啦!

『乐艺会』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本文插图
(奶渣也是很香的)
再也没有别的菜了 , 但我们已经吃到撑 。 酥油茶热量很高 , 很顶饿 , 治高反特有效 , 我喝了四五碗 , 感觉果然好了很多 。 老板先后提了四热水瓶酥油茶来 , 后来结账时仍然以五磅计 。 饭后我们还赖着不走 , 老板就将家里吃剩的半篮水果放在桌子上 , 有印度青苹果 , 还有梨子、葡萄和香蕉 。 在西藏能吃到香蕉 , 怎么也想不到!
正要起身 , 老板又从家里捧出一块蛋糕似的食物 , 那是奶渣!我们各自掰下一块尝尝 , 嗯 , 真不错!我在心里排出一个公式:奶渣=奶酷+麦片+微焦的炒麦粉+盐 。

『乐艺会』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本文插图
(藏族小饭店的老板给我们舀酸奶)
这是想当然 。 老板告诉我;做奶渣嘛 , 把牛奶打搅分离出酥油以后 , 剩下的奶液架在火上煮沸 , 冷却后就成了酸奶水 , 再把它倒入竹制的漏斗里 , 沥出水后 , 留在漏斗里的就是奶渣 。
貌不惊人的奶渣 , 却有着极强的助消化作用 , 藏民出远门时总要带上一块奶渣以防水土不适 。 煮酥油茶时加一块奶渣再加点红色糖 , 别有风味 。

『乐艺会』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本文插图
(牦牛 , 资料图片)
易贡藏布一带的旅游还刚刚兴起 , 这条线路极佳 , 不管是自驾游还是探险游 , 都可以设计许多节目 。 我对老板说:你们以后要增加一些体验项目 , 比如让游客身穿藏袍 , 在高高的木桶前边喝歌边打酥油茶 , wifi也快点开通 , 游客玩嗨了就会将视频发出去 , 等于给你做广告!
老板一边憨厚地笑着 , 一边捣起头皮:我们现在打酥油茶都用上了机器!
关于牦牛 , 我一直觉得是藏民的一笔稳定的、可观的收入 。 那曲一带的藏民每家每户都会养牦牛 , 少则几头 , 多则几十头 , 最多的一户人家养了270头 。 天然牧场水草丰满 , 牦牛随便享用 , 在冰天雪地的日子里 , 牦牛入圈 , 政府又会发放青稞 , 充实牦牛的冬粮 。 牧民的放牧成本很低 , 而等到牦牛长足后 , 一头能卖到一万元 , 这笔账连小学生都算得清楚的 。
然而……情况并非那么简单 , 我们的司机才旺 , 一个瘦长精干的藏族帅小伙 , 他家就养了四十多头牦牛 , “但是我们跟大家一样 , 牦牛一般不卖 , 也很少宰杀 , 我们只喝牛奶 。 等它们老死后 , 就找一个地方埋了 。 也有人会在年底杀一两头牛自己吃 , 或做成肉干 , 但也有些牧民坚决不杀牛 , 自己要吃牛肉 , 就是去市场上买 。 所以流向市场的牦牛其实很少 , 拉萨商店里出售的牦牛肉干 , 你能确定他是用什么做的吗?”

『乐艺会』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本文插图
(藏民们在挤牦牛奶 , 资料图片)
我不禁要问:“明明知道牦牛肉很值钱 , 为什么不让它转化为商品呢?难道你们不想脱贫致富?”
脸色黝黑的才旺笑了 , 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我们靠一年一度上山挖虫草就有一百多万元的收入 , 我们不缺钱 。 饲养牦牛主要是为了这个……”才旺做了一个奇怪的手势 , 表情也很古怪 , 不大好理解 。分页标题
“为了延续自己的牧民身份?或者为了传承放牧的传统?”我说 。
才旺认真地点点头 。 “对 , 让它们去天堂 。 ”
不过在那曲地区 , 许多乡村是精准扶贫的对象 。

『乐艺会』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本文插图
(机灵可爱的藏香猪)
下一程我们去嘉黎的上尼屋乡 , 最大限度地接近对亚洲气候造成重要影响的卡洛冰川 , 然后找到一家民宿吃午饭 。 这家民宿是一年前刚刚建起的 , 占地宽广 , 藏族特色的木屋被涂成大红大绿 , 加上几十条飞扬的经幡 , 在片草地中非常惹眼 。 我们绘彩描金的藏桌前坐定 , 也喝了酥油茶 , 吃了大麦饼 , 还吃到了炒白菜和炒土豆丝 , 食材采自他家的园子 , 绝对有机 。 这次的亮点是藏香猪 , 水里一煮而成的藏香猪 , 切成厚片 , 蘸着盐和辣椒水吃 , 厚度超过一厘的猪皮居然是脆脆的 , 猪肉肌理稍感粗糙 , 但脂肪含量低 , 无油腻之感 , 味道鲜美 , 甚至有一种接近野猪的香味 。

『乐艺会』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本文插图
(藏族小孩)
在嘉黎县城通向尼屋乡的四十二公路旅程中 , 大都是七转八弯的山石路 , 路边除了牦牛 , 还能看到成群结队的藏香猪 。 这种猪全身黑毛 , 可能处于驯化的尾声吧 , 脊背上的几撮鬃毛又长又硬 , 剑戟般地向后斜插 , 凛然而不可侵犯 , 若与野猪狭路相逢 , 谁赢谁输还真难说 。 它们腿脚虽短 , 却行动敏捷 , 在山路上避让行人或车辆 , 嘟噜噜一闪而过 。 小香猪好像永远也长不大 , 听说有人将它们当宠物来豢养 。

『乐艺会』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本文插图
(水煮藏香猪蘸辣椒水吃)
我们在这家民宿里吃了饭 , 还喝了藏民自酿的藏白酒 , 欣赏了千锤百炼的藏刀 , 抚摸了他家传了十几代的石锅 , 最后给我们一击的是 , 站在餐厅外面的走廊往窗外望去 , 一大片乌云正好飘过 , 一缕阳光趁隙打在山巅的卡洛冰川上 , 反射光箭一般地射来 , 瞬间将我们的脸额涂成黄金 。 所有人齐声欢呼起来!
窗框将美丽的风景永远留在了这里 , 也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

『乐艺会』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本文插图
(藏民将牛粪垒成厚厚的围墙 , 成为冬天取暖的燃料)

『乐艺会』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本文插图
(布达拉宫下出售烙饼和酥油的小摊)
沈嘉禄,《新民周刊》主笔、高级采访人员 。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上海作家协会理事 。 作品曾获1990年《萌芽》文学奖 , 1994年《广州文艺》奖 , 1996年《山花》奖 , 1991年、1996年《上海文学》文学奖 。 2004年出版《时尚老家具》和《寻找老家具》 , 展现经典老家具的不朽魅力 , 引领读者在古典与时尚之间穿梭往返 , 开启了西洋老家具的文化鉴赏之窗 , 成为那个时代喜欢西洋老家具人们的必读之书 。 他也爱好收藏 , 玩陶瓷与家具 , 但他更愿意被人当做一位美食家 , 以一名上海老饕自居 。
沈嘉禄绘画作品
沈嘉禄绘画作品
特别鸣谢老有上海味道公微号支持
【『乐艺会』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