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联书店河合隼雄先生的“授人以渔”


_本文原题:河合隼雄先生的“授人以渔”
我阅读《家庭的牵绊》 , 其感受可谓一波三折 。

上海三联书店河合隼雄先生的“授人以渔”
本文插图
简短地说来 , 就是:哇!名家!——嗯 , 贴近现实!——呃?他说了啥?(此处茫然若失 , 陷入困惑)——好吧 , 再读一遍 。 ——嗯 , 他说的对 。
01
名家
河合隼雄的《家庭的牵绊》 , 最初拿到手中 , 感觉很振奋 , 因为作者的名气很大!
我们先来看一圈名人推荐 。
先是来自日本国内的 。

跟河合先生面对面地说说话 , 头脑中纠缠在一起的那些让人很不舒服总想干点什么又不知该干什么的感觉 , 不可思议地就被温和地化解开了 。 ……真是一位不可思议的人物 。
——村上春树 , 日本作家

河合隼雄这个人的存在本身 , 就让人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值得信任的 。
——吉本芭娜娜 日本作家
再看来自我国学者的 。

河合隼雄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心理分析大师 , 从民间故事中找回日本人自己的心灵 。
——蒋丰 , 旅日社评作家、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研究员

河合先生的文字本身具有治愈效果 , 对每个人来说都很受用 , 可说是案头卷、枕边书 。
——张日昇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说到河合隼雄 , 我的内心总是充满崇敬 。 不仅因为它在分析心理学与东方文化领域数十年来的辛苦耕耘 , 更因为他面向一般读者写作时展现的 , 令人叹服的才华 。 无论是演讲、专栏还是访谈 , 都是兼具趣味、专业性和疗愈作用的精品 。
——黄宇文 , 心理咨询师、知乎心理学话题优答者Y Wong
那一众来自读者的肯定 , 就不一一列举 , 大家可以随便搜索到 。
他特别善于出圈 , 与松居直、柳田邦男对谈成书 , 就是绘本阅读领域大大有名的《绘本之力》!

上海三联书店河合隼雄先生的“授人以渔”
本文插图
02
贴近现实
翻开这本《家庭的牵绊》 , 一种强烈的共鸣 , 也驱使我非常投入地进入阅读状态 。
虽然此书写于上世纪80年代 , 但河合先生所描述的社会状态 , 让我这位当下中国的老母亲感同身受 。
最近 , 一位高中生杀害祖母后自杀 , 这个案件就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家庭中弥漫的不安 。 住在东京世田谷区的某位母亲上班时在电视上看到了这则新闻 , 一瞬间打了个寒战“不会是我孩子干的吧” 。 她把这件事告诉了朋友 , 结果那位朋友竟然和她有相同的感受 , 她才意识到原来每个家庭都潜在着同样的危险 , 也就是说 , 很多父母都在孩子身上感受到一触即发的危机 。
之前网上流传的视频:一辆白色轿车深夜停车桥上 , 高中生逃出车门翻身落桥 。 那一瞬 , 我也有过同样深深的不安 。
03
茫然若失
一路阅读下来 , 深感河合先生言语温和 , 言之成理 。 在概括当下的家庭问题后 , 他分析各种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父亲与儿子”……“老人与家庭” , 并展望了“未来家庭”的模式 。 其中不乏珠玉之言 。 但是在畅快和认同之后 , 当我合卷思索 , 自己应该怎样做来突破现在家庭中的“困境”时 , 不禁一阵茫然 。
为什么我在认真阅读之后 , 无法一下子说出解决家庭问题的关键所在?是我读的太快了?我明明觉得有收获 , 却陷入失语状态 。

上海三联书店河合隼雄先生的“授人以渔”
本文插图
拜托 , 我是要写公众号的 。
04
再读一遍
带着这种困惑的心情 , 我重读了一遍这本《家庭的牵绊》 。 再读之下 , 滤去那些深深扣动我心的案例的和共鸣过强的句子 , 使人更能把握整本书的宗旨 。分页标题
我释然了 。我抓不住那把钥匙 , 找不到那个关键点(key) , 是因为河合隼雄先生并没有给我们一把万能的钥匙去解决所有问题 。 他告诉我们要自己去面对体悟 。
05
他说的对 , 但要花点时间才能理解
真理有时候摆在眼前 , 我们却看不到 。 比如 , 这本书的责编做了一张简洁明了的宣传图 , 但是我当初看到它的时候 , 完全无感 。

上海三联书店河合隼雄先生的“授人以渔”
本文插图
你的感觉怎样?最上面的两段话是河合隼雄先生的的口谕箴言 , 或许你也需要反复阅读全书才能理解其中深意 。
河合隼雄用充足的案例告诉我们 , 所有家庭中那些痛苦的问题 , 都有可能是化解矛盾的契机 。
案例
P33-34
一位患学校恐惧症中学生 , 不断恳求母亲为他买一台单车 , 当他意识到母亲绝不会答应他时 , 就直接去找父亲谈判 。 父与子的对决开始 。
父亲向儿子说明了他每天的工作和收入 , 让儿子在此基础上好好估量单车的价格 。 后来 , 儿子不仅放弃了单车 , 并且很快重新踏进了学校 。
对于这样的案例 , 河合隼雄先生认为 , 这时 , 如果父母通过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来迫使他上学 , 结果常常是失败的 , 并且还会导致他的要求不断升级 。 因为孩子潜意识中正在寻求与强大的父性对决 , 但遭遇的却是隐忍接受他一切要求的母性 , 这才是他痛苦的源头 。 父亲被逼到无处可逃时 , 以自己的人格为赌注 , 成功地与儿子进行了对决 。 他若只想依赖某些好方法来解决问题 , 孩子并不会满足 , 因为儿子正在拷问父亲的“个性” 。
案例
P113-117
一对夫妻因为女儿的呕吐问题来咨询心理咨询师 。 因着这个契机 , 女儿的母亲看到了一直以为自己屈身下嫁的丈夫 , 其实有自己真正欣赏倾心的地方 , 达到了婚姻的和睦 , 女儿的问题也随之解决 。
案例
P155-157
遭遇中年危机的女士 , 目睹了父亲中风失语后母亲的悔恨 , 度过了自己的婚姻危机 。
抱歉我无法用一篇微信文 , 揭示出一部有逻辑的著作带给人的通达感受 。 如果案例让您看着莫名 , 更好 。 因为河合隼雄不希望读者套用这些案例来解决自己麻烦 , 因为家庭有其复杂的机制 , 盲目地套用往往带来新的困扰 。
河合隼雄先生之所以写下这本书 , 正是因为在”先进“的家庭模式下 , 日本的家庭关系出现了更多问题 。
以战败为转折 , 日本对家庭的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 。 从战前的父权家长制主导的大家庭 , 转变为民主的核心家庭 。 “先进”的家庭模式对国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让每个人都为实现它而持续努力 。
作为人们努力的最显著成果 , 日本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 。 不管核心家庭多么理想 , 首先都需要居住的地方 , 孩子为了发挥自主性也渴望拥有自己的房间 , 这就要求房子足够大 , 为此家庭的收入也必须增加 。 社会为了发展 , 也需要大量劳动力 , 女性的就业率也提高了 , 这对于原本就想走出家门自立的女性来说相当于雪中送炭 , 所有的一切都以进步和发展为目标而进行着 。
但这里也有一个巨大的陷阱 , 日本之所以一直以来采用大家族的家庭形态 , 背后必然有其相应的理由和心理基础 , 我们无视这一点 , 只顾趁着经济发展的浪潮 , 引入了我们想象中的西方模式 , 结果导致家庭结构变得异常不安定 , 如同在日本房屋的地基上建造了西洋风格的大厦 , 我们以为房子已经按照内心期待的“先进”模式搭建完毕时 , 殊不知早已出现了深深的裂痕 。
这就是河合隼雄写下这本书的背景 。 “家庭的牵绊”这一主书名描述出家庭关系的错综复杂利弊交错 , 而这本书的副书名才是它的核心——关于家庭关系的思考 。 所以 , 河合隼雄的建议就是真诚地直面你的问题 , 不要只想着解决麻烦 。分页标题
本书的译者李晓理女士 , 在《译后记》中也道出和我相似的感受——
如果你试图从书中找出明确告诉你如何做、并快速解决你所有家庭困境和危机的答案 , 那么你恐怕会大失所望了 。 在他的书中 , 你看不到任何一二三条的“包你药到病除”的解决方法 。
当我们把家庭和谐当成目标时 , 他却鼓励“对决”……
【上海三联书店河合隼雄先生的“授人以渔”】人生中有各种各样的困境 , 我们总想寻找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 , 大多是因为我们不想面对痛苦 , 不过河合先生认为 , 答案就在面对和承担这个痛苦的过程中 , 只有经历了痛苦 , 才有可能跨越人生赋予的课题 , 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 。
06
真实面对自己问题才是关键
河合隼雄的这本《家庭的牵绊》和之前我们出版的沈奕斐的《 谁在你家 》有一点相似之处 , 它们都指出当下的家庭是经历变化的体系:旧规则不适用 , 西方的“新”体系亦有水土不服 , 看清我们的现实 , 并勇于面对和思索当下的问题才是真正的出路 。
虽然我们无法给当下的问题一个确切的解决方案 , 但是看到它 , 正视它 , 就是一种进步 。 《82年出生的金智英》是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 , 但是它唤起了人们正视女性在当代依旧面临诸多的不平等 。
但我并同意河合隼雄先生所有说法 , 比如他说: “家庭关系中并不存在单纯的标准 , 一旦需要个性和个性的碰撞 , ‘如何做’就行不通了 , 正因如此 , 曾经风靡一时的‘如何做’类型的育儿书籍才逐渐失去了人气 。 ”
就我一个中国当下的妈妈来说 , 无论是陈美龄的《 50个教育法 》还是沈奕斐的《做对“懒”爸妈 , 养出省心娃》都有真实的借鉴和帮助 。 但是 , 有时那些方法我却无力做到 。 强调“如何做”的育儿书和强调亲身面对和思考的《家庭的牵绊》类的书都很需要 。 要知道 , 写出这些“如何做”的教育达人 , 是直面和思索过这些育儿问题的 , 所以才总结出“可行”的经验 。 而照搬照抄的我差距在于“心”力不够 。 这个“心”力 , 是要我们真实地面对问题 。 面对问题 , 常常要面对自己的弱点和不愿意碰触的地方 。
河合隼雄真不愧为心理学大师 , 因为所有的心理治疗 , 并不是帮你解决问题 , 而是帮你看到问题 , 用自己的力量解决它 。

上海三联书店河合隼雄先生的“授人以渔”
本文插图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