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埃文斯的《第三帝国的到来》 , 提供了我所读过的关于纳粹崛起前和纳粹统治时期德国生活最清晰、最生动的描述 。 ——A.S.拜厄特 , 《隐之书》作者《第三帝国的到来》
内容简介德国在一战前曾是欧洲最富裕、最强大的经济体 , 反犹主义在政治中明显处于边缘地位 。 然而 , 起初只是一群极端分子和恶棍的纳粹党人 , 在数年之中就把德国变成了一党独裁的国家 , 把一个极有教养的民族引向了道德、物质和文化的废墟与绝境 。本书透过德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 , 探究纳粹党徒的心理 , 还原纳粹攫取权力的过程 , 揭示反对者为何未能阻止他们 , 生动再现了导致第三帝国到来的混乱失序、经济灾难、暴力行径 , 以及社会的两极分化 。作者简介理查德·J. 埃文斯 , 英国历史学家 , 以 19 、 20 世纪德国史 , 尤其是第三帝国的研究享誉学界 。 曾任剑桥大学钦定历史学讲座教授、剑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 。 曾被授予汉堡艺术与科学奖 , 并凭学术成就获封爵士 。 著有《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1815—1914》《历史与记忆中的第三帝国》等 18 本著作 , 其中《死于汉堡》获沃尔夫森历史奖 。译者简介赖丽薇 , 英文译者 , 译有《西西弗斯的神话》《创新自信力》《打破僵局》等书 。书籍摘录序言(节选)从第三帝国登场伊始 , 各类历史学家和评论家就致力于解释这是如何发生的 。 持不同政见的流亡知识分子 , 比如康拉德·海登(Konrad Heiden)、恩斯特·弗伦克尔(Ernst Fraenkel)和弗朗茨·诺伊曼(Franz Neumann) , 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发表了对纳粹党和第三帝国的分析 , 这些文本至今仍值得一读 , 它们在指引研究方向上有着持久的影响力 。 然而在事后 , 第一次真正试图把第三帝国置于其历史语境中思考的 , 是当时杰出的德国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迈内克(Friedrich Meinecke)于二战刚结束时的著述 。 迈内克将第三帝国的兴起主要归咎于德国自19 世纪末以降对世界霸权的日益痴迷 , 这种痴迷始于俾斯麦 , 并在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位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益加深 。 他认为 , 军国主义精神弥漫德国 , 使军队对政治局势拥有了遗患无穷的决定性影响力 。 德国取得了令人赞叹的工业实力 , 但这一成就是以牺牲更广的德育和文化教育、过分注重狭隘的技术教育为代价的 。 “我们当时在希特勒的工作中寻找‘积极因素’ , ”中上层阶级智识精英迈内克如是写道 , 然后又老老实实地加上一句 , 人们找到了他们认为满足时代需要的东西 。 但结果证明那完全是错觉 。 长寿的一生足以使他在回首过去时 , 想起 1871 年俾斯麦领导下的德国统一 , 以及统一后至第三帝国覆灭之间所发生的一切 。 迈内克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德意志民族国家自 1871 年成立之时起就存在某种缺陷 。出版于 1946 年的迈内克回忆录具有重要价值 , 既在于他勇敢地反思了一生的政治信仰与抱负 , 也在于其反思的局限性 。 第三帝国期间 , 这位年迈的历史学家一直待在德国 , 然而不同于其他许多历史学家 , 他从未加入纳粹党 , 也不曾为它写作或工作过 。 但他还是受到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自由民族主义视角的局限 。 这场浩劫在他看来 , 正如其 1946 年回忆录的书名所称 , 是德国的浩劫 , 而不是犹太民族的浩劫、欧洲的浩劫或者世界的浩劫 。 同时 , 像德国历史学家长期所做的那样 , 他认为引起浩劫的主因在于外交和国际关系 , 而不在于社会、文化或经济因素 。 在迈内克看来 , 问题实质上不在于他一带而过的纳粹统治下笼罩德国的“种族狂热” , 而在于第三帝国马基雅维利式(Machiavelli)的强权政治 , 及其所发动的谋求世界霸权的战争 , 这蕞终导致了帝国的覆灭 。尽管存在种种不足 , 但迈内克的反思提出了一系列关键问题 , 如他所料 , 这些问题此后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像德国这样一个先进的、极有教养的民族 , 怎么会如此迅速、如此轻易地屈从于国家社会主义的野蛮力量?纳粹攫取政权过程中所受到的认真抵制为何如此之少?一个无足轻重的极右翼政党怎会如此戏剧性地突然上台掌权?为什么如此多的德国人没能意识到无视纳粹运动的暴力、种族主义和杀戮天性 , 有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 , 不同国籍的历史学家和评论家、不同政治立场的人 ,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呈现出极大的差异 。20 世纪上半叶 , 欧洲多个国家都建立了残暴的独裁体制 , 德国的纳粹政府只是其中之一 , 这种趋势蔓延甚广 , 以致一位历史学家将当时的欧洲称为“黑暗大陆” 。 这种现象转而引出了新的问题:纳粹主义在多大程度上植根于德国历史?另一方面 , 纳粹主义在多大程度上是广义的欧洲发展的产物?就其起源与统治的核心特征而言 , 纳粹与当时欧洲的其他独裁政权有多大程度的共性?上述比较思考显示 , 认为与经济和文化落后的社会相比 , 经济发达、文化先进的社会似乎不那么容易坠入暴力与毁灭的深渊 , 这样的假设是有问题的 。 德国孕育了贝多芬 , 俄国孕育了托尔斯泰 , 意大利孕育了威尔第 , 西班牙孕育了塞万提斯 , 而这几个国家在 20 世纪都经历了残暴的独裁统治 , 两者之间毫无关联 。 拥有数世纪高度文明的社会坠入政治野蛮主义 , 并不比文化成就乏善可陈的社会的堕落更令人费解;文化与政治根本不是以如此简单和直接的方式相互作用的 。 如果说第三帝国的经验使我们得到了什么教训的话 , 那就是:对伟大的音乐、伟大的艺术和伟大的文学之热爱 , 并没有赋予人们任何道德的或政治的免疫力 , 从而拒绝暴力和暴行、免于听命独裁统治 。 实际上 ,1930 年代以来的许多左翼评论家认为 , 德国文化和社会的先进性本身就是纳粹主义胜利的主要原因 。 德国经济是欧洲蕞强劲的 , 德国社会是发展蕞完善的;在德国 , 资本主义企业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组织化程度 。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 , 这意味着资本家与他们的剥削对象之间的阶级矛盾不断加剧 , 直至濒临崩溃的边缘 。 不顾一切地渴望维系其权力和利益的大企业主及其依附者 , 利用他们的全部影响力以及任其支配的全部宣传工具 , 创造出一种专门服务于其利益的群众运动——纳粹党 , 然后操纵它攫取权力 , 并在纳粹掌权之后 , 靠它谋取利益 。分页标题
这种观点在 1920 年代至 1980 年代被各派马克思主义学者进行了相当精妙的阐述 , 不应仅被当作宣传而草率否定 。 在 1945 年至 1990 年冷战期间 , 分裂欧洲的“铁幕”两边都有数量可观的学术著作受到这种观点的启发 。 然而 , 作为一种宽泛的概括性解释 , 它也受到了不少质疑 。 它几乎忽略了纳粹主义的种族理论 , 全然没有解释纳粹党徒为什么不仅在言论上 , 而且在现实中对犹太人倾注了如此恶毒的仇恨 。 鉴于第三帝国投入了可观的人力物力来迫害和消灭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 包括许多无疑属于中产阶级的人 , 他们富有创造力、生活优裕 , 而且其中为数不少的人本身就是资本家 , 因此很难理解纳粹主义的现象怎能归结为针对无产者的阶级斗争 , 或者归结为企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这个制度恰恰是许许多多德国犹太人尽力维护的 。 而且 , 如果说纳粹主义是随着帝国垄断资本主义的来临而不可避免的结果 , 那么如何解释纳粹仅仅出现在德国 , 而没有出现于其他同等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体 , 比如英国、比利时或美国?这个问题正是许多非德国人在二战期间所提出的 , 也是至少一部分德国人在战争结束后立刻问自己的 。 尤其是在那些已于 1914 — 1918 年经历过一次对德战争的国家中 , 许多评论家认为 , 纳粹主义的崛起与得势是几个世纪以来的德国历史不可避免的产物 。 持此观点的作者来自不同的背景 , 包括美国采访人员威廉·L.夏伊勒、英国历史学家A.J.P.泰勒(A. J. P. Taylor)和法国学者埃德蒙·韦尔梅伊(Edmond Vermeil) , 他们认为 , 德国人一直排斥民主制度和人权 , 臣服于强人领袖 , 拒绝接受“积极公民”(active citizen)这一理念 , 沉迷于模糊但危险的世界霸权之梦 。 奇怪的是 , 这附和了纳粹版本的德国历史 , 即认为德国人也一直将上述基本特征作为自己的种族天性加以固守 , 却因受到外来影响——比如法国大革命——而偏离了它们 。 然而正如许多批评家所指出的 , 这种简单化的观点立刻引出一个疑问:为什么德国人在 1933 年之前未曾屈从于纳粹式的独裁统治 。 该观点忽略了一个事实 , 即在德国历史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自由和民主传统 , 这些传统在政治动荡中得到表达 , 比如 1848 年革命 , 当时德国境内的专制政权全部被推翻 。 而且该观点增加——而非减轻——了解释“纳粹如何上台与为何上台”的难度 , 因为它忽略了甚至在 1933 年也曾普遍存在于德国的反纳粹声音 , 从而妨碍了我们提出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那种反对声音为什么被压制住了?如果认识不到德国内部这种反纳粹力量的存在 , 纳粹主义从崛起到称霸的戏剧性故事也就毫无戏剧性可言 , 而仅仅是不可避免之事的实现 。历史学家总是很容易从 1933 年这个制高点来回顾德国历史 , 将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几乎任何事情都解读为纳粹主义崛起与得势的夙因 。 这导致了各种各样的曲解 , 有些历史学家从德国思想家——比如 18 世纪末的民族主义鼓吹者约翰·戈特弗里德·冯·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或者 16 世纪基督教新教创始人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言论中断章取义 , 用以阐释他们的论点 , 即蔑视其他民族、盲从本国权威深植于德意志民族性当中 。 然而 , 更加仔细地阅读上述那些思想家的著作就会发现 , 赫尔德宣扬以宽容的态度和同理心对待其他民族 , 路德的著名主张则是坚守个人良知 , 捍卫反抗精神权威和知识权威的权利 。 而且 , 尽管思想确实自有其力量 , 但不管如何迂回 , 那力量总是受到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制约 , 这一点往往被那些笼统地谈论“德意志性格”或“德意志心灵”的历史学家所遗忘 。另一种思潮所强调的 , 不是意识形态和信仰在德国历史中的重要性 , 而是它们的无足轻重 , 持此论者与上文提到的那些历史学家有时竟是同一批人 。 德国人有时候被说成对政治缺乏真正的兴趣、从未适应平等交换意见的民主式政治辩论;然而在所有被用来解释 1933 年第三帝国登场的关于德国历史的错误观念中 , 没有比“不关心政治的德国人”更缺乏说服力的了 。 这个概念多半出自小说家托马斯·曼(Thomas Mann)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创作 , 德国中产阶级智识人士后来将它当作遁词 , 即接受自己“不曾反对纳粹主义”这个不那么严重的罪名的批评 , 以免遭“支持纳粹主义”的谴责 。 许多来自不同背景的历史学家断言 , 德国中产阶级在 1848 年革命失败后即从政治活动中退出 , 转而在赚钱生财或者文学、文化与艺术中寻求慰藉 。 他们还断言 , 德国智识人士把效率与成功看得比道义与意识形态更重要 。 然而如我们在本书后面将会看到的 , 有大量证据表明 ,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 无论 1920 年代德国的问题出在哪里 , 都一定不是缺乏政治责任感和政治信仰 , 情形甚至刚好相反 。
理查德·J. 埃文斯 , 来自:维基百科毫不奇怪的是 , 德国历史学家极其反感对德国人的性格做如此笼统而不怀好意的概括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 他们通过指出纳粹意识形态的欧洲根源 , 尽其所能地引开批评的矛头 。 他们让人们注意这一事实:希特勒本人不是德国人 , 而是奥地利人 。 他们引证纳粹与当时欧洲其他独裁政府的相似之处 , 从墨索里尼的意大利 , 到斯大林的苏俄 。 无疑 , 他们认为 , 鉴于欧洲民主政治在 1917 — 1933 年间的全面崩溃 , 纳粹的上台不应被视为悠久而独特的德国历史发展的高潮 , 而应该被视为德国的既有秩序像其他国家一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性冲击下崩溃 。 这种观点认为 , 工业社会的兴起 , 第一次将大众推上了政治的舞台;战争摧毁了整个欧洲的社会等级、价值观以及经济稳定;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德意志帝国的霍亨索伦王朝(Hohenzollern monarchy)、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Romanov dynasty)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全部垮台 , 继之而起的各个新的民主国家很快沦为不择手段的煽动蛊惑的牺牲品 , 煽动家们诱骗民众投票同意自己的奴隶地位 。20 世纪变成了极权主义的时代 , 高潮是希特勒试图建立起一种新的政治秩序 , 其统治的基础一方面是实行全面的警察控制和恐怖政策 , 并残酷镇压和杀戮数百万真正的或凭空臆断的反对者 , 另一方面以巧妙的宣传手法不断动员群众、激发群众的热情 。不难看出 , 这些论据符合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中的西方拥护者的利益 , 他们或含蓄或明确地将斯大林的苏联与希特勒的德国等同起来 , 认为二者都是同一种现象的变体 , 近年来又有人重提此观点 。 将这两个政权进行类比当然并无不妥 。 极权主义思想作为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 , 可以追溯到 1920 年代初 。 它被墨索里尼作为一个褒义词加以利用 , 墨索里尼与斯大林和希特勒一道 , 宣称要控制整个社会 , 包括对人性进行有效的改造 , 塑造出“新”型人类 。 然而 , 无论这几个不同的政权之间有什么共性 , 促成纳粹主义与斯大林主义的兴起、盛行以及蕞终掌权的两种力量之间的差异依然极其明显 , 以至于很难用极权主义概念解释清楚这个问题 。 因此 , 极权主义更适合被用来描述而不是解释 , 也许它更有助于我们理解 20 世纪的独裁政权在上台后是如何运作的 , 而不是解释独裁政权是如何上台的 。当然 ,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俄国与德国之间具有某些相似性 。 两国的政体都是君主专制 , 以强大的官僚机构和强悍的军事精英为后盾 , 都面临着工业化所带来的急剧的社会变化 。 两种政治制度都被由一战挫败引发的深刻危机所摧毁 , 取代它们的都是短命且矛盾重重的民主政体 , 这些矛盾不久又被独裁体制的出现所解决 。 但二者也存在许多关键性差异 , 其中的主要差异是 , 布尔什维克在自由选举中完全没有赢得基本的民意支持 , 而自由选举则为纳粹的上台提供了重要基础 。 俄罗斯是个落后国家 , 绝大多数人口是农民 , 缺乏公民社会的基本功能和代议制政治传统 。 它与德国这个发达的、人民受教育程度很高的工业国家截然不同 , 德国拥有长期孕育的代议制政治传统、法治传统以及积极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 。 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全欧洲的旧秩序 , 这是确切无疑的;然而各国的旧秩序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 , 被摧毁的方式以及产生的后果也各不相同 。 如果我们想寻找一个在发展进程方面与德国具有可比性的国家 , 那么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 , 与德国一样在 19 世纪刚刚实现统一的欧洲国家意大利 , 远比俄国更加适合作为参照系 。从德国历史中为纳粹主义的起源与崛起寻找一种解释 , 无疑存在着这样的风险 , 即可能将整个过程视为不可避免的 。 然而 , 几乎在每一个转折点 , 事情都有可能发展到另一个方向 。 纳粹主义的胜利 , 直到1933年蕞初的几个月 , 都还远远不是必然的结果;但那也绝非历史的偶然 。 有人认为 , 纳粹的上台在本质上属于欧洲发展格局的一部分 , 持此观点者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 。 但他们甚少注意到这一事实 , 即纳粹主义虽然远不是德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结果 , 然而它的成功确实得益于特别符合德国人天性的政治传统、意识形态传统以及发展方式 。 这些传统也许追溯不到马丁·路德那么远 , 但肯定可以溯源到德国历史在 19 世纪的发展方式 , 尤其可以溯源到 1871 年俾斯麦领导德国实现统一的过程 。 因此 , 从这个时间点切入是合理的 , 正如弗里德里希·迈内克在其 1946 年回忆录中所做的那样 , 寻找理由来解释纳粹为什么在德国统一 60 多年后得以上台 , 给德国、欧洲以及世界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坏 , 而在大多数德国人那里遇到的反对却如此之少 。 我们将从本书以及后面的两卷中看到 , 对这些问题有着许多不同的回答 , 涵盖了从 1930 年代初压垮德国的那场危机的本质 , 到纳粹攫取权力之后建立并巩固其统治的方式 , 在所有这些答案中斟酌取舍绝非易事 。 然而德国的历史包袱不可否认地在纳粹的上台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 因此 , 本书必须从德国历史说起 。分页标题
来源:(未知)
【】网址:/a/2020/0515/1589538414.html
标题:读书 纳粹崛起前的德国,处于什么样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