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汪曾祺:我的创作生涯 | 纪念


_本文原题:汪曾祺:我的创作生涯 | 纪念

当代汪曾祺:我的创作生涯 | 纪念
本文插图
汪曾祺与老师沈从文
汪曾祺先生1997年5月16日去世 , 到今天已经23年了 。 今年还是汪曾祺先生诞辰100周年 。 或许纪念一位作家最好的方式 , 就是走进他的文学世界 。 在此 , 我们精选了人文社版《汪曾祺全集》中一篇汪老回顾自身创作生涯的文章 , 与大家分享 , 相信会对更多热爱文学的人们有所启发 。
我的创作生涯
文|汪曾祺
我生在一个地主家庭 。 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 , ——从他那一科以后 , 就“废科举 , 改学堂”了 。 他对我比较喜欢 。 有一年暑假 , 他忽然高了兴 , 要亲自教我《论语》 。 我还在他手里“开”了“笔” , 做过一些叫做“义”的文体的作文 。 “义”就是八股文的初步 。 我写的那些作文里有一篇我一直还记得:“孟子反不伐义 。 ”孟子反随国君出战 , 兵败回城 , 他走在最后 。 事后别人给他摆功 , 他说:“非敢后也 , 马不前也 。 ”为什么我对孟子反不伐其功留下深刻的印象呢?现在想起来 , 这一小段《论语》是一篇极短的小说:有人物 , 有情节 , 有对话 。 小说 , 或带有小说色彩的文章 , 是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 。 并且 , 这篇极短的小说对我的品德的成长 , 是有影响的 。 小说 , 对人是有作用的 。 我在后面谈到文学功能的问题时还会提到 。 我的父亲是个很有艺术气质的人 。 他会画画 , 刻图章 , 拉胡琴 , 摆弄各种乐器 , 糊风筝 。 他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做“百脚”)是用胡琴的老弦放的 。 用胡琴弦放风筝 , 我还没有见过第二人 。 如果说我对文学艺术有一点“灵气” , 大概跟我从父亲那里接受来的遗传基因有点关系 。 我喜欢看我父亲画画 。 我喜欢“读”画帖 。 我家里有很多有正书局珂罗版影印的画帖 , 我就一本一本地反复地看 。 我从小喜欢石涛和恽南田 , 不喜欢仇十洲 , 也不喜欢王石谷 。 倪云林我当时还看不懂 。 我小时也“以画名” , 一直想学画 。 高中毕业后 , 曾想投考当时在昆明的杭州美专 。 直到四十多岁 , 我还想彻底改行 , 到中央美术学院从头学画 。 我的喜欢看画 , 对我的文学创作是有影响的 。 我把作画的手法融进了小说 。 有的评论家说我的小说有“画意” , 这不是偶然的 。 我对画家的偏爱 , 也对我的文学创作有影响 。 我喜欢疏朗清淡的风格 , 不喜欢繁复浓重的风格 , 对画 , 对文学 , 都如此 。
一个人的成为作家 , 跟小时候所受的语文教育 , 跟所师事的语文教员很有关系 。 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三年级 , 教我们语文(当时叫作“国文”) , 都是高北溟先生 。 我有一篇小说《徙》 , 写的就是高先生 。 小说 , 当然会有虚构 , 但是基本上写的是高先生 。 高先生教国文 , 除了部定的课本外 , 自选讲义 。 我在《徙》里写他“所选的文章看来有一个标准:有感慨 , 有性情 , 平易自然 。 这些文章有一个贯串性的思想倾向 , 这种倾向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人道主义’” , 是不错的 。 他很喜欢归有光 , 给我们讲了《先妣事略》《项脊轩志》 。 我到现在还记得他讲到“世乃有无母之人 , 天乎痛哉”“庭有枇杷树 ,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今已亭亭如盖矣”的时候充满感情的声调 。 有一年暑假 , 我每天上午到他家里学一篇古文 , 他给我讲的是“板桥家书”“板桥道情” 。 我的另一位国文老师是韦子廉先生 。 韦先生没有在学校里教过我 。 我的三姑父和他是朋友 , 一年暑假请他到家里来教我和我的一个表弟 。 韦先生是我们县里有名的书法家 , 写魏碑 , 他又是一个桐城派 。 韦先生让我每天写大字一页 , 写《多宝塔》 。 他教我们古文 , 全部是桐城派 。 我到现在还能背诵一些桐城派古文的片段 。 印象最深的是姚鼐的《登泰山记》 。 “苍山负雪 , 明烛天南 。 望晚日照城郭 , 汶水、徂崃如画 ,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 ”“苍山负雪 , 明烛天南 。 ”我当时就觉得写得非常美 。 这几十篇桐城派古文 , 对我的文章的洗练 , 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分页标题
一九三八年 , 我们一家避难在乡下 , 住在一个小庙 , 就是我的小说《受戒》所写的庵子里 。 除了准备考大学的数理化教科书外 , 所带的书只有两本 , 一本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 , 一本《沈从文选集》 , 我就反反复复地看这两本书 , 这两本书对我后来的写作 , 影响极大 。

当代汪曾祺:我的创作生涯 | 纪念
本文插图
汪曾祺
一九三九年 , 我考入西南联大的中国文学系 , 成了沈从文先生的学生 。 沈先生在联大开了三门课 , 一门“各体文习作” , 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一门“创作实习” , 一门“中国小说史” 。 沈先生是凤凰人 , 说话湘西口音很重 , 声音又小 , 简直听不清他说的是什么 。 他讲课可以说是亳无系统 。 没有课本 , 也不发讲义 。 只是每星期让学生写一篇习作 , 第二星期上课时就学生的习作讲一些有关的问题 。 “创作实习”由学生随便写什么都可以 , “各体文习作”有时会出一点题目 。 我记得他给我的上一班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 。 有几个同学写的散文很不错 , 都由沈先生介绍在报刊上发表了 。 他给我的下一班出过一个题目 , 这题目有点怪:《记一间屋子的空气》 。 我那一班他出过什么题目 , 我倒记不得了 。 沈先生的这种办法是有道理的 , 他说:“先得学会车零件 , 然后才能学组装 。 ”现在有些初学写作的大学生 , 一上来就写很长的大作品 , 结果是不吸引人 , 不耐读 , 原因就是“零件”车得少了 , 基本功不够 。 沈先生讲创作 , 讲得最多的一句话 , 是“要贴到人物写” 。 我们有的同学不懂这话是什么意思 。 照我的理解 , 他的意思是:小说里 , 人物是主要的 , 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次要的 , 派生的 。 作者的感情要随时和人物贴得很紧 , 和人物同呼吸 , 共哀乐 。 不能离开人物 , 自己去抒情 , 发议论 。 作品里所写的景象 , 只是人物生活的环境 。 所写之景 , 既是作者眼中之景 , 也是人物眼中之景 , 是人物所能感受的 , 并且是浸透了他的哀乐的 。 环境 , 不能和人物游离 , 脱节 。 用沈先生的说法 , 是不能和人物“不相粘附” 。 他的这个意思 , 我后来把它称为“气氛即人物” 。 这句话有人觉得很怪 , 其实并不怪 。 作品的对话得是人物说得出的话 , 如李笠翁所说:“写一人即肖一人之口吻 。 ”我们年轻时往往爱把对话写得很美 , 很深刻 , 有哲理 , 有诗意 。 我有一次写了这样一篇习作 , 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 , 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 。 ”对话写得越平常 , 越简单 , 越好 。 托尔斯泰说过:“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谈的 。 ”如果有两个人在火车站上尽说警句 , 旁边的人大概会觉得这二位有神经病 。 沈先生这句简单的话 , 我以为是富有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 沈先生教写作 , 用笔的时候比用口的时候多 。 他常常在学生的习作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比原作还长) , 或谈这篇作品 , 或由此生发开去 , 谈有关的创作问题 。 这些读后感都写得很精彩 , 集中在一起 , 会是一本很漂亮的文论集 。 可惜一篇也没有保存下来 , 都失散了 。 沈先生教创作 , 还有一个独到的办法 。 看了学生的习作 , 找了一些中国和外国作家用类似的方法写成的作品 , 让学生看 , 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 , 我记得我写过一篇《灯下》(这可能是我发表的第一篇小说) , 写个小店铺在上灯以后各种人物的言谈行动 , 无主要人物 , 主要情节 , 散散漫漫 , 是所谓“散点透视”吧 。 沈先生就找了几篇这样写法的作品叫我看 , 包括他自己的《腐烂》 。 这样引导学生看作品 , 可以对比参照 , 触类旁通 , 是会收到很大效益 , 很实惠的 。
创作能不能教 ,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的问题 。 我以为创作不是绝对不能教 , 问题是谁来教 , 用什么方法教 。 教创作的 , 最好本人是作家 。 教 , 不是主要靠老师讲 , 单是讲一些概论性的空道理 , 大概不行 。 主要是让学生去实践 , 去写 , 自己去体会 。 沈先生把他的课程叫做“习作”“实习” , 是有道理的 。 沈先生教创作的方法 , 我以为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方法 。分页标题
我二十岁开始发表作品 , 今年七十岁了 , 写作生涯整整经过了半个世纪 , 但是写作的数量很少 。 我的写作中断了几次 。 有人说我的写作经过了一个三级跳 , 可以这样说 。 四十年代写了一些 。 六十年代初写了一些 。 当中“文化大革命” , 搞了十年“样板戏” 。 八十年代后小说、散文写得比较多 。 有一个朋友的女儿开玩笑说“汪伯伯是大器晚成” 。 我绝非“大器” , ——我从不写大作品 , “晚成”倒是真的 。 文学史上像这样的例子不是很多 。 不少人到六十岁就封笔了 , 我却又重新开始了 。 是什么原因 , 这里不去说它 。

当代汪曾祺:我的创作生涯 | 纪念
本文插图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有一位评论家说我是唯美的作家 。 “唯美”本不是属于“坏话类”的词 , 但在中国的名声却不大好 。 这位评论家的意思无非是说我缺乏社会责任感 , 使命感 , 我的作品没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作用 。 我于此别有说焉 。 教育作用有多种层次 。 有的是直接的 。 比如看了《白毛女》 , 义愤填膺 , 当场报名参军打鬼子 。 也有的是比较间接的 。 一个作品写得比较生动 , 总会对读者的思想感情、品德情操产生这样那样的作用 。 比如读了孟子反不伐 , 我不会立刻变得谦虚起来 , 但总会觉得这是高尚的 。 作品对读者的影响常常是潜在的 , 过程很复杂 , 是所谓“潜移默化” 。 正如杜甫诗《春雨》中所说:“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 ”我曾经说过 ,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 , 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 , 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 , 人 , 是美的 , 有诗意的 。 你很辛苦 , 很累了 , 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儿 , 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 , 读 一点我的作品 。 我对生活 , 基本上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 我认为人类是有前途的 , 中国是会好起来的 。 我愿意把这些朴素的信念传达给人 。 我没有那么多失落感、孤独感、荒谬感、绝望感 。 我写不出卡夫卡的《变形记》那样痛苦的作品 , 我认为中国也不具备产生那样的作品的条件 。
一个当代作家的思想总会跟传统文化、传统思想有些血缘关系 。 但是作家的思想是一个复合体 , 不会专宗哪一种传统思想 。 一个人如果相信禅宗佛学 , 那他就出家当和尚去得了 , 不必当作家 。 废名晚年就是信佛的 , 虽然他没有出家 。 有人说我受了老庄思想的影响 , 可能有一些 。 我年轻时很爱读《庄子》 。 但是我自己觉得 , 我还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比较大一些 。 我觉得孔子是个通人情 , 有性格的人 , 他是个诗人 。 我不明白 , 为什么研究孔子思想的人 , 不把他和“删诗”联系起来 。 他编选了一本抒情诗的总集——《诗经》 , 为什么?我很喜欢《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暮春者 , 春服即成 ,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 浴乎沂 , 风乎舞雩 , 咏而归 。 ”曾点的这种潇洒自然的生活态度是很美的 。 这倒有点近乎庄子的思想 。 我很喜欢宋儒的一些诗:“万物静观皆自得 , 四时佳兴与人同 。 ”“顿觉眼前生意满 , 须知世上苦人多 。 ”“生意满” , 故可欣喜 , “苦人多” , 应该同情 。 我的小说所写的都是一些小人物、“小儿女” , 我对他们充满了温爱 , 充满了同情 。 我曾戏称自己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人道主义者” , 大致差不离 。
前几年 , 北京市作协举行了一次我的作品的讨论会 , 我在会上做了一个简短的发言 , 题目是《回到现实主义 , 回到民族传统》 。 为什么说“回到”呢?因为我在年轻时曾经受过西方现代派的影响 。 台湾一家杂志在转载我的小说的前言中 , 说我是中国最早使用意识流的作家 。 不是这样 。 在我以前 , 废名、林徽因都曾用过意识流方法写过小说 。 不过我在二十多岁时的确有意识地运用了意识流 。 我的小说集第一篇《复仇》和台湾出版的《茱萸集》的第一篇《小学校的钟声》 , 都可以看出明显的意识流的痕迹 。 后来为什么改变原先的写法呢?有社会的原因 , 也有我自己的原因 。 简单地说:我是一个中国人 。 我觉得一个民族和另一个民族无论如何不会是一回事 。 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学 , 绝不会像西方文学一样 , 除非你侨居外国多年 , 用外国话思维 。 我写的是中国事 , 用的是中国话 , 就不能不接受中国传统 , 同时也就不能不带有现实主义色彩 。 语言 , 是民族传统的最根本的东西 。 不精通本民族的语言 , 就写不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的文学 。 但是我所说的民族传统是不排除任何外来影响的传统 , 我所说的现实主义是能容纳各种流派的现实主义 。 比如现代派、意识流 , 本身并不是坏东西 。 我后来不是完全排除了这些东西 。 我写的小说《求雨》 , 写望儿的父母盼雨 。 他们的眼睛是蓝的 , 求雨的望儿的眼睛是蓝的 , 看着求雨的孩子的过路人的眼睛也是蓝的 , 这就有点现代派的味道 。 《大淖记事》写巧云被奸污后错错落落 , 飘飘忽忽的思想 , 也还是意识流 。 不过 , 我把这些融入了平常的叙述语言之中了 , 不使它显得“硌生” 。 我主张纳外来于传统 , 融奇崛于平淡 , 以俗为雅 , 以故为新 。分页标题

当代汪曾祺:我的创作生涯 | 纪念
本文插图
汪曾祺画作
关于写作艺术 , 今天不想多谈 , 我也还没有认真想过 , 只谈一点:我非常重视语言 , 也许我把语言的重要性推到了极致 。 我认为语言不只是形式 , 本身便是内容 。 语言和思想是同时存在 , 不可剥离的 。 语言不仅是所谓“载体” , 它是作品的本体 。 一篇作品的每一句话 , 都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 。 谁也没有创造过一句全新的语言 。 古人说:无一字无来历 。 我们的语言都是有来历的 , 都是从前人的语言里继承下来 , 或经过脱胎、翻改 。 语言的后面都有文化的积淀 。 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越高 , 他的语言所传达的信息就会更多 。 毛主席写给柳亚子的诗“落花时节读华章” , “落花时节”不只是落花的时节 , 这是从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里化用出来的 。 杜甫的原诗是:
岐王宅里寻常见 ,
崔九堂前几度闻 。
正是江南好风景 ,
落花时节又逢君 。
“落花时节”就包含了久别重逢的意思 。
语言要有暗示性 , 就是要使读者感受到字面上所没有写出来的东西 , 即所谓言外之意 , 弦外之音 。 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 , 写的是个新嫁娘:
洞房昨夜停红烛 ,
待晓堂前拜舅姑 。
妆罢低声问夫婿 ,
画眉深浅入时无?
诗里并没有写出这个新嫁娘长得怎么样 , 但是宋人诗话里就指出 , 这一定是一个绝色的美女 。 因为字里行间已经暗示出来了 。 语言要能引起人的联想 , 可以让人想见出许多东西 。 因此 , 不要把可以不写的东西都写出来 , 那样读者就没有想象余地了 。
语言是流动的 。
有一位评论家说:汪曾祺的语言很怪 , 拆开来没有什么 , 放在起 , 就有点味道 。 我想谁的语言都是这样 , 每一句都是平常普通的话 , 问题就在“放在一起” , 语言的美不在每一个字 , 每一句 , 而在字与字之间 , 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 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 , 说他的字单看一个一个的字 , 并不觉得怎么美 , 甚至不很平整 , 但是字的各部分 , 字与字之间“如老翁携带幼孙 , 顾盼有情 , 痛痒相关” 。 文学语言也是这样 , 句与句 , 要互相映带 , 互相顾盼 。 一篇作品的语言是有一个整体 , 是有内在联系的 。 文学语言不是像砌墙一样 , 一块砖一块砖叠在一起 , 而是像树一样 , 长在一起的 , 枝干之间 , 汁液流转 , 一枝动 , 百枝摇 。 语言是活的 。 中国人喜欢用流水比喻行文 。 苏东坡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吾文如万斛泉源” 。 说一个人的文章写得很顺 , 不疙里疙瘩的 , 叫做“流畅” 。 写一个作品最好全篇想好 , 至少把每一段想好 , 不要写一句想一句 。 那样文气不容易贯通 , 不会流畅 。
选自《汪曾祺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
本期微信编辑:于文舲【当代汪曾祺:我的创作生涯 | 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