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古代皇帝下葬后,地宫墓门反锁,修墓的工匠们是怎样逃出来的?
有人出生就一定会有人死去 , 人的生命和死亡一定是联系在一起的 , 也就是说人类的丧葬制度发展的很早 , 早到有人类出现的时候 。我国作为古代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 , 丧葬制度也是缤纷多样 。
早在距今十几万年前 , 在我国发现的古人类遗址中 , 当时的人类已经存在墓地的观念 , 在生活区的旁边 , 会集中埋葬死去的人们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当时的丧葬习俗还是很野蛮的 , 就拿夏商时期来说 , 当时在社会的上层阶级十分盛行人殉制度 。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人去世后 , 在世的人会拿出死者生前喜爱的东西跟随死者下葬 , 在夏商时期 , 随着死者下葬的是活生生的人 , 曾经考古学家挖到一位夏王的墓 , 里边竟然有几百个无头骨骼 , 最后考古学者据考证推断这些都是为夏王做人殉的人 。
这种制度在我们当今看来是一种十分原始 , 十分血腥野蛮的习俗 。之后的人们也都意识到了人殉制度的弊端 , 进而改正了这种习俗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们现在常说的一个成语"始作俑者" , 是用来形容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 这个成语最初其实是孔子的话 , 讲的就是人殉习俗得到改变 , 人们开始用泥塑的人偶代替真人随死者入土 。
这也是古代的丧葬习俗的一个进步 。之后随着儒家学说得到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推崇 , 儒家的丧葬观念越来越成为社会上的主流 。
儒家主张教化 , 主张尊卑等级 , 也主张事死者如事生 , 这也就推动了"厚葬"这一种丧葬习俗的发展 , 越是等级高的人物墓葬越是华丽 。虽然历史上存在着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 提倡薄葬的不同 , 当时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 , 厚葬是主流基调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厚葬的主流基调也就意味着例如皇帝这类人的墓葬中 , 金银宝器 , 奇珍异宝都是很多的 。这种现象也催生了另一种行当:盗墓 。
这种充满神秘的行业赚钱就靠着盗取地下陵墓里的珍宝 。盗墓这种行为当然不可能被社会大众接受 , 毕竟谁也不想有朝一日自己或是自己亲人的陵墓被别人暴力的打开 , 再掠夺走里边之前的物品 。
为了与盗墓贼对抗 , 社会上尤其是皇家可是下了大力气研究防盗措施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秦始皇的墓葬中 , 据传说就有很多道防御机关 , 一旦触发杀人于瞬间 , 以防止盗墓贼的侵扰 。光是机关肯定是不够 , 还有很多加固墓门的方法 , 像是查门闩一样在里边把墓门锁住 , 像是用一根石柱在里边顶住墓门等等 。
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性 , 就是最后的机关一定要在里边完成装配 。那这时候问题就来了 , 墓室里最后不能有活人在 , 又要要求最后的机关有人在里边完成装配 。总不能留下一个工匠留在墓穴里不出来吧 , 地宫反锁后 , 最后一个修墓的工匠是如何逃出来的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其实古人在日常的实践中早已解决这个问题了 , 墓穴里边全部完成后 , 最后工匠都出来 , 把墓门关住 , 这时的墓门中间有一个横着的小细缝 , 工匠通过使用一根类似钥匙的金属棒 , 伸进细缝里边 , 控制在里边的石柱 , 最终完成石柱的放置 , 达到卡住墓门的效果 。分页标题
因为这种技术属于皇家修陵墓的机密 , 是不能告诉外人的 , 这也是处于防盗的考虑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那这种防盗技术我们现在是怎么知道的呢?民国时军阀混战 , 军阀孙殿英因为军费缺乏 , 要挖开慈禧的陵墓 , 拿走宝物换军费 。
【工匠@古代皇帝下葬后,地宫墓门反锁,修墓的工匠们是怎样逃出来的?】当孙殿英大费周章来到慈禧的墓门前时 , 他不知道墓门该如何打开 。最后通过探索发现门中间的小细缝 , 才最终打开墓门 , 也发现了墓穴开启的秘密所在 。
- 医健者|食疗杀菌之王—蒜头
- 葡萄酒|探秘古代葡萄酒网红打卡地尼雅
- 古代小说网|罗墨轩:《说唐演义》中的伍云召故事刍议
- 黔工匠曾旭|光阴不负——焦虑的爆发
- 毛发医生冯丽娜|古代人脱发也烦恼,看完他们对抗脱发方法,由衷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 古迹寻踪|古代建筑文化中,什么叫斗八藻井?你见过哪些经典的藻井遗存?
- 古代小说网|杨威威:向文学找寻生活,用生活辅助校勘——《封神演义》理校记一则
- 历史|你知道吗?古代有很多解决光棍问题的方法存在,可以来了解一下
- 唐旭东大夫|出血最常见,古代医书也反复强调过,而且还有治疗方法
- 起驾旅行|探访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墓之一,就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低调而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