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导语:黄土高原 , 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 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 。 滋养了早期的中华文明 。 在中华文明诞生的初期 , 气候温暖湿润 , 黄土高原上的森林非常茂密 , 肥沃的土壤给予了中华民族先祖充足的粮食 。 夏商周三代 , 黄土高原一直是诸侯国的粮仓 , 抵御他国进攻的前线要地 。
本文插图
黄土高原地形
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 , 中原王朝对这一片地区的掌控能力逐渐下降 , 两汉时期尚掌握在中原王朝的手中 。 但是到了三国时期 , 黄土高原却已经陷落 , 被少数民族——羌胡所掌控 。 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 羌胡等少数民族一直盘踞在这里 。
中原政权尤其是当时实力最强盛的魏朝未能够消灭这一片地区的少数民族势力 , 最终在西晋八王之乱之后 , 与西晋一直存在的弊病一齐爆发 , 五胡乱华 , 衣冠南渡 。 中华大地正式进入持续数百年 , 动荡的魏晋南北朝 。 可以说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对黄土高原掌控权的失去 , 是中国进入长期分裂的重要因素之一 。
本文插图
三国时期版图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 中国四大高原之一 , 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 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 , 东临山西的太行山脉 , 南邻渭河谷地 , 西临青藏高原 。 整体面积广大 , 平坦 。 现在看起来似乎有很多因为植被失去而形成的沟壑 , 但是我认为 , 在中华文明诞生的早期 , 黄土高原应该是一片非常平坦的高原 , 并且有大量的植被覆盖 。
黄土高原的形成和整个亚洲的地形还有季风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 黄土高原的南东西三面地势较高 , 就好像一个簸箕一样 。 冬季强劲的冬季风将蒙古还有西伯利亚的土尘带到黄土高原所在的地区 。 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化 , 加上黄土高原表面的植被对养分的持续积累 , 黄土高原所在的地区形成了世界上最厚的黄土层 , 并且土壤的营养程度非常可观 。 黄土高原的形成机理和对中华文明的诞生以及后来少数民族来到黄土高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
本文插图
欧亚大陆上的冬季风和夏季风
黄土高原凭借深厚的土层 , 肥沃的土壤 , 加上史前时期气候温暖 , 黄土高原成为了滋养中华文明的绝佳地点 。 新生的中华文明就在这里出现 , 最好的证据就是在黄土高原的南部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还有文物 。 也是因为黄土高原优良的生态系统以及密集的人口 , 这里成为了中华大地上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过度的起点 。
史料记载 , 夏商时期 , 中华民族有一半都集中在黄土高原上 。 在《诗经》中还出现了对黄土高原上森林成片 , 虎豹成群的景象 。 那么黄土高原为何后来被少数民族占领呢?因为气候 。 黄土高原从东汉之后 , 就脱离了中原王朝的统治 , 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 黄土高原一直被少数民占据 。
本文插图
南北朝时期
根据竺可桢教授绘制的中国气候变化图 , 整个中国在东汉末 , 气候整体开始变得寒冷干燥 。 降水的减少以及气温的下降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系统来说是致命的 。 大片森林消失 , 生态系统恶化 。 没有了充足的降水 , 农耕生活无法继续 , 在这里生活的汉人被迫往南方更加温暖湿润的地区 。 同样的北方的胡人因为原先的地方无法支撑生产生活的继续 , 于是选择南迁 。 西晋末年爆发的五胡乱华以及衣冠南渡和气候有着一定的关系 。 胡人入华
那么来说说少数民族到底有着什么影响 。 在北方的少数民族此时匈奴已经不再一家独大 , 而是由许许多多的民族组成 , 比如羌人 , 羯人等 。 同样的 , 因为气候的变迁 , 北方地区变得寒冷干燥 , 不能够满足游牧生活的需要了 , 于是纷纷南迁 , 来到了长城沿线 , 通过经商的方式来到了西北以及黄土高原地区 。 而中原王朝的皇帝对这些少数民族同胞实行开放包容的政策 , 允许少数民族来到中原地区经商定居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西晋民族内迁
但是胡人的到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被汉化 , 比如著名的关陇集团 。 但是凭借民族身份 , 这些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仍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
北方少数民族的崛起和中原王朝的盛衰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 汉朝作为当时亚洲最庞大的帝国 , 庞大的军队 , 强大的军事实力让周边少数民纷纷愿意俯首称臣 。 中原王朝的先进的文明和生产技术让周边的少数民族纷纷将中华文明引入自己的民族当中 。
本文插图
来华朝贡的使团
但是 , 周边的少数民族依附于中原王朝是有条件的 , 那就是中原王朝的实力能够让他们心服口服 。 一旦中原王朝开始衰落 , 这些少数民族就开始蠢蠢欲动 。 这也是为什么中原王朝在边境地区 , 尤其是和少数民族接壤的地区设置军事重镇的主要原因 。 东汉王朝进入晚年之后 , 内部纷争愈演愈烈 , 东汉帝国已经是江河日下 。 周边的少数民族感受到了机会 , 包括匈奴在内 , 已经在北方地区经营多年的少数民族开始蠢蠢欲动 。
东汉末年 , 天下大乱 , 群雄并起 , 大汉帝王仍然在位 , 但是已经被诸如董卓 , 曹操等权臣所控制 。 少数民族则借此机会继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 随着中华大地进入三国时期 , 中原地区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 虽然三国之间仍然有大小的战争 , 但是和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局面相比已经安宁了许多 。 蜀汉 , 东吴 , 魏都有能力去处理各自边疆地区和境内的少数民族 。 但是为什么三国时期 , 魏不能够将黄土高原收复呢?
本文插图
三国时期周边的少数民族分布
西汉时期 , 数次针对北方匈奴的讨伐战争让河套地区被纳入到了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之中 。 黄土高原自然也不在话下 。 为了震慑 , 管理同时与北方的少数民族进行一些贸易 , 大汉王朝在河套地区设置了朔方郡 , 五原郡 , 云中郡等大型城池 。 但是到了汉朝末年 , 对边境地区的掌控能力逐渐下降 , 王朝内部诸如黄巾起义的农民起义不断 , 军队被调往内地负责镇压叛乱 。
到了三国时期 , 魏虽然是实力最强大的 , 毕竟拥有东汉帝国绝大部分的政治遗产 , 财政 , 军事能力都远远强过两个偏安一隅的政权 。 但是要说明的是 , 魏要面对的可不只是一个少数民族 , 而是种类繁多 , 人口规模庞大的少数民族 。 魏的统治阶级并不是没有想过要对这些少数民族进行打击 , 而是考虑到一旦对某个民族进行进攻之后 , 其他少数民族会不会联合起来一起帮助这个被魏进攻的少数民族 。
本文插图
五胡乱华
同时在魏的境内还有大量的少数民族聚居 。 如说内外联合起来 , 就很有可能直接颠覆魏的政权 。 何况 , 这些少数民族都奉魏的皇帝为正朔 , 年年都来缴纳岁贡 。 保留这些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力远比征服他们省钱省力 。 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并不仅仅有五个少数民族在西晋经历了八王之乱后入侵中原地区 , 而是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为主 , 对中原王朝的北方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入侵 。 从西晋灭亡 , 衣冠南渡到隋朝建立一统中原 , 数百年的时间之内 , 北方的游牧民族给北方地区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 很大程度上给之后南方地区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埋下了伏笔 。 北方的胡人为什么能够一举将晋王朝掀去一半的国土呢?
前面说到 , 魏之所以不去对北方的少数民族进行大规模的进攻 , 是因为少数民族在边境地区以及魏朝内部的势 力规模都相当的客观 。 而中原政权周边的少数民族之所以能够臣服于中原政权 , 是因为中原政权庞大的军队以及强大的军事实力 。 虽然汉朝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开放包容政策能够促进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 缓解民族矛盾 。 但是这也导致了少数民族的势力得以扎根中原地区 。 一旦中原政权开始衰落 , 少数民族便会趁机而起将北方地区变成自己土地 。分页标题
地图上来看 , 西晋时期胡人乱华主要是从黄土高原出发 , 向河西走廊 , 关中地区以及华北平原 。 黄土高原脱离魏的统治 , 是西晋灭亡的一大原因之一 。 黄土高原就好像是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的前线基地 , 一有机会就会大举入侵 。
结语:历史并不总是非黑即白的 , 而是灰色的 。 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地区难道没有任何的好处吗?有的 , 首先是对黄河的影响 。 对照黄河泛滥的历史和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 , 不难发现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黄河是相对稳定的 。 这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此时的主人已经变成了北方的游牧民族 。 游牧业对黄土高原的影响明显要弱于农耕文明对黄土高原的影响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情况的缓解 , 让黄河在这段时期变得温和 , 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改道发生 。
另外就是少数民族的融合 。 少数民族在入主中原以后 , 为了加强统治 , 纷纷全盘接受汉文化 , 将自己的姓氏改为汉人常用的姓氏 , 使用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 。 汉文化强大的包容能力最终让这些少数民族和中华民族之间已经没有任何明显的区别 , 这些少数民族最终也就这么消失在了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当中 。中华文明的历史 , 是中原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不断抗争的历史 , 是中原政权内部的斗争与改革的历史 。 回顾中华文明的历史 , 不难发现 , 从夏商周开始 , 中华大地就开始按照"合久必分 , 分久必合"的规律不断前进着 。 中华文明的历史 , 是政权不断更迭的历史 , 颇有佛教文化当中的轮回的意思 。
本文插图
【愉快地玩耍吧三国时期占据了黄土高原的羌胡为何会给西晋造成难以想象的灾难】黄河历次改道
来源:(愉快地玩耍吧)
【】网址:/a/2020/0517/1589708684.html
标题:愉快地玩耍吧三国时期占据了黄土高原的羌胡为何会给西晋造成难以想象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