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秦始皇究竟是坐享其成的幸运儿?还是统一霸业的实际开创者?
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十年) , 亲政之后的秦王赢政干了一件漂亮的大事:诛杀嫪毐、罢黜吕不韦 , 将王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
随后 , 他剑锋一指 , 仅仅用了九年时间便兼并了六国 , 统一了天下 。请看下表:
公元前230年灭韩;
公元前228年灭赵;
公元前225年灭魏;
公元前223年灭楚;
公元前222年灭燕;
公元前221年灭齐;
秦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 完成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大业 。但是:年十三岁 , 庄襄王死 , 政代立为秦王 。当是之时 , 秦地已并巴、蜀、汉中 , 越宛有郢 , 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 , 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 , 灭二周 , 置三川郡 。——《史记秦始皇本纪》
按《史记》的说法 , 赢政继位时 , 秦国已拥有大片的国土 , 貌似天下大局已定 , 那么赢政兼并六国不过是顺势而为 , 根本不费吹风之力 。
【[秦军]秦始皇究竟是坐享其成的幸运儿?还是统一霸业的实际开创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于是 , 统一六国的功绩被算到了赢政的历代祖宗头上 。赢政本人则成了收获成果的投机者 , 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 。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赢政之前 , 秦国的的确确占据了陕西以南的巴郡、蜀郡、汉中郡、南郡、三川郡、黄河以东的河东郡、太原郡、上党郡 。
不过 , 在赢政继位时 , 上党郡、太原郡与河东郡都已在秦庄王三年魏将军无忌统领的诸侯联军的攻击下大部丢失 。
秦始皇五年 , 派蒙骜重新攻克上党的长平等26座城池 , 直到秦始皇十一年 , 王翦攻克阙与城和橑阳城 , 这才完全占领上党郡 。而太原郡则是到了秦始皇十五年 , 王翦攻占了狼孟城才重新完全占领 。
这些都是来源于实际战事的记载 , 显然比《史记》的叙述更为可信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由此可见 , 赢政继位时 , 太原郡、上党郡、河东郡实际属赵、魏、韩等国拥有 。
因此 , 秦始皇并不是摘取胜利果实的机会主义者 , 而实实在在的大一统开创人 。
接下来我们跟随秦王赢政的战略规划路线 , 一同领略他实现大一统的具体过程 。历史性的战略突破——一路向东李斯国说秦王 , 请先取韩以恐他国 , 于是使李斯下韩 。——《史记》
从《史记》的记载来看 , 秦扫六国是在李斯的建议下从韩国开始的 。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没有错 , 但好像也不太对 。
因为早在秦庄王三年 , 秦军攻取成皋、荥阳后 , 却对眼前的肥肉——韩车的都城郑视而不见 , 而是北渡黄河攻取汲邑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与后来秦始皇的“东进”战略计划是吻合的 , 由于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 所以很多人认为秦始皇实施的是祖上的策略 , 他本人仍然是坐享其成的人 。
其实不然!这要从秦穆公时说起 。
秦穆公自元年起 , 率兵东渡黄河攻打茅津开始 , 在位的39年间 , 大约发动过五、六次东渡黄河的战争 , 但从统一大业的角度上来讲 , 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 。
到了秦孝公时 , 也进行了数次东征 , 但实际战果同样不尽人意 。直到秦昭王继位 , 56年间 , 发起了近二十次东征之战 , 虽然大多数取得了胜利 , 但并未吞并任何一个侯国 , 战争获利颇多但未能在黄河北岸立足 。
由此可以看出 , 自秦穆公开始至秦庄王 , 秦国的无数次“东进”根本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 , 既没有消灭吞并某个侯国 , 也没有突破地理局限在黄河以东或以北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也就是没有战略性地向纵深扩展 。他们充其量只是朝廷一些骚扰和掠夺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是秦始皇的“东进”却截然不同 , 他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攻克成皋、荥阳 , 然后沿黄河以南向东推进 , 如一把利刃割开赵、魏、韩、楚联合防线的口子 。接着北上攻占黄河以北的汲邑 , 在黄河以东建立一片广阔的根据地 。再接着切断赵国与韩魏的联络 , 先吞并赵国 , 挺进中原 , 之后伺机吞掉楚和燕 。
请看秦军的进军路线:
秦始皇登基平定晋阳反叛之后 , 于第二年 , 派将军麃公攻打位于荥阳东边的卷城 , 东征之战由此开始 。
秦始皇三年十月 , 令蒙骜率军攻打魏国畅城和诡城;
秦始皇五年 , 蒙骜继续东进 , 攻打魏国 , 攻克了酸枣、燕、虚、长平(不是赵国长平)、雍上、山阳等城邑;
秦始皇六年 , 五国诸侯联合攻秦 , 秦军东进战役暂停 。诸侯兵败后 , 秦军立即继续东进 , 路线仍然以黄河以南向东 , 一直到攻克卫国占领濮阳;
秦始皇七年 , 蒙骜去世 , 王翦为秦军统帅 , 继续东进 , 攻打汲邑 。稳固基础 , 釜底抽薪
上述战略的突出之处在于:
成功切断黄河以南韩、魏都城与黄河以北大面积国土的联系 , 挟持住了韩王和魏王 。同时也切断了黄河南北诸侯之间的联系和支援;
变不利为有利 。黄河与吕梁山是秦军东进的阻碍 , 但同时也是秦国的天然屏障 。秦军顺黄河而下 , 以成皋、荥阳为突破口 , 在黄河以北建立根据地 , 诸侯联军无法越过黄河与吕梁山脉这两道天然防线;
化整为零 。秦军的根据地犹如一根契子钉入韩魏之间 , 将各诸侯分割为多个孤立的地域 , 很难发起联合攻势 , 各诸侯变得人人自危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战争的风险——孤军深入
秦始皇制定的占据成皋、荥阳 , 东渡黄河分割韩魏 , 进而盘踞黄河以东问鼎天下的策略难道就真的天衣无缝吗?
显然不是!
战争本身就是高风险的投资 , 况且瞬息万变的战场往往会将利与弊、胜与负瞬间转换 。
黄河与吕梁山既是秦国的屏障 , 但反过来说 , 如果秦军渡过黄河站不住脚 , 那将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无路可退的境地 。
对此 , 秦军运用两大方案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变不利为有利
成皋、荥阳、卷城、酸枣几座城池沿黄河自西向东一字排开 , 黄河任西向东流 。一旦诸侯企图分割包抄东进的秦军 , 秦国可顺流而下 , 迅速增派援军 , 形成前后军、黄河登岸秦军三面合围的局势 , 况且其速度将会是闪电式的 。
二、胁迫韩魏不要轻举妄动
秦军攻占成皋、荥阳之后 , 韩国都城郑与魏国都城大梁便暴露在秦军的眼前 , 但秦军此却不闻不问、视而不见 , 继续向东挺进 。
其实这实施的是“围而不打”的策略 , 如果韩魏等诸侯稍有动作 , 秦军会直奔其国都 。而韩魏远在黄河对岸地区的军队则鞭长莫及、远水救不了近火 。
正因为上述两个原因 , 韩魏两家投鼠忌器 ,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秦军在摇大摆从自家门前经过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吸取教训 , 改变策略 , 稳扎稳打 , 步步为营
早在秦庄王三年 , 蒙骜在秦军已占据成皋、荥阳的基础之上 , 从秦国本土发兵 , 直取晋阳 。其后兵分三路:
一路直扑高都 , 与成皋、荥阳之军隔河相望 , 会合于黄河两岸 , 对韩魏两国位于黄河对岸的地区形成包抄之势;分页标题
另一路以晋阳为中心 , 向四周发起攻击 , 以扩大战果、稳固地盘;
第三路则在对韩魏形成的包围圈中左冲右突 , 收获胜利果实;
此时的韩魏已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 , 魏国国君忍无可忍 , 于是联合各诸侯攻击黄河以北的秦军 。秦军在广阔的黄河以北地区无法快速收拢部队 , 兵力无法集中 , 因此很快被压制到黄河以南 。而黄河以北的占领区则全部失守 。
同年 , 秦庄王去世 , 13岁的赢政继位 , 秦国全国上下一片萧瑟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秦始皇从父辈的失败中重新调整战略部署:
一是反其道而行 , 将由北至南的包抄路线变为由南向北拓展;
二是变盲目轻进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
于是 , 秦军一路东进 , 不敢贸然觊觎黄河以北地区 , 并且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稳固东进路线 。
直到秦始皇七年 , 王翦接任蒙骜 , 北渡黄河按当年蒙骜南下的路线反向向北推进 。不急不躁用了四年时间 , 重新占领黄河以北曾经得而复失的广大地区 。
其间 , 各诸侯国也曾再次联合攻秦 , 但秦军吸取曾经的教训之后 , 兵力重心始终在黄河以南 , 联军无法给予秦军致命打击 。并且由于秦军发挥黄河优势 , 进行有效还击 , 联军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
至此 , 秦军终于在黄河以东、以北辽阔的地区建立起了坚实的根据地 , 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形成 , 挺进中原、吞并六国的宏大战役得以全面展开 。
而后的闪击赵国、不战而屈韩等吞并战争均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才得以成功 。如此宏伟的统一战略究竟出自何人之手?王下兵而攻荥阳 , 则巩、成皋之道不通;北断太行之道 , 则上党之师不下 。王一兴兵而攻荥阳 , 则其国断而为三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这应该是最早关于“东进”策略的论述 , 出至范雎之口 。他向秦昭王建议:派兵攻打荥阳、成皋 , 守住太行山 , 阻断韩国上党援军南下 , 将韩国切割成三段 。
秦昭王并未采取这一战略 。原因在于:
一、范雎的眼光仅仅停留在克制韩国上 , 没有一统天下的深谋远虑 , 因此不被秦昭王所重视;
二、秦昭王认为以自己的实力可轻易攻破韩国 , 根本没必要非得采取这种策略 。
以此可以看出 , 范雎提出的“东进”战略与后来秦始皇实施的“东进”战略完全不是一码事 。因此 , 严格地说 , 范雎提出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东进”战略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醒的军事家——蒙骜
虽然没有史料记载“东进”策略是由蒙骜提出来的 , 但从作为具体实施人来看 , 应该是蒙骜无疑 。原因有二:
一是蒙骜曾经从北至南包抄韩魏 , 但遭受了重大失败 。作为主将 , 他必然会详细分析战败的原因并设法寻求解决的方案;
二是蒙骜是“东进”战略的具体践行者 。直到他去世后由王翦接班 , 可以说他的后半生一直在为实现“东进”战略而努力 。虽然王翦接班后也能非常坚定地执行这一策略不变 , 是因为此时的“东进”策略已经成型 , 战略思路已经变得非常明晰 。最终的决策者——秦始皇
虽然是蒙骜提出并亲身践行“东进”策略 , 但可以想象的是:面对重大战略决策时 , 朝堂之上的文臣武将必然各执一词 , 各种诊断涌入君王的耳朵 , 究竟采取哪种方式则必须由君王决断 。
如果君王不具备良好的判断力 , 则无法甄别和选择正确的策略 。由此说来 , “东进”策略的最终制订者只能是秦始皇本人 。
结束语:事实证明 , 在那场一统天下的宏伟战役中 , 秦始皇才是真正的掌舵人 。他并非是摘取祖辈胜利果实、坐享其成的幸运儿 , 而是统一霸业的开创人 。吞并六国、兼并天下的功绩非他莫属!分页标题
- 青年时报|痛心!17岁少年肚子痛还发烧,竟是得了结肠癌!医生的一句话令人唏嘘……
- 穷人|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贫富?
- 李浩彬【提醒】2岁娃抽搐不止,口流鲜血,竟是因为...家里这些潜在威胁一定要注意!
- 大龙娱乐|九人团The nice终于出道了,乃万伤心痛苦,最遗憾的竟是她
- 诗羊羊羊|内心强大,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
- 更金康|“缠腰龙”缠一圈真的会要命?真实原因竟是这样,要当心了
- 魏剑峰|新概念英语4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教材?
- 光明网|城市烟火 | 和久别重逢的日常相遇 不经意间竟是如此美好!
- 米小姐说运势|选一款你最喜欢的古风嫁衣?测你前世是什么命,我竟是公主命
- |女子泌尿系统结石反复住院 竟是甲状旁腺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