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书读薄汪曾祺:最爱逛菜市场,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生之乐趣


_本文原题:汪曾祺:最爱逛菜市场 , 热热闹闹 , 挨挨挤挤 , 让人感到生之乐趣

把书读薄汪曾祺:最爱逛菜市场,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生之乐趣
本文插图

把书读薄汪曾祺:最爱逛菜市场,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生之乐趣
本文插图
到了一个新地方 , 有人爱逛百货公司 , 有人爱逛书店 , 我宁可去逛逛菜市场 。 看着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 。 热热闹闹、挨挨挤挤 , 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
【把书读薄汪曾祺:最爱逛菜市场,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生之乐趣】——汪曾祺《家人闲坐 , 灯火可亲》

把书读薄汪曾祺:最爱逛菜市场,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生之乐趣
本文插图
汪曾祺(1920-1997) , 江苏高邮人 , 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 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 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 其主要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黄油烙饼》《葡萄月令》《人间草木》等 。
《家人闲坐 , 灯火可亲》主要围绕家和生活:一“家人闲坐 , 灯火可亲”有家人在就是幸福;二“自得其乐 , 随遇而安”要看到有趣的人和事;三“汤和天气好”生活要有点趣味;四“日日有小暖 , 至味在人间”用心为家人做顿饭 。这是一本汪曾祺写给大家的美而幸福的“活法” , 几乎囊括了汪曾祺最精华的文章 , 并附录汪氏三兄妹写“老头儿”和母亲的文章 , 从中读者可以了解汪曾祺家风及生活 。

把书读薄汪曾祺:最爱逛菜市场,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生之乐趣
本文插图

把书读薄汪曾祺:最爱逛菜市场,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生之乐趣
本文插图

把书读薄汪曾祺:最爱逛菜市场,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生之乐趣
本文插图
将微不足道的小事变得趣味盎然
建筑家王澍说:“不要先想什么是重要的事情 , 而是先想什么是有情趣的事情 , 并身体力行地去做 。 ”
我觉得 , 这句话很适合汪曾祺 。
他就是一个追求情趣的人 。 苏北在《舌尖上的汪曾祺》一文 , 写到汪曾祺女儿的同事到她家玩 , 汪曾祺“在厨房忙活了半天 , 结果端出一盘蜂蜜小萝卜来 。 萝卜削了皮 , 切成滚刀块 , 上面插了牙签 。 结果同事一个没吃 。 ”女儿汪朝抱怨说 , “还不如削几个苹果 , 小萝卜也太不值钱了 。 ”老头还挺奇怪 , 不服气地说:“苹果有什么意思 , 这个多呀 。 ”
喜欢吃 , 但是他并不是醉心于吃 , 大概是想在寻常烟火中寻觅点乐趣罢了 。 正如小说《长腿叔叔》所言:“生活本身已经够单调的了 , 你总得花很多时间吃饭睡觉 。 但想想看 , 如果在两顿饭之间再不发生点意料之外的事情 , 生活不仅是单调了 , 简直是了无生趣!”
叔本华说:“小说家的任务不是讲述那些伟大事件 , 而是使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变得趣味盎然 。 ”无论是小说 , 还是散文 , 汪曾祺无疑是做到了 。
于平凡琐碎的生活中发现美 , 感知美 , 这是汪曾祺所要倡导的 。
他说:“我从小生活在一条街道上 , 接触的便是这些小人物 。 但是我并不鄙薄他们 , 我从他们身上发现一些美好的、善良的品行 。 ”“我的小说写的都是普通人 , 平常事 。 因为我对这些人事熟悉 。 ”
散文《人间草木》写了作者路遇一对老夫妻捡拾枸杞子 , “他们捡枸杞子其实只是玩!一边走着 , 一边捡枸杞子 , 这比单纯的散步要有意思 。 这是两个童心未泯的老人 , 两个老孩子!人老了 , 是得学会这样的生活 。 看来 , 这二位中年时也是很会生活 , 会从生活中寻找乐趣的 。 他们为人一定很好 , 很厚道 。 他们还一定不贪权势 , 甘于淡泊 。 ”从这段半是评论半是猜想的文字中 , 我们不难读出汪的个人好恶 , 他讨厌假大空 , 力求真善美 , 哪怕是捕捉到微不足道的快乐 , 哪怕是苦中作乐 , 亦是好的 。 “会从生活中寻找乐趣” , 可以看成是汪的人生哲学 。分页标题
或许 , 是因为他与其师沈从文 , 有着一脉相承 , 都执着于人性 。 沈从文在《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中言:“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活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 , 那可不是我 , 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 选小地做基础 , 用坚硬石头堆砌它 , 精致 , 结实 , 对称 。 体型虽小而不纤巧 , 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 ”汪曾祺的《受戒》与沈从文的《 边城》 , 在气质上 , 是很相像的 , 都淡化了时代 , 淡化了环境 , 写出人性之美 。
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 对于抒情他自己也是承认的 。 “我的小说大都带有一点抒情色彩 , 因此 , 我曾自称是一个通俗抒情诗人 , 称我的现实主义为抒情现实主义 。 我的小说有一些优美的东西 , 可以使人得到安慰 , 得到温暖 。 但是我的小说没有什么深刻的东西 。 ”(《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的自己》)

把书读薄汪曾祺:最爱逛菜市场,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生之乐趣
本文插图

把书读薄汪曾祺:最爱逛菜市场,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生之乐趣
本文插图

把书读薄汪曾祺:最爱逛菜市场,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生之乐趣
本文插图
世故到了天真的地步
汪曾祺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 , 祖父白手起家 , 有两千多亩地 , 两家药铺 , 却生活节俭 , 一个咸鸭蛋要分两顿吃 , 爱花大价钱收藏字画 。 父亲多才多艺 , 会拳脚、爱音乐、写字、画画 , 还会用最好的材料给孩子做花灯和风筝 , 陪孩子玩 。 “西瓜灯里点了蜡烛 , 撒下一片绿光 。 父亲鼓捣半天 , 就为让孩子高兴一晚上 。 我的童年是很美的 。 ”汪曾祺的一生受童年的影响 , 兴趣广泛 , 活得洒脱而有诗意 。
王安忆说 , 汪老的文章最好读 , 他已是世故到了天真的地步……
他追求纯真 , 他笔下经常写的是纯真的人 , 纯真的事 。
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学生 。 汪曾祺说:沈先生不长于讲课 , 而善于谈天 。 他谈一位研究东方哲学的先生跑警报时带了一只小皮箱 , 皮箱里没有金银财宝 , 装的是一个聪明女人写给他的信 。 谈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苹果 , 一边吃 , 一边讲 , 还说:“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 , 烟台苹果就很好!”谈梁思成在一座塔上测绘内部结构 , 差一点从塔上掉下去 。 谈林徽因发着高烧 , 还躺在客厅里和客人谈文艺 。 他谈得最多的大概是金岳霖 。 金先生终生未娶 , 长期独身 。 他养了一只大斗鸡 。 这鸡能把脖子伸到桌上来 , 和金先生一起吃饭 。 他到外搜罗大石榴、大梨 。 买到大的 , 就拿去和同事的孩子的比 , 比输了 , 就把大梨、大石榴送给小朋友 , 他再去买!他总结道:沈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 。 一是都对工作、好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 , 对生活充满兴趣 , 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 , 无机心 , 少俗虑 。
这些人的气质 , 正是汪曾祺所倾慕的 , 也可以说是他的人生追求 。
书中还收录了几篇汪曾祺子女的文字 , 看着子女记录汪曾祺最后的日子 , 我潸然泪下 。
汪曾祺之女汪朝写道:爸经常出去参加一些活动 , 对方是什么人 , 他也弄不大清楚 , 有请便去 。 最糟糕的是有一次被人拉到某企业去 , 人家连汪曾祺是谁都不知道 , 把他的名字写错了两个字!我们很生气 , 怪他不自重 。 后来再琢磨 , 其实他是寂寞 。 妈卧病在床、只能时时呼喊他 , 或说些简单的句子 , 有时脑子还有些糊涂 , 没法跟他认真地谈话了 。 一对老人 , 哪怕吵架也是交流 。 爸需要有人说话、聊天 。 爸老盼着我们回家 , 盼着屋子里有些生气 。 我有时候中午回去 , 他特意做了炒鳝丝、荠菜拌熏干、雪里蕻蚕豆 , 等我吃饭 。 当时我很奇怪 , 午饭哪用得着这么丰盛?后来才深有体会 , 一家人 , 只有坐在一起吃饭才是人间烟火 , 才有家庭气氛 。 回想这大半生 , 我们实在没能为父母做什么 。 连多陪他们说说话、吃吃饭都做不到 。分页标题

把书读薄汪曾祺:最爱逛菜市场,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生之乐趣
本文插图
让读者感觉到活着是美的
以前 , 我不大理解汪曾祺为何那么爱抒情 , 甚至不惜有些夸张地抒情 。
他的一生不乏坎坷 , 作为一个不得不随波逐流的老头 , 他不过是于琐碎的生活中找点乐罢了 , 而对生活之痛苦大而化小,小而化无 。
他在《随遇而安》一文中写道:
我在那篇写右派的小说里写道:“……她带着一种奇怪的微笑 。 ”我那天回到家里 , 见到爱人说 , “定成右派了” , 脸上就是带着这种奇怪的微笑的 。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笑 。
我想起金圣叹 。 金圣叹在临刑前给人写信 , 说“杀头 , 至痛也 , 而圣叹于无意中得之 , 亦奇” , 有人说这不可靠 。 金圣叹给儿子的信中说“字谕大儿知悉 , 花生米与豆腐干同嚼 , 有火腿滋味” , 有人说这更不可靠 。 我以前也不大相信 , 临刑之前 , 怎能开这种玩笑?现在 , 我相信这是真实的 。 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 , 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 , 鲁迅说金圣叹“化屠夫的凶残为一笑” , 鲁迅没有被杀过头 , 也没有当过右派 , 他没有这种体验 。
其实 , 不是随遇而安 , 而是不安又如之奈何?
爱默生说:“大悲者会以笑谑嘲弄命运 , 以欢容掩饰哀伤 。 丑角也许比英雄更知人生的辛酸 。 ”
“我认为作家的责任是给读者以喜悦 , 让读者感觉到活着是美的 , 有诗意的 , 生活是可欣赏的 。 这样他就会觉得自己也应该活得更好一些 , 更高尚一些 , 更优美一些 , 更有诗意一些 。 小说应该使人在文化素养上有所提高 。 小说的作用是使这个世界更诗化 。 ”汪曾祺在《使这个世界更诗化》一文中作如是言 。
沈从文说他“宠辱不惊” , “若世界真还公平 , 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 , 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 , 古人早已言之 。 最可爱还是态度 , ‘宠辱不惊’!”

把书读薄汪曾祺:最爱逛菜市场,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生之乐趣
本文插图
吴玄说:温暖 , 肯定是一种让人感动的文学品质 。 沈从文曾在创作中反复强调这种品质 , 汪曾祺也曾在创作谈中反复强调这种品质 , 这是面对苦难的一种方法 , 毕竟人是需要慰藉的 , 人在寒冷之中 , 你告诉他寒冷并没什么用 , 但如果给予一点温暖 , 还不至于让他冻死 。 在我看来 , 温暖是慈悲的 , 是一种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