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国内IGBT龙头42天成功引战,推动分拆上市,发展潜力大

【比亚迪|国内IGBT龙头42天成功引战,推动分拆上市,发展潜力大】
_本文原题:国内IGBT龙头42天成功引战 , 推动分拆上市 , 发展潜力大
比亚迪日前发布公告 , 称旗下公司 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 , 由红杉资本 , 中金资本以及国投创新领衔投资 , Himalaya Capital 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参与认购 , 现在已经完成 A 轮融资 19 亿元 。
据了解 , 本次融资前 ,比亚迪半导体公司的估值为75亿元 , 增资结束后 ,比亚迪半导体的估值已经接近百亿元 。
比亚迪:引战融资仅用42天 独立市场化拉开序幕
有消息称 ,比亚迪完成引战融资的全过程仅用时42天 , 真是牛逼哄哄的!
这么迅速 , 意味着什么?一方面展现了 比亚迪极为高效的执行力;另一方面 , 表明 比亚迪在资本市场强大的资源积累以及深厚的机构投资者基础 。
分析认为 , 此次融资将拉开 比亚迪子公司独立市场化序幕 , 未来还有望迎来其他业务板块(如动力电池)的独立市场化 , 进一步激发公司成长空间 。
此外 , 本轮投资者合计取得 比亚迪半导体增资扩股后20.2126%股权 。

比亚迪|国内IGBT龙头42天成功引战,推动分拆上市,发展潜力大
本文插图
那么 ,比亚迪半导体公司因何获得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重视?
主要原因还是在IGBT , 据了解 , IGBT是资本市场近来关注的热点 , 也是本次融资的重中之重 。
据悉 ,比亚迪半导体前身为深圳 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 , 今年年初 ,比亚迪内部通过股权转让、业务划分等方式完成重组后 , 更名为 比亚迪半导体 。 目前 ,比亚迪半导体主要的经营项目包括集成电路、新型电子元件、IGBT(即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以及LED发光二极管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而 比亚迪已在 IGBT 领域深耕十余年 , 开发的 IGBT 4.0 产品已装车应用 , 且 比亚迪还是国内唯一拥有 IGBT 全产业链的车企 。
IGBT 是一种电力电子器件 , 是工业控制及自动化领域的核心元器件 , 能够根据工业装置中信号指令来调节电路的电压、电流、频率、相位等 , 被称为电力电子行业的“CPU” , 广泛应用于电机节能、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家用电器、汽车电子、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
从车企到全球电动技术综合供应商 , 业务多元发展
比亚迪旗下拥有 23 大事业部和 5 大产业群 。 从车企到全球电动技术综合供应商 , 业务多元发展 。 为应对变革 ,比亚迪开始市场化改革 , 将旗下有竞争力的子业务/子公司对外供应或分拆 , 提升整体的经营活力 。 同时 , 引入国际化团队 , 提升品牌形象和全球化运营能力 。
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深耕多年 , 核心电动技术形成独特积累并开始对外输出 , 未来有望成为全新增长极 。
1 、半导体:IGBT 自主研发 , 行业领先
比亚迪早在2005 年就组建了 IGBT 研发团队 , 2018 年底公司发布的 IGBT 4.0 技术 。 在 IGBT 领域深耕十余年 , 开发的 IGBT 4.0 产品已装车应用 ,比亚迪还提前布局了第三代 SiC , 整车性能有望再提升 10% 。
此外 ,比亚迪还是国内唯一拥有 IGBT 全产业链的车企 , 较大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基数也将持续巩固其 IGBT 产品竞争力 。 根据 NE 时代统计 , 2019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用 IGBT 市场中 ,比亚迪出货量 19.4 万套排名第二 , 市占率为 18% 。 目前 比亚迪的 IGBT 已开始对外供应 , 预计未来将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
根据智研咨询统计 , 2018 年 , 全球IGBT 市场规模达 58.4 亿美元 , 中国 IGBT 市场规模达 162 亿元 。

比亚迪|国内IGBT龙头42天成功引战,推动分拆上市,发展潜力大
本文插图分页标题
由于 IGBT 对企业设计及工艺要求较高 , 而国内市场起步较晚,IGBT 市场外资品牌占主导 , 国内企业正加快进口替代 。

比亚迪|国内IGBT龙头42天成功引战,推动分拆上市,发展潜力大
本文插图
而在国内市场 , 新能源汽车是 IGBT 最大下游市场 , 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 预计未来 IGBT 行业格局变化 , 将较大程度受新能源汽车行业供应商份额所影响 。

比亚迪|国内IGBT龙头42天成功引战,推动分拆上市,发展潜力大
本文插图
以 IGBT 优势业务为核心 , 半导体业务分拆上市迈出了第一步 。
2020 年 , 公司宣布以 IGBT 业务为核心对旗下半导体业务做整合 , 产品线由消费向工业领域拓展 , 有利于强化优势 , 抓住半导体行业机遇 。 从组织结构调整和资本运作角度看 , 分拆上市将赋予“ 比亚迪半导体”独立运作和独立融资功能 , 促进经营表现 , 有望加速扩大外供 , 加快新能源 IGBT 国产化进程 , 最终回馈股东;引入战投、员工股权激励 , 有利于企业释放经营活力 。 半导体业务未来将扩大对外供应 , 分拆后外供业务的增长将持续改善集团的现金流和盈利性 。
2、动力锂电池:拳头产品 外供争夺“大蛋糕”
全球车企电动化加速 , 预计 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1500 万辆 , 全球锂电池有望接近1000GWh 。 2019 年国内市场 宁德时代占一半份额 , 车企为保障电池供应稳定有较大动力拓展其它供应商 。 而 比亚迪作为国内动力电池综合实力最好的两家公司之一 , 有较大增量空间 。

比亚迪|国内IGBT龙头42天成功引战,推动分拆上市,发展潜力大
本文插图
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依然是圆柱、方形、软包三类电芯三分天下 。 就全球动力电池行业格局来看 ,比亚迪、 宁德时代、三星 SDI 是方形电池佼佼者 , 2019 年 ,比亚迪在国内方形电池领域市占率为 21% , 高于其在动力电池整体市场的市占率 17% , 预计未来 比亚迪在方形电池领域仍将持续巩固领先优势 , 市场份额有望不断提升 。

比亚迪|国内IGBT龙头42天成功引战,推动分拆上市,发展潜力大
本文插图
动力锂电池业务也有分拆预期 , 未来市值可达千亿 。
此前 ,比亚迪曾预计在 2022 年底前完成动力锂电池的分拆上市 。比亚迪的动力锂电池业务目前处于国内第二的地位 , 即使考虑未来松下、LG 等国际巨头进入国内市场 , 随着市场空间的不断增大 , 2030 年也有望达到 600 亿元的营收和约 30%的市占率 , 未来市值预计上千亿 。
3、E平台:开放共享 , 创新前沿及合作桥梁
e 平台定位是一个“技术平台” , 对应的并非底盘结构等领域 , 而是针对新能源车型研发的总结性思路和解决方案 , 可以在不同品牌和不同级别的车型中实现共享 。
采用平台化战略 , 与 丰田成立合资公司意在借助 丰田的全球渠道、良好名誉和研发能力 , 推动业务的全球化 , 努力转变为全球技术供应商 。

比亚迪|国内IGBT龙头42天成功引战,推动分拆上市,发展潜力大
本文插图
4、其他汽车零部件:市场化分离 潜在业绩增长点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领跑者 ,比亚迪在核心三电系统及 IGBT模块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优势 。 同时 , 依靠 2.8 万项全球专利 , 公司掌握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全套研发生产能力 。
基于此 , 公司从原先事业部架构中剥离相关业务 , 在 2019 年先后成立了五家全资子公司 。 2019 年公司先后与 丰田、长城、长安等车企在电动车联合开发、核心零部件供应等领域展开合作 , 以技术变现寻求业绩新增长点 。

比亚迪|国内IGBT龙头42天成功引战,推动分拆上市,发展潜力大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5、其他业务:手机业务份额增加 , 云轨业务有潜力
比亚迪的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主要通过子公司 比亚迪电子(香港上市)经营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手机部件及组装服务供货商之一 。
随着各国5G 网络建设快速推进 , 华为、三星、小米等智能手机品牌也都在积极研发推广 5G 智能手机 。 根据 Canalys 预测 , 2023 年全球 5G 智能手机销量有望达到 7.7 亿部 , 随着 5G 手机的更换 , 我们认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有望持续复苏 。 预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有望随 5G 手机爆发而逐渐改善 。

比亚迪|国内IGBT龙头42天成功引战,推动分拆上市,发展潜力大
本文插图
云轨业务国内外项目在推进 , 未来有潜力 。 近年来国内也有数条云轨线路开工建设 , 如银川、济宁、衡阳、桂林、蚌埠、吉林、安阳、汕头、广安等 9 个城市准备或者正在使用 比亚迪方案 。比亚迪云轨得到了部分外国城市的青睐 , 例如菲律宾、柬埔寨、巴西等国家的城市都与其签订了合同 , 用于解决城市拥堵等问题 。 随着制度规范进一步落实 ,比亚迪云轨业务在未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 。
投资建议(华创证券):
当前是公司基本面低点 , 伴随电动车政策落地、刀片电池和第四代DM 技术推出 , 未来两年公司销量和利润率有望不断向上 。 中长期 , 公司整车板块业务持续市场化 , 分拆及外供带来额外增长 。
我们维持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归母净利 25、39 和 49 亿元 。 对应当前 A 股 66、42、33 倍 PE , 3.0、2.8、2.6 倍 PB 。
考虑分拆的隐性估值 , 上调 A 股目标价至 77 元 , 对应 2020 年 A股 1.4 倍目标 PS、3.8 倍目标 PB , 上调至“强推”评级 。 考虑 A/H 溢价 , 给予 H 股目标价 62 港元 , 对应 2020 年 H 股 1.0 倍 PS、2.8 倍 PB ,上调至“强推”评级 。
文章数据来源:华创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