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杉心理TB|那些被忽视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文|若杉
【若杉心理TB|那些被忽视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带写作营学员上电影讨论课 , 谈到“看见感” , 一瞬间 , 大家都有好多话想要说 , 好像每个人身上都有渴望“被看见而不得”的记忆 。
《奇葩说》里 , 有一个辩手说 , 人和人之间 , 需要的是一种被看见感 。
成人的世界 , 看见感 , 会让人觉得被需要 , 被温暖 。 而孩子的世界 , “被看见”是一种生存的必须 。
01
懂事的孩子 , 常常在不经意间被忽视
做咨询这些年 , 碰到一些来访者 , 提到父母 , 他们常常会说到这样的句子:
“我跟父母不太熟”
“好像记忆中 , 没有太多跟父母互动的画面”
“记忆里 , 我都是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回家写作业 , 好像是一个人长大的”
……
每次听到来访者这么说 , 心里都挺难受的 。
被忽视、不被看见 , 看起来不是多么大不了的伤害 , 但是 , 只有被忽视的孩子 , 懂得心底的伤 。 甚至有些伤 , 连来访者都不曾觉察到 , 因为相比于被虐待、被控制、被苛求 , 被忽视 , 常常最不足言说的那一种 。

若杉心理TB|那些被忽视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本文插图
记得电影《奇迹男孩》里 , 姐姐维娅原本出生在一个幸福富裕的家庭里 。 爸爸、妈妈、奶奶都围着她转 。 直到四岁那年 , 弟弟出生了 。 弟弟因为出生就经历了多次面部手术而导致面容怪异 。 从此 , 全家人的关心都转移到了弟弟身上 。
毕竟 , 他看起来真得很需要关心 。
父母花了很多的心思关心弟弟上学是否顺利 , 却忘了转头问维娅一句“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父母关心弟弟在学校有没有交到新的朋友 , 却没有人注意到维娅和最好的朋友分道扬镳 , 正在独自舔伤 。
维娅就这样成长为了一个懂事、体贴、不需要家人操心的孩子 。
她不是不需要“被看见” , 只是太清楚 , 家里已经有一个需要操心的孩子 , 经不起更多的折腾了 。
维娅的确是那个被忽视的孩子 , 可是她又能怪谁呢?弟弟年纪比她小 , 又因为脸上有伤 , 生活几乎处处碰壁 , 父母多关心弟弟一点又有什么错呢?
这是很多被忽视的孩子共同的心理感受 。 因为大多数的父母并不是刻意忽略自己的孩子 , 只是因为工作忙 , 只是因为母亲身体不好或者像维娅一样 , 有一个更需要关注的孩子 , 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在家庭中被忽视了 。

若杉心理TB|那些被忽视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本文插图
也正是因为这样 , 他们常常处于心理有伤 , 却无法言说的状态 。
02
那些被忽视的孩子 , 还好吗?
我们知道 , 内心的委屈、愤怒、不满越是说不出口 , 带给自己的伤害就越大 。
于是 , 成年以后 , 在这些曾经被忽略的孩子身上 , 会出现很多共性的问题 。
美国心理学家乔尼丝·韦布她的作品《被忽视的孩子》中 , 总结了被忽视的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带来的十大问题 ,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
1.反依赖:反依赖指的是一个人不需要依赖其他人 , 或者更具体地说 , 恐惧依赖他人的倾向 。
想起几年前一个来访者 , 因为亲密关系问题前来咨询 。 在来咨询的前两天 , 男友提出了分手 , 理由是:“你不需要我 。 ”咨询中 , 来访者反思了这些年跟男友相处的经历 , 发现哪怕身处于一段关系中 , 她都更像独自生活 。
深夜从机场打车回家 , 哪怕男友提出来接 , 她也以“太麻烦”为由拒绝;
两个人吃饭从来都是AA制 , 因为不想“欠”男友的;
一起租房子 , 她付房租的次数远远比男友多 , 因为不想让自己觉得“住在别人家”;
……
这样独立久了 , 男友在感情中找不到存在感 , 选择了离开 。 被忽视的孩子 , 因为从小没有体验过情感依赖 , 独自长大 。 所以 , 长大后 , 哪怕与爱的人在一起 , 他也不会轻易依赖 , 因为 , 不习惯 。分页标题

若杉心理TB|那些被忽视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本文插图
2、无法确认自己是谁:“我是谁”并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 , 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是谁 , 但是 , 这个问题在被忽略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
因为 , 从小我们通过父母的眼神确认自己的存在:是漂亮还是丑 , 是听话还是淘气 , 是擅长钢琴还是画画……这些问题 , 我们在父母的表演与批评、鼓励与责备中慢慢找到答案 。 而被忽略的孩子 , 因为缺乏与父母间的情感互动 , 无法通过父母的反馈认识自己 , 所以 , 他们的“自我认知”是缺失的 。
长大以后 , 他们无法判断自己究竟喜欢什么 , 讨厌什么 , 擅长什么样的工作 , 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度过生活 。 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导致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低 , 内心的空虚感无法填补 , 严重的 , 会导致抑郁 。
3、述情障碍:述情障碍简单来说 , 就是一个人无法认知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 述情障碍在一个人身上最极端的表现是他无法辨认自己的情感 , 也无法辨认他人的情感 。 这些无法识别和表达的情感往往会混做一团 , 以愤怒的形式表现出来 。 最终 , 曾被压抑的各种感觉无法再被压制 , 这个时候愤怒以不可控制的方式喷发出来 。 这种来势汹汹的愤怒 , 很可能伤到身边的人 。
我举另一个来访者的例子 。 来访者有一个事业心很强的母亲和一个对家庭并不怎么关注的父亲 。 从出生以来 , 母亲一直在读研、读博 , 没有什么精力管他 , 父亲则一直不知道在忙什么 。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 , 来访者的情感识别机制非常之弱 。
甚至在一次咨询中 , 他很认真地问我:“老师 , 感受是什么?”
他不知道感受是什么 , 但是 , 这种感受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出来 。 比如 , 他会去无缘由地折损一盆花 , 会不可遏制的有打人的冲动 , 也会时不时地想到自杀 。
无论是折花、还是打人、甚至自杀 , 其实 , 这背后的核心情绪都是愤怒 。 只不过 , 来访者无法准确地感受和描述这种情绪 。 越是认不出、愤怒在内心就会积压得越久 , 便会导致更大程度的愤怒 。

若杉心理TB|那些被忽视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本文插图
03
像孩子一样去识别情绪 , 重拾感受
常常看到很多文章说 , 成年人 , 要学会戒掉情绪 。
但你慢慢会发现 , 那些被戒掉、掩埋、忽视的情绪 , 都会以各种各的方式 , 作用于你的身体 。
比如 , 变成身体的疾病 , 胃痉挛、头痛、皮肤疾病;比如神经衰弱 , 睡眠不好 , 常常觉得疲惫;再比如 , 无缘无故地想要发火 , 焦虑和抑郁情绪激增……
对于那些从小被情感忽视的人来说 , 这些症状都不陌生 。
他们要做的从来都不是戒掉情感 , 而是重新学习认识情绪、接纳情绪、表达情绪 。
第一 , 要学会识别情绪 。
人的情绪有很多 , 比如 , 恐惧、生气、难过、厌恶、愤怒、悲伤 , 尝试着这样表达:“你这么说话 , 我觉得有点受伤”、“看到你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 我真的很开心” 。 逐步地把这些表达情绪的词纳入到你日常的语言体系中 , 这是表达的过程 , 更是强迫自己学习认识情绪的过程 。

若杉心理TB|那些被忽视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本文插图
第二 , 接纳并信任自己的情绪 。
我们天然的喜欢一些正面的情绪 , 诸如快乐、感动、兴奋 , 却对一些负面的情绪敬而远之 , 甚至感到恐惧 。
比如 , 当一些诸如崩溃、痛苦、绝望的情绪产生时 , 最直接的反应是想要快点结束它 。 但其实 , 情绪本身没有好坏 , 所有的情绪 , 原本只是内心感受的反应 。 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情绪 , 我们首先要做的都是接纳 , 承认它的存在 。 所不同的是 , 在负面的情绪出现时 , 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它 。 去分析这种情绪是怎么产生的、是触发了自己的某个悲伤的记忆 , 还是触碰到为生活所设立的规则 。 我们对负面情绪认识的越多 , 越能够了解自己 , 不被情绪所裹挟 。分页标题
前面说过 , 在被忽略的孩子身上 ,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无法确立自己是谁 。 学会识别、接纳、信任自己情绪的过程 , 其实就是一个学习认识自己、确立自己的过程 。
我们通过快乐 , 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 , 喜欢与谁在一起;
我们通过悲伤 , 感知自己在意什么 , 害怕失去什么;
我们通过愤怒 , 了解自己对人、对事的边界是什么 , 原则是什么 。

若杉心理TB|那些被忽视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本文插图
当你越来越了解并信任自己的感受 , 你就会越来越多的知道自己是谁 。
这是很多人都应该做得功课 , 只不过 , 在从小被忽略的孩子身上 , 这门功课显得更加艰难也更加迫切 。
情感被忽视是童年不经意间所经受的伤害 。 这份伤害有时候显得隐蔽又难以对他人道之 。
不论如何 , 你要从现在开始学着认识自己的情绪 , 了解自己的情绪 , 并用心照顾它 。